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报道:为深入贯彻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切实满足通航用户多元化飞行需求,安徽省通航飞行服务站在省通航协调管理服务中心指导下,顺利完成《2025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线划设方案》编制与申报工作。在安徽省内外军民航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协同推进,划设方案已于近日正式获批。安徽省2025年共获批低空空域30个,同比增长43%;获批低空航线27条,同比增长50%,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安徽省通航飞行服务站所属的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全力助推安徽省低空空域工作,统筹军民航线资源,优化空域航线管理,以技术创新提升运行效率,以协同机制保障飞行安全,在低空空域航线管理工作上实现创新性突破。
一是抓机制优化调整。安徽通航飞行服务站融合线上数据分析与线下需求,组织召开6场空域协调会议,广泛听取通航企业意见建议,精准划设空域航线,不仅优化了空域与航线布局,保留并提升了高频使用区域,还成功将高频临时空域与航线升级纳入年度范围,并大幅扩容服务范畴,新增无人机年度空域与航线,实现了空域资源利用的多元化与高效化。
二是抓基础设施提质。在安徽省直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安徽通航飞行服务站着力加强低空智联基础设施建设。历经三年的建设攻坚,其现已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硬件方面,已经建成ADS-B地面基站19座,部署VHF电台13套,实现年度空域航线通信监视全覆盖;软件方面,以飞服系统为主的数字平台注册用户达148家,管理航空器326架、飞行员288名。
三是抓服务效能提升。根据2024年运营数据显示,安徽通航飞行服务站服务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全年累计受理空域申请55件,收到总批复106件,其中临时空域批件处理量同比增长116%;全年飞行计划受理6761份,实际执行3785份,同比分别增长49%和72%;全年保障安全飞行37680架次,服务飞行时长9041小时,同比分别增长52%和50%。
据省通航控股集团介绍,省内通航用户可通过安徽省政务服务平台“皖事通办——通用航空飞行空域及飞行计划转报”进行线上查阅及办理空域及计划使用申请。下一步,安徽通航飞行服务站还将通过体系化科学建设筑牢发展根基,依托智能化手段保障安全运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保障效能,全力助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水平实现全方位突破。(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