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 报道:4月9日,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浙江省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将填补浙江省内航空高附加值产业空白,进一步带动航空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浙江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浙江省提出了“五个强”的发展目标,包括枢纽能级、物流能级、产业能级、企业能级以及服务能级,致力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并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站在这一新起点上,总投资50亿元的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并成为浙江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重头戏”。
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聚焦航空发动机维修再制造,是航空产业链的“核心引爆点”。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最大、华东地区主要的国际化、智慧型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并推动浙江深入融入国产大飞机产业链,进一步辐射带动临空航空高级别维修、高端制造、航空服务及科技研发等上下游产业资源集聚,更形成航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模效应,填补浙江省内航空高附加值产业空白。

从填补空白到引领产业能级跃升,长龙航空发展之路已逾十年。2013年,长龙航空客运首航,填补了浙江近十年无本土航空公司的空白。十余年间,从3架货机起步,成长为拥有74架客机、运营超660条国内外航线的中大型航司,连续四年蝉联浙江省现代物流业亩产效益“领跑者”,成为浙江省“雄鹰企业”,并从临空经济的“拓荒者”蝶变为“链主企业”。而其中一个关键跃升点,在于长龙航空百亿级总部基地的落地建设。
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涉及的大型维修机库及配套机坪一期、研发楼已建成投用,填补了浙江省和杭州机场暂缺大型维修机库的空白,公用型保税仓库于2023年7月顺利完成验收,“保税仓储+减免税”“保税仓储+保税维修”等模式和业态加快推进,维修机库及配套机坪二期、配餐楼、实训楼已全面开工,将于2025年竣工投产。

(长龙航空供图)
二期工程则是此次开建的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总用地面积约338.7亩,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定位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创新示范基地,聚焦大飞机关键部件试验、检测、维修及创新研发。
长龙航空将以再制造中心为战略支点,锚定“运输能级强”,全力构建“全国6小时、全球12小时”交通圈;引领“智造能级强”,全力打造重点航空产业平台;剑指“产业能级强”,布局打造现代航空产业集群。
长龙航空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航空新服务、新智造、新业态,全力推动航空运输、航空智造、航空服贸实现“三个百亿”产值,打造千亿级航空产业大平台,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浙江主导型主基地航空公司。(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