首页>新闻汇总>国际民航
徐岗:空客是中国航空产业大家庭中的一员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11-05 14:36:00

20181105_T01_01_22.jpg

——访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岗

2018年初,徐岗加入空中客车中国公司,成为公司的首位中国籍首席执行官,也是首位进入空中客车全球执行委员会的中国区负责人。此前,他一直在天津政府部门任职,曾深度参与空客天津A320总装线项目并担任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和董事长。他本人的经历恰恰体现了空客这个根植于欧洲的国际航空航天制造业巨头,积极融入中国社会,全力推动本地化进程,与中国航空产业共同发展的决心。

徐岗表示:“未来的希望、未来的市场、未来的潜力增长点必将在中国,空客一直将中国视为长期的、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共同发展,空客已经成中国航空产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定位和思考,我们一直主动、积极地开展与中国政府部门、航空公司、航空制造企业、科研院所乃至新型企业等各方的合作。今后,我们也将继续这种基于互利互惠原则的长期战略合作,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新时代下中欧合作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成为空客单一国别最大市场,交付量占全球约1/4

在民用飞机领域,中国是全球发展速度较快的民航市场,预计在未来20年内,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航空市场。从机队规模上讲,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空客单一国别最大市场,每年空客向中国交付的飞机数量约占同期全球交付量的1/4。

截至2018年9月底,空客向中国内地客户交付101架飞机,其中包括70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23架空客A330系列飞机和8架空客A350XWB飞机。这是我们连续第9年向中国客户交付的飞机数量超过百架。截至2018年9月底,由中国内地客户运营的空客民用飞机总数达到1637架,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民航业的蓬勃发展。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中国民航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空客宽体客机系列也将为中国航空公司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助一臂之力。截至2018年9月底,由中国内地航企运营的空客宽体客机机队规模达237架,占中国内地宽体客机机队的62.5%。其中空客A330客机227架,是使用最广泛的宽体客机。今年,国航、川航、海航都陆续接收了其首架空客A350飞机。其中,国航已将空客A350投入到北京—意大利的国际航线运营;川航空客A350也将于年内用其运营国际航线。目前,中国内地的空客A350机队运营情况良好,签派可靠率高达99.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天津总装线成为空客亚洲制造中心,带动中国配套航空产业链全面发展

今年是空客天津总装线成功运营10周年。截至2018年9月底,空客天津A320总装线已交付飞机387架,并将于2020年初实现月产6架的增产目标,届时其生产能力将提升50%。目前,空客天津总装线已向非中国客户交付空客A320系列飞机14架,正逐步成为空客在亚洲的制造中心。

在单通道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空客与中方合作伙伴又把合作拓展到了宽体客机领域——空客天津空客A330飞机完成和交付中心,目前已按计划交付了9架空客A330飞机。未来,完成和交付中心的工作范围还将扩大到空客A330neo和空客A350XWB系列。

空客天津总装线是全球领先飞机制造商第一次在本土以外建立飞机总装线。这一创举起到了龙头作用,超过50家供应商在总装线上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客舱设备、发动机、起落架系统的供应商全面带动了当地配套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像西飞机翼总装厂这样的中国航空企业创造了新的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的机会。

近年来,空客在中国积极推动供应链的垂直整合,让中国企业成为空客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深化与中国航空工业旗下的多家国有企业的合作外,空客还积极探索新领域,完善在中国的次级供应链,在当地采购更多的材料及零部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转包生产效率。空客已完成认证程序,将民营企业浙江西子集团、山东南山集团列为空客供应商。

2017年,空客与中国工业合作总值超过6.4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0亿美元。

空客H135青岛总装线将于今年底完工,H155直升机服务首届中国进博会

空客与中国的工业合作并不仅限于民用飞机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引进AS365海豚直升机以来,空客直升机就与中国航空业建立起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如今,空客直升机正与中国航空业合作实施的项目包括:H120“蜂鸟”、H175/AC352直升机,以及H135总装线项目。

空客直升机与中国合作的H175/AC352项目采用了联合研发、共同设计和分工生产的新模式,双方已在法国和中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总装线,预计该机型在全球的销售量将达到1000架。

