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进入尾声,来自东航地服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特别是春运期间,东航在主基地浦东机场的中转客流持续高位,枢纽建设成果显现。2025年1月7日,东航及旗下上航单日在浦东枢纽的中转旅客近1.8万人次,创下单日中转量新高,从1月28日至2月12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十五),东航地服浦东旅客服务中心累计保障浦东中转东上航旅客超19.56万人次;2024全年,东上航的浦东中转旅客总量则达452.35万人次,较2023年增133.20%,较2019年增22.50%,创下年度新高。
这一系列攀升的数据,正是近期东航投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东航地服发力耕耘浦东枢纽中转能力的缩影。

东航完善科技手段,让旅客更便捷地在浦东实现中转(东航地服部供图)
新开航点+携手联盟伙伴,航网资源助力中转业务成长
中转客流的成长,首先源于东航全球航线网络的持续打造。2024年和2025年,东航的上海浦东—利雅得、上海浦东—威尼斯、上海浦东—喀山、上海浦东—马赛—卡萨布兰卡等国际远程航线相继推出,为全球各地经浦东中转的旅客创造了更多的衔接机会和更多的中转航班选择。
作为天合联盟成员航司,东航也积极围绕浦东枢纽,推动与联盟内各航司的中转业务合作。2024年全年,东上航与达美航空共计保障联盟中转旅客近6500人次,2025年1月1日,东航与法荷航空的联盟中转业务也顺利恢复。
服务产品+服务举措优化,提升中转体验
近期,东航积极推动多式联运、中转服务、空中快线等产品的运用,枢纽触点不断延伸。2024年12月27日,东航抓住上海市域机场线开通、虹桥枢纽至浦东机场轨道交通进一步提速的契机,发布“空港通”服务产品,东上航实际承运的浦东、虹桥两场当日中转旅客,可在“空港通”服务柜台便捷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手续,同时可免费领取市域线车票,轻松往返于虹桥、浦东机场,让旅客一下飞机就“解放双手”、轻松中转。
东航地服部还细化梳理涉及国际属性的多种中转模式,创新发布“浦东机场转机导航地图”,方便旅客根据地图小卡片寻找转机路线,或者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浦东机场各种转机路线、中转流程;中转现场的配套红蓝转机色系地墙标、中转服务岗位点位引导、中转旅客专属转机贴纸、温馨提示卡等服务举措,也帮助旅客快速完成浦东机场便捷中转。
耕耘信息化+打磨团队,化解痛点提速枢纽效率
东航地服部还充分发挥智慧建设的作用,聚焦中转旅客服务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与东航数科等单位多次开展业务研讨,将过站换牌、旅客计数、错失改期、酒店车辆安排登记等流程线上化,实现无纸化一键过站、一键改期、一键住宿,通过线上化的系统操作,旅客可以在中转区域内快速、高效完成所需业务操作,中转更为便捷。
时间紧张的急转旅客,素来是民航中转服务的保障难点,东航地服近年来进一步通过桥位调整、联检加开通道、点位引导加强接力、服务专家全流程监控等方式,全面提升急转旅客保障效率,还结合应用“登机口工作站”软件系统等科技手段,突破物理柜台数量限制,避免旅客长时间等候,随时随地且高效地为中转错失衔接旅客办理航班改签及相关后续补救服务。
内外部的团队协作,也是为东航的枢纽中转能力建设,有效助推。
近年来,东航积极打造地面服务中转核心团队。对内,不断优化调整岗位设置和岗位功能,打造中转信息总控团队、中转外站支持团队、中转服务专家团队和中转引导服务团队四支核心团队,进一步提升中转服务品质和效率。对外,加强中转站和始发站的沟通和联动,每月对中转航线动向、始发站联程值机办理质量等重要内容进行定期分析,实现信息共享,切实提升中转保障协同效率。
东航也不断加强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边防和机场各部门等外部单位的合作交流,通过持续推动中转厅开放时间适时调整、中转区域标示标牌完善、国际航班中转国际航班自助过境效率提升、批量中转桥位优化安排等各项工作,确保中转旅客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中转流程;并结合各类讲座、课程以及现场经验交流等方法,积极联动联检单位,既进一步提升中转业务能力,又牢牢守护国门安全。(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