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国际民航
数字化革命颠覆航空业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09-17 15:47:00

如今,航空航天业正处于最有利可图的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带动了航空旅行需求增加,全球范围内机队、机场和枢纽的数量也在暴增。飞机制造商的月均生产量也已创造纪录。目前,全世界服役中的飞机有26000架,而到2028年,将逼近38000架;彼时,国际枢纽的数量将从60个增加到80个,收入客公里(RPK)将从目前的7.4万亿(收入客英里4.6万亿)增至12万亿(收入客英里7.5万亿)。

这种增长本身就是一种颠覆。虽然航空航天业的门槛相当高——毕竟对资本投入和专业性有一定要求,但是,仍有潜在的竞争对手虎视眈眈,想要瓜分大部分业务。

数字化影响

正如大多数行业一样,数字化也在重塑航空航天业——从收集机上数据的各种传感器,到无人驾驶飞行。目前,飞机上的不间断的实时信息流,可以帮助地面人员和飞行员更新系统及设备状态,及时获知当前和将来的天气状况。例如,不久的将来,这些智能互联的飞机可以使用实时数据调整飞行路线、提高燃油效率、规避湍流,甚至着陆后无须等待登机门开启。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这一任务由飞机及发动机制造商承担,要求其增加传感器、增强实时画面捕捉能力,以便了解飞机状态。不过关于这一问题,人工智能也已开始发挥作用。

至于航空航天业价值链上的维护端,预见性维护可借助分析法,尽可能精确判断某一飞机部件何时需要更换,彰显了其提高效率的能力。虽然这一方法已存在多年,但不论是航空公司,还是维护、维修和彻底检修的相关机构,现在才开始接受它,以确保飞机零部件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减少设备检查次数,同时保证飞机安全性最优。

3D技术和自动化

如果借助3D技术打印零部件,即增材制造,维修时间也可缩短,而且可以在距离飞机维修点较近的地方生产零部件。不过,这样一来,在效率提高的同时,航空航天业复杂的全球供应链可能会遭到破坏,特定参与者可能会受到影响。

从长远来看,最大的数字化颠覆可能是实现单一飞行员驾驶,甚至是没有飞行员遥控和自动驾驶飞机。不过,要想让公众接受这种变化,还是很具挑战性的——尽管二者都致力于通过减少人为错误来提高飞行安全性。

不过,飞机制造商还是要做好制造此类飞机的准备,同时也要支持目前飞机内置自动运行系统的推广使用。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这样的航空航天业巨头都已开始研发无人机,未来将运输旅客在城市上空飞行——不管飞机上有没有飞行员。不过,一些数字化技术巨头和初创公司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

对旅客而言,航空航天业的数字化更应该是一场胜利:出行会更舒适,航班延误或取消导致的等待则会减少。虽然单一飞行员或自动驾驶飞行等重大变化仍引起了广泛争议,但是数字化革命大多都是在旅客看不见的地方悄然发生的。(《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凯翔)

责任编辑:wanglei 000
推荐新闻: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好反诈“预防针” ...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