2017年5月,H135直升机总装线厂房在山东青岛即墨破土动工,预计于今年底完成厂区建设,2019年初投入运营。该总装线不仅是空客直升机,而且是西方直升机工业在中国的第一条总装线,是中欧合作的又一典范,并将在进一步促进中国通航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预计总装线初期年产18架,产能将根据未来需求逐步提升。今年4月,总装线的员工前往德国多瑙沃特接受在职培训,回国后将全面负责青岛总装线建立的主要工作。今年9月,2016年6月签订的框架协议中计划交付中国的100架H135中的首架H135在青岛交付,将在青岛及周边地区执行紧急医疗任务。

近年来,中国直升机市场一直保持20%的年增长率,空客直升机在中国民用及公共服务直升机领域也一直处于领军地位。截至2018年8月,约有280架空客直升机服务85个中国客户,在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上拥有38%的份额。

空客直升机在公共服务、紧急医疗、灾难救援、搜索与救援、消防以及电力巡航等领域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现有150余架空客H125/H130小松鼠家族直升机在中国执行各类任务,是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单发直升机机队。今年10月,上海市公安局接收了其第二架H155,将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供服务,这也是上海警航机队中的第5架空客直升机。

随着中国逐步放开低空限制,预计到2022年,中国直升机机队规模将超过1500架。空客直升机致力于为中国运营商提供从维护到售后支持的全方位端到端解决方案,也计划在中国进一步加强工业合作,以更好地服务中国不同地区的客户。

空客在北京建立的全球第二大共享专业移动通信数字集群网络,曾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

开发更智能的产品、提升服务水平以及推动数字化进程是空客防务与航天的发展战略,也将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新路径。下一步,空客希望与中国公司和初创企业在当地共同制订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用于电子商务物流的货运飞机、数字图像服务和近地轨道卫星等领域。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空客防务与航天的前身——法国宇航公司/戴姆勒宇航公司——即与中国航天工业共同制造了鑫诺1号(Sinosat-1)电信卫星,并于1998年由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目前,空客防务与航天的空间系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空间设备领域。

成立于1998年的北京视宝卫星图像有限公司(BSI),是空客防务与航天和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是中国市场上第一家卫星图像和服务领域的商业供应商,并已成为中国地球观测市场的领军者。

空客防务与航天的专业移动通信系统于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拥有300多个网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40%,仅次于摩托罗拉44%的市场份额。空客还在北京建立了全球第二大共享专业移动通信数字集群网络,拥有超过10万个用户。该网络曾成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

此外,空客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并不局限于空中,比如空客防务与航天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已服务35个中国港口,拥有50%的市场份额。

拥抱中国创新力量,全面加速与中国科研、高新技术领域合作

近些年来,中国在制造、技术及金融等领域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中国已经成为创新的动力工厂,拥有包括硬件、软件和人工智能等强大且全面的生态系统。空客希望积极地拥抱中国的创新力量,共同努力,将这种技术经验拓展到航空领域,推动航空业的进步发展。

2017年末,在中国深圳设立的创新中心是空客在亚洲的第一家也是唯一的创新中心。目前,空客中国创新中心致力于机上硬件、客舱体验、机上互联、智能制造及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项目开发与合作,并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

创新中心已与空客天津总装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包括物联网及图像识别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应用于天津的飞机总装厂,力求打造更先进、高效的数字化工厂。未来,在这套解决方案成熟完善之后,将被应用到空客全球上百个工厂及总装线。

多年来,空客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科研力量的合作。今年,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工程中心成立于2005年,早期负责包括空客A350在内的空客飞机项目的设计工作。同时,在10多年里,工程中心也培养了大批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自今年4月以来,工程中心成功启动多个研发项目,致力于突破航空产业传统技术,深化空客与中国在航空研发领域的交流及合作。工程中心的研发项目涵盖先进材料、智能结构、数字化方案领域,全部项目都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实施。

目前,工程中心已与包括国家纳米中心、西北工业大学、西安铂力特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清华大学、中航复材公司等在内的高校及高科技产业公司签署了相关战略合作协议。

“空客在中国投入的巨大资源、开展的全面而深入的合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中国的信心,也表明了我们积极融入中国的态度。我们将一直致力于与中国力量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徐岗表示。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