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爽、张勇、李政 报道:为全面提升公司“空地一体化”应急协同保障水平,筑牢航空安全防线,近期,海航航空集团旗下长安航空创新引入“红蓝对抗”模式,连续开展“飞机发动机异常振动”“空中甚高频失联”两场实战应急演练,系统检验并有效提升公司应急处置能力。作为率先采用对抗式演练模式的航空公司之一,长安航空通过技术穿透、体系重构、决策优化和流程再造,为民航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实践样本。
在“飞机发动机异常振动”应急演练中,长安航空突破传统脚本化演练模式,组织飞行、机务、签派三大安全核心岗位人员组成红、蓝两队,通过设置多个高难度应急处置场景展开实战攻防。在真情境、强压力下,“蓝方”飞行机组针对“双发反推使用是否加剧振动”这一实操难题,通过深度研读手册和团队研讨明确了操作标准;“红方”签派员创新提出“管制中继通话”应急方案,成功解决了卫星通信中断情况下的地空指令衔接问题,该方案已正式纳入公司级应急处置程序。经过三个小时的高强度对抗,“蓝方”最终以18:16的比分险胜。据长安航空运行控制部总经理郝晋介绍,“‘红蓝对抗’演练如同‘压力测试舱’,有效推动了跨部门协作从流程衔接向认知融合的质变提升。”
在“空中甚高频失联”(通讯)专项应急演练中,长安航空运行中心AOC运用科学的应急链路通讯机制,快速建立通讯通道,成功实施航班备降引导。此次演练一方面将全国管制应急通讯库集成至电子飞行包(EFB)系统,实现了基于“油量-高度-位置-速度”四维参数的实时航班监控;另一方面对客舱广播标准话术进行优化,显著提升了特情下客舱安全管控能力。
近年来,长安航空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各应急业务单元牵头,持续定期开展发动机空停、反劫机、机上急救、失火冒烟等应急演练,邀请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民航陕西监管局观摩指导,以实战锻炼队伍,及时总结分析,完善应急预案,让员工清晰自己岗位的安全职责及应急措施,在发生特情时不慌不乱、正确应对,切实加强安全风险识别管控、应急体系建设、应急处突能力建设,为西北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长安”力量。(编辑:张薇,校对:李季威,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