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庞巴迪C系列来华:避开正面交锋 进军100座-150座级市场
不久前,庞巴迪CS300客机飞行测试样机在华首次公开“亮相”,作为一款100座—150座级的飞机,其覆盖了国产支线飞机ARJ21-700与干线窄体机波音737、空客A320之间的“空当”,而正是这一点,给了庞巴迪商用飞机公司无限的信心,认为其历时8年开发的C系列客机将有望在中国受到欢迎。

(秦岭 摄)
100座—150座级市场中国需求旺盛
其实,从2004年开始,庞巴迪航空就已开始着手开发新一代商务机的工作,直至2008年2月22日,庞巴迪董事会向庞巴迪航空下达正式销售计划委托授权书,授权其开展C系列客机的营销项目。C系列机型市场定位在传统支线飞机与小型干线飞机的区间,座位数在100个-160个。庞巴迪商用飞机中国与北亚地区销售副总裁Andy Solem更愿意用国人熟悉的机型做比较,他说这个座级数刚好覆盖投入商业运行不久的我国国产支线飞机ARJ21-700(两舱布局78座、全经济舱布局90座)与当前世界最主流机型——B737或A320飞机(普遍为150—180座)之间的“空当”。
而根据市场预测,未来20年,仅在大中华地区100座-150座细分市场上需要交付的客机总量将1150架,而这个座级市场全球总需求量为7000架,中国市场占比逾16%。因此,庞巴迪绝非是“盲目”看好中国市场。
到目前为止,C系列推出了两款机型,分别是典型布局108个座位,高密度布局133个座位的CS100以及典型布局130个座位,高密度布局160个座位的CS300。今年六七月间,庞巴迪向瑞士国际航空交付了全球首架CS100客机,随后该机进入商务运营阶段;而CS300型号在7月也已获得了加拿大交通部的型号认证,这次来到珠海航展的是即将于第四季度交付波罗的海航空的CS300飞机。
据了解,CS100与CS300两款机型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实现首飞,与竞争机型相比,C系列采用了100%全新的机身设计、系统以及发动机,代表着技术与性能的完美结合,与目前中短途干线运输的主力机型737和A320系列相比有着代差优势,即使与这两款单通道干线飞机霸主的升级款737MAX和A320neo相比,在同一代或同型号发动机的基础上,CS100与CS300在机身及系统等整体设计方面所投入的技术积累,也是波音和空客两巨头必须正视的优势所在。而相比庞巴迪在支线领域的老对手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系列以及E2系列机型,C系列又在座位数量上具有优势。同时,Andy一再强调的就是C系列完全避开了与中国商飞目前已经交付的支线飞机ARJ21和即将首飞的C919两款飞机的正面交锋,它与这两款机型面对的是不同的座级细分市场。
最具经济性的绿色支线飞机

在华展示期间,记者登上CS300实地体验,进入客舱后,除了2+3的座位布局提醒你这是一架支线客机的典型座位编排方式以外,可以说座椅的宽度、间距以及顶部行李厢与客舱舷窗均为干线客机的尺寸,甚至可以说乘客有搭乘宽体客机般的舒适体验。
据介绍,作为专门为100座-150座细分市场设计的机型,庞巴迪设计的C系列飞机拥有一流的经济性优势,为单体飞机运营商开辟了新机遇。庞巴迪方面声称,CS300客机不仅具有卓越的油耗表现与航程范围,出众的起降和高温高海拔性能表现,而且也是所有在产飞机中最安静的商用飞机。按照庞巴迪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C系列将比同级机型节省20%的燃油和15%的运营成本,并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和噪声污染,可以说C系列是一款绿色环保型客机。
此外,CS100 与CS300飞机属于相同型号等级,具有超过95%的零件通用性。而C系列采用了最新的普惠净洁动力?PW1500G发动机和先进的空气动力系统。记者在驾驶舱看到,有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侧杆操纵,驾驶舱内布局合理,没有局促感,5块15.1英寸大屏幕LCD显示屏的排布让人感觉这跟世界最先进的新一代客机毫无差异。
经济性、环保性是庞巴迪认为C系列可以赢得中国市场的关键因素。庞巴迪认为,C系列对于中国境内航空出行人群而言是非常理想的机型,低成本、低能耗,单架飞机为运营商节约的潜在成本在750万至1200万之间。而Andy这些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他的支线理论——用合适的机型去飞与之相匹配的航线。
譬如,C系列飞机的首个客户和首家运营商瑞士航空便订购了包括CS100与CS300在内的首批30架飞机。CS300航程约为3300至3798 英里,瑞航就决定将其用在欧洲境内航线上,包括瑞士至华沙、布鲁塞尔、尼斯、斯图加特、汉诺威、米兰、佛罗伦萨和布加勒斯特等航点,进而逐步覆盖至其全部中短程航线网络。
中国支线航空潜力无限
用合适的机型去飞与之相匹配的航线,对于这一点,中国航空市场的表现越来越趋于理性。虽然不可否认,目前在中国用A320、B737这样的干线飞机执飞支线航线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不过,支线航空在中国正是发展迅猛期。自2012年以来,我国支线航空市场的发展速度甚至是民航业整体增速的2倍,而我国民航业至今依旧保持着10%的高速增长。但是,必须正视的现实也是支线航空占整个航空市场的比例却不足6%,这一数据在北美、欧洲等成熟航空市场则为30%—40%。
统计数据现实,过去十年,我国支线机场数量从96个增至167个,支线机场吞吐量由2000万人次增加至1亿人次。正是支线航空市场的跨越式大发展,给了支线飞机更多的用武之地。
庞巴迪商用飞机在华最著名的运营商就是以贵阳为基地的华夏航空,目前拥有25架庞巴迪CRJ900NJ型飞机为主力机型的机队,运营着国内60余条航线、70余个航点,其中支线航线和独飞航线比例超过90%。发展势头很好,预计2018年,华夏航空将拥有飞机54架。
目前,国内年旅客吞吐量在千万级以上的机场航班时刻非常紧张,而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西部地区、山区以及边远地区国人出行的需求也越发旺盛,无论是支线航空市场间“点对点”的飞行,还是支线航点与次级干线机场间的旅客运输,都将极大地缓解繁忙机场的客运压力。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其实是支线航线一直使用干线飞机飞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庞巴迪C系列100—150个座位级对中国支线市场而言,非常贴合实际需求。
据了解,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在2014年已与庞巴迪签署了一份购买20架CS100飞机的意向书。而庞巴迪为了打入中国市场,早就选定沈阳飞机公司为庞巴迪C系列客机的主要供应商,并在2010年开始建设C系列商务客机机身位于沈阳的总装厂。
话说C系列项目曾一度将庞巴迪拖入险境,一再推迟交付,庞巴迪研发成本剧增,甚至股票暴跌、裁员,为了保全C系列项目,庞巴迪还停掉了研发中的里尔85公务机项目。不过,随着C系列交付运营,曙光已经微露。截止目前,庞巴迪C系列飞机已经拿到预定订单和承诺订单803架,其中包括确认订单325架。航展期间,前去了解C系列的客户不少,庞巴迪对于C系列飞机进入中国市场也是信心满满。(《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柏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