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火五一带动消费热潮。“年假+公共假期”,“拼假”游客同比增三成。假期更长,大家玩儿得也更远了,去哪儿用户酒店预订遍布全球1837个城市,比去年多432个城市。
在去哪儿平台上,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总量同比去年增三成。19-22岁大学生、60+老年旅客增幅最高;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县城居民增幅高于一线城市。小城居民和“新银发”一族,是今年五一消费升级意愿最强的群体。
反向游、文化+旅游,景区门票预订同比增超四成。全国超23场音乐节,带动热门城市酒店预订增幅超3倍。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居民,更倾向于去探索宝藏县城。去哪儿用户酒店预订遍布全国1230个县,覆盖全国近九成的县。
China Travel+China Shopping,多地入境游增幅超一倍。北上广深杭稳居入境游前五,更多得外国朋友也开始探索小城。苏州、湖州、佛山等均进入五一入境游TOP20热门城市。
“人生第一张机票”同比涨三成
五一假期,在去哪儿平台上首次预订机票的总量,同比去年五一增长超三成。
其中,增幅最高的是,19-22岁年龄段的旅客,增幅达到六成以上。这个年龄的许多旅客是大学生,他们从家乡来到大学的城市,是最有时间、最有热情去看世界的年龄;
60-80岁旅客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总量同比也增加了四成。随着养老观念的变化,老当益壮、年轻时没有机会坐飞机的他们,也想在老年时完成首次飞行打卡。
从用户的常住地来看,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总量最高的仍是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居民。但购买增幅最高的均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县城居民。
抢跑、晚回,“拼假”旅客增三成
今年初,相关促销费文件专门强调鼓励休假,年假+公共假期连休。今年五一有更多人选择“拼假”,五一提前两天出行、推迟两天回程的客流量,同比增长超三成。
“拼假”也让大家玩儿得更远了。出境游预订酒店城市遍布全球1837个城市,较去年增加432个城市。
从去哪儿国际机票预订来看,热门目的地五一预订增幅均在三成以上。5小时内飞行圈国家最受欢迎,免签国家人气高。
从酒店预订量来看,越南、西班牙等地,在去年较高预订量的基础上,再增一倍。
小城居民“消费升级”意愿最强,高星酒店预订增五成
比起便宜,这届消费者更注重“值不值”。五一高星酒店更具性价比,预订量增幅超过四成。
尤其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预订高星酒店增幅达到50%,增幅远高于一线城市消费者。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小城居民消费升级意愿最强。他们最爱去临近的风景区或省会城市,体验高星酒店。
躲避人海,1230个县喜迎“反向旅游客”
五一也是一场躲避人海的智慧游戏。特别是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居民,在去哪儿平台上搜索量最高的热词是“反向”“人少”“冷门“。
县城成为“反向旅游”最火目的地。在去哪儿平台上,五一酒店预订遍布1230个县。覆盖全国近9成的县。
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30%。从客源地来看,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居民占比超过六成。
节假日,“新银发“也要同游,“不喜欢被当成老年人对待”
五一期间,55-60岁用户的酒店预订增幅同比去年五一达到了43%,在各个年龄群内增幅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最早55岁退休年龄算,今年一批“70后“喜提退休。比起错峰、低价,这部分”新银发“也看重出游的质量和情绪价值,喜欢在节假日与子女、好友一同出游。节假日出游意愿更高。
从去哪儿门票和度假预订情况来看,这部分“新银发”更喜欢自由行。在景点选择上,“不希望被当成老年人对待”。只是与部分年轻人喜欢“躺平”游不同,在景点选择上,他们更喜欢含有徒步、户外、亲近自然的路线和景区。
文化+旅游,1元音乐节门票带动8元综合消费
五一全国超23场音乐节轮番开唱,文化+旅游成为五一最热门的旅游趋势。去哪儿平台上,景区门票预订同比增超四成。
从去哪儿大数据来看,在主要旅游城市中,海口五一酒店预订量增幅最高,同比去年五一增3.4倍。海口五一有谁在?原来是时代少年团将在五一开唱,成为“演唱会+文旅IP”的成功范例。据业内估算,1元的音乐节门票大约可带动举办城市7-8元的综合消费,包括酒店餐饮购物等。这也是音乐节为何扎堆在五一期间举行的原因。
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加入了五一文艺演出+旅游阵营,也带动当地酒店预订创新高。如安徽滁州凭借葫芦果音乐节,带动当地五一酒店预订增2.4倍;新疆伊宁蜜桃音乐嘉年华,带动酒店预订同比增1.3倍。
China Travel+China Shopping,多地入境游增幅超一倍
240小时免签+购物退税“即买即退”,全面助推入境游。从五一期间在去哪儿平台上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机票情况来看,北上广深杭稳居入境游前五,成都、厦门、南京、重庆、海口等作为目的地,入境游增一倍。
除了一线城市,外国朋友在中国也开始深入探索更多地方。从使用护照预订国内酒店情况来看,珠海五一期间外籍旅客预订酒店量增七成,青岛增长六成,武汉增长五成。苏州、湖州、佛山等均进入五一入境游TOP20城市。
从入境游国别来看,美国、韩国、日本旅客占比最高。同比增幅最高的,则是澳大利亚旅客,增幅达到1.5倍;越南、加拿大旅客增幅也超过了八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田以丹)(编辑:金杰妮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

(去哪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