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绿色通道”上的争分夺秒 秦汉通航成功完成空中医疗转运
2025-04-08 12:49: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时间与生命的赛跑在天地间紧急展开。
4月5日与6日,作为全国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单位的陕西秦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简称“秦汉通航”),携手雷盾航空,成功完成两例直升机空中医疗转运任务,为两位危重症患者搭建起“生命绿色通道”,生动践行了其在航空医疗救援领域的使命与担当。
此次需要转运的两名患者情况极为危急。一位头部遭受严重外伤,生命体征微弱,随时有生命危险;另一位则因肇事导致腿部大面积创伤,急需更专业、更高级别的医疗救助。事发当时,两名患者均在神木市万镇卫生院接受初步治疗,受限于医疗资源与技术水平,难以对患者开展进一步的有效救治,转送至医疗条件更优且最近距离的神木市医院迫在眉睫。
而清明假期期间出行人流剧增,地面交通拥堵不堪。救护车在道路上行驶缓慢,成为急需快速转运接受救治的患者的巨大阻碍,转运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严峻形势下,经过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得同意后,医疗团队紧急敲定采用直升机进行空中医疗转运的方案,力求突破交通困境,为患者争取生机。
接到转运任务指令,秦汉通航机组迅速响应,争分夺秒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4月5日执行首次转运任务前,机组人员凭借专业素养与严谨态度,确保飞机性能处于最佳状态,为飞行安全与任务顺利执行筑牢根基。同时,机上配备了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一系列先进医疗救护设备,全力满足患者转运途中生命体征监测与紧急救治的需求。地面医护人员也紧密配合,一方面对患者进行初步稳定治疗,尽可能维持患者身体状况;另一方面,精心做好与空中转运团队的交接准备工作。
直升机平稳降落在神木市万镇卫生院临时停机点后,医护人员争分夺秒,迅速将头部外伤患者安全转移至机上。飞行全程,医护人员全神贯注,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经过紧张有序的飞行,直升机顺利抵达神木市医院,整个转运过程相较于地面运输节省了3个多小时,成功为患者争取到关键的黄金治疗时间。
4月6日,针对腿部创伤患者的转运任务同样有条不紊地推进。秦汉通航机组延续前一天的高效与专业,再次与地面医护团队精准交接,凭借精湛的技术与默契的团队协作,成功将患者安全送达神木市医院,同样为患者后续治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常态化备勤在陕北地区的秦汉通航救援机组联合雷盾航空,充分发挥直升机响应速度快、救援范围广的独特优势,以空中“快车道”为患者的生命续航赢得了宝贵时间。
秦汉通航一直以来着力深化的“直升机+智慧医疗”融合模式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与先进医疗技术和信息系统紧密协同,实现了医疗资源的高效调配与远程医疗指导。地面医疗团队借助智慧医疗系统,可实时获取患者转运途中的生命体征数据,提前做好接诊准备,极大提升了救治效率,彰显了科技赋能医疗救援的强大力量。
此次行动,对构建“干支衔接、全域通达”的立体救援网络具有示范意义。航空医疗救援作为立体救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紧急时刻突破地理障碍和交通拥堵,快速将患者转运至适宜的医疗机构。以科技创新赋能民生保障,秦汉通航正让低空服务成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云端堡垒”。
(秦汉通航供图)
此次清明假期连续两天的救援行动,是秦汉通航贯彻落实国家低空经济战略的又一次深入实践。未来,秦汉通航将依托全省多地常态化备勤网络,持续配合相关单位,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广泛、模式多元、服务优质的航空医疗救护体系,深化“直升机+智慧医疗”融合,拓展低空医疗服务场景,助力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干支衔接、全域通达”立体救援网络,以科技创新持续赋能民生保障,让低空服务切实成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为全社会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更为可靠、坚实的保障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许健豪、周垚)(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