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保障
中国航油五大连池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8-28 15:24:00

8月18日这个收获的季节,是五大连池德都机场运行1000天的纪念日,也是中国航油五大连池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的历史节点。自2017年8月24日成立以来,供应站共安全保障航班1499架次,加注航煤3708.9吨。虽然这个成绩与其他单位相比并不突出,但对于一个年轻供应站,却有着极不平凡的意义。

夯实基础,筑牢安全防线

作为支线机场,五大连池供应站始终以“增强安全素质,提升安全能力,规范安全行为,养成安全习惯”为工作目标,积极与机场相关单位持续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共训共练、协同配合、高效联动,不断塑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型员工,共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从源头强化管理体系,全力打造“危险预知、隐患可控、机制运行有效、事故为零”的本质安全型班组。通过深化双重预防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研判、制度学习、业务培训,将工作重心放在作业现场,对设备设施、作业流程进行细化、分解、逐项排查,以《民用航空油料设备完好技术规范》为依据,以上级安技部门检查清单及本站编制巡检要素为基础,对《安全检查单》进行了细化、完善,共新增检查项目24项、检查标准54条,明确了查记录、查现场、查监控、现场询问等检查方式,做到检查有依据、执行有方法、落实有标准,确保供应站安全生产态势平稳有序。

同舟共济,夺取双线胜利

疫情防控期间,五大连池供应站迅速传达学习上级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时制定停航期间各项工作管理规定。一是细化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方案,对照自查清单,每日对站内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随时做好加油车出车准备;二是加强油品质量与计量管理,根据小机场油品质量与计量运行规范及国家标准,值班人员严格做好储油罐、过滤器油品质量排沉检查与计量核对工作,通过在线膜片检测、电导率检测等多项举措严把油品质量关;三是强化员工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窗口期,加强员工岗位练兵,结合站内员工实际情况,查找自身不足,补齐业务短板,确保人员、设备处于适航状态。在得知机场复航消息后,供应站立即对员工开展岗前考核,全面做好复航准备。复航首日,加油员满怀工作热情,严格执行“六步工作法”,圆满完成复航保障任务,庄严的履行着央企社会责任。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供应站持续加强疫情防控管控措施,经过全站员工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员工和家属“零确诊”、“零疑似”、“不伤一员”,做到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

群团共建,凝聚团队力量

五大连池供应站是一个年轻的供应站,三名员工均为90后。近年来,供应站不断积极开展“激扬青春、建功立业”主题系列团日活动,组织员工学习传承“五四”精神,通过参观北安市黑龙江省省委旧址陈列馆、北安博物馆、北安军工遗址博物馆等活动,坚定员工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疫情期间,全站员工来到五大连池市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雕塑前,学习人物事迹和爱岗敬业精神,激励团员青年以“三个敬畏”为内核,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由于五大连池地区无霜期较短,当地菜价较贵,供应站员工自己动手开辟“菜园子”,员工通过对菜园进行播种、施肥、洒水,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不仅为降本增效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增进了感情,放松了心情,增添了乐趣,让供应站这个“大家庭”变得更加贴心,更加温馨。

安全保障1000天是一个短暂的里程碑,中国航油五大连池全体人员将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标准,努力实现未来的每一个安全年、每一个里程碑,以实际行动践行“竭诚服务全球民航客户,保障国家供油安全”的神圣使命,为中国航油开启新的“金色30年”做出更大贡献。(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王玉)

责任编辑:wanglei 000
推荐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