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邢路 报道:为助力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与发展,探讨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和城市空中交通未来产业,12月8日,“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高端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主办,中国工程院陈军院士、中国民航局原副局长董志毅以及来自民航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国家空管专家委员会等多位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李国岫出席论坛并致辞,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孟令云主持论坛。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李国岫致开幕辞
论坛邀请了众多行业精英与学界翘楚,在“低空经济元年”共同探讨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这一极具创新性和战略性的主题。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李国岫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低空经济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交通大学正积极投身于低空经济发展浪潮中,与国家战略紧密对接,致力于在推动综合立体交通、发展城市空中交通(UAM)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此次论坛聚焦国家战略,探讨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和城市空中交通未来产业,正是学校学院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探讨未来产业和前沿科技问题,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民航局原副局长董志毅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民航局原副局长董志毅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深入阐述了通用航空、低空经济之间的关系,系统解读了低空经济的内涵及宏观政策,指出传统通用航空要赋能升级、新兴通航要积极培育壮大。同时,他介绍了低空经济的政策动态,并针对当前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原则和建议:一是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的关系、整体推动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以及活力和秩序的关系;二是要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传统航空要赋能升级提质增效,新兴航空要培育壮大创新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好政府主导和市场的牵引作用;四是要不断创新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五是要坚持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科学谋划、务实推动。
中国工程院陈军院士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陈军院士分享了对构建数字化空中之路的思考。他认为,大规模、高密度的低空飞行需要建立飞得起来、飞得安全的飞行通道,低空三维环境复杂,需要依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管控手段,合理规划飞行路径,实现从地面到低空的多维度、多尺度导航信息的集成,推动低空发展飞得安全,飞出经济效益。
民航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小罕发表主旨演讲
民航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小罕表示,发展低空经济同样要遵循“要致富、先修路”的基本规律,通过修建“天路”,不仅能为低空飞行提供便利,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大量的数据论证,说明“天路”的修建能显著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带动就业。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空管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承旗发表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空管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承旗从科学研究角度,论述北斗网格码技术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场景,对剖分网格技术在未来低空立体交通红绿灯技术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展望。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嘉宾就低空经济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上,来自国家空管委原副局长杜强、民航局运输司原副司长廉秀琴、民航华北管理局原副局长何鸣寒、空军参谋部航空管制局副局长李津济等嘉宾,围绕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城市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将开启交通发展新模式,改变传统空中交通管理理念和模式,推动综合立体交通发展等话题进行探讨。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教授李艳华主持对话环节,嘉宾对话涵盖了低空经济的行政体制、技术逻辑和经营管理各方面,为推进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随后,论坛还举行了 “智慧民航发展研究中心”特邀专家顾问聘书颁发仪式。
“智慧民航发展研究中心”特邀专家顾问聘书颁发仪式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两场 “低空智能管控关键技术”和“低空数字化基础设施设计与规划”分论坛上,来自中国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中国民航局空管局气象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电科28所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科研中心、中国通号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深圳低空产业发展服务公司、小鹏汇天公司等多家科研院所和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嘉宾代表,就全力做好低空飞行服务空管保障工作、低空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无人机反制的智控技术及应用、低空场景引领下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低空空域划设关键技术及实践等多项专业技术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享与探讨。
“低空智能管控关键技术”分论坛现场
“低空数字化基础设施设计与规划”分论坛现场(本文图片均由记者汪洋拍摄)
本次论坛氛围热烈,探讨深入,开启了高校对“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学术研究的新局面。据了解,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于2017年开始民航方向本科招生,2020年成立了民航运输系和智慧民航发展研究中心,并构建了民航运输方向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主办方表示,低空经济方兴未艾,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将积极跟进国家战略需求,为我国低空经济未来发展贡献更多人才储备和智慧力量。(编辑:张彤 校对:孙文瑾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