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徐晓明,南航通航维修厂里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是:“特别愿意钻研、特别尽职尽责。”从2009年入职通航公司成为一名机务,到现在厂里首屈一指的维修高工,并于2024年顺利被当选为机务系统人才专家库、储备库人才,这是他对机务工作满怀热爱的有力见证。15年来,徐晓明一路走来,靠的便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更是靠着对机务工作105度的赤诚与热爱,勇敢追逐着自己的梦,用初心使命书写着机务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书写着非凡的力量。
因为热爱,所以出色。入职15年以来,靠着自己的热爱与坚持,徐晓明先后维护保障过4种机型,并熟练掌握直升机的300多种疑难杂症的诊治方法,他不仅有着机务人的敏锐与细致,也有着机务人的踏实与勤奋,工作中他会随时随地带着一个本子,将日常维护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随时记录下来,十几年如一日,长期下来,他拥有了自己的《葵花宝典》,它们涵盖了维修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到机身结构裂纹,小到件号查找。有人手册上找不到信息,也会来去咨询他;备考放行的维护人员碰到晦涩难懂的理论问题,也会去咨询他,因为大家都相信他这里会有答案,因此大家也会戏称徐晓明为“技术百达通”。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徐晓明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事机务工作以来,因为热爱,他早已将吃苦耐劳的品质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也完全带入到了工作中去。公司刚开始托管AW109飞机时候,飞机来得很突然,也没有维修方案。他自告奋勇地接下了编写维修方案的重担,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新机型,不仅每天白天要自学机型知识,还需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将所学知识编写成维修方案,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1-2点,长时间的盯着电脑,也让他的颈椎受到了损伤,只有每天使用按摩仪按摩颈椎后才能接着胜任第二天的工作,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新机型AW109的维修方案编写任务比原计划提前半个月完成,而徐晓明也开心的表示:只有敢于跟自己较真较劲,敢于不断地突破超越自我,才能保证工作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唯有热爱才能成就未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维修作风,让徐晓明在维修工作中游刃有余。一次在执行对一架S92型直升机B-7362发动机检查的时候,他通过孔探发现左侧发动机S4涡轮喷嘴出现贯穿性裂纹,有可能会引发发动机空中停车的风险。这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本着不放过任何疑点的心态,于是他赶紧咨询GE发动机厂家,随后维修厂对其他的S92机型都展开了排查,9架飞机18台发动机,共查出12台发动机的S4涡轮喷嘴存在裂纹,他不仅凭借自己的细致与敏锐及时消灭了该风险点,还让可靠性委员会并在此后决议每500小时的循环检查,并且由于他的高度负责节约维护成本约1800万人民币,同时因为此项贡献获得南航安监部的奖励。
正如歌中所唱的:八月正午的阳关,都没你耀眼,徐晓明的机务之路经历着一次次的蜕变,曾先后多次获得通航公司、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南航股份公司的优秀党员、优秀个人、机务工匠,再到今年被当选为机务系统机务系统人才专家库、储备库人才,皆是因为他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般的热爱,也因为他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般的决心,扎根机坪十几年,他把每一颗螺丝都拧成了星辰!把手中的扳手变成了通向蓝天的登云梯!(《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田以丹 通讯员张海燕、叶锦泉)(编辑:张薇,校对:许浩存,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