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黄金 报道:2014年,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中国民航第一家承接航空公司维修工程管理外委的单位。回溯东航技术的发展历程,从“飞机维修基地”到“工程技术公司”,再到如今的“东航技术”,这支团队始终主动担当好保障工作,更在迎来成立10周年的节点上,以高质量维修标准投身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
东航技术公司的机务人员,保障C919国产大飞机全球首架交付机
十年赓续“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斗精神
历经十年来的发展,东航技术在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总部设在上海,下辖飞机维修部、工程部、安全质量部、动力装置部、航材供应链部、客舱维修部、培训部7个事业部,进出口公司、临港公司、虹飞公司3家全资子公司,上海浦东、虹桥、西北、云南、北京等19家维修单位,以及遍及国内外的300多个维修站点,资产规模77.76亿元,在册员工约15500余人,持有中国民航CAAC、美国FAA、欧洲EASA等在内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维修许可证,可提供航线维修、机身大修及改装、部附件修理、航材POOLING、飞机拆解等覆盖飞机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技术和维修服务的航空维修企业。作为中国东航旗下重要的产业板块,东航技术在保障东航机队的基础上,还为新航、达美、港龙等百余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客户提供三方航线、机身维修和航材POOLING服务,年营收规模逾100亿元。
十年间,从2014年1月“一证多地”到2019年8月“十证合一”,从2014年11月首获EASA维修许可到2024年东航国际化航空维修服务平台项目启动;从最初完成国内首架麦道MD82型飞机D检大修工作,到2020年完成ARJ21首航保障,再到2023年顺利完成C919飞机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保障工作……东航机务人在新平台上,实现了一次次能力的提升、一项项技术的突破。
十年来,东航技术牢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推进,先后顺利完成了全国两会、G20杭州峰会、进博会、C919常态化商业运行保障等重要保障工作,坚决确保“两个绝对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十年坚持“再踏层峰辟新天”的改革魄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十年间,东航技术积极践行央企使命,以“破冰前行,革故鼎新”的勇气“破局”,在“日新月异,岁变岁新”中彰显“深化改革”决心。
从2006年的东航机务队伍一体化整合,到2014年成立东航技术,到2021年深化改革,再到“3+5”改革实施东航技术板块的优化调整,东航的机务队伍,不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成果,还更好发挥东航技术板块对东航服务国家战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支撑作用。
在东航技术的改革中,产业化经营就是重要的目标方向之一,机务系统在工程管理一体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主体和多个合资公司的产业布局结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间,通过多次认真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东航技术聚焦改革目标接续奋斗,不断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明确了“能级提升、效率优先、创新驱动、产业协同”四大发展战略,理清了“安全、培训、IT、财务”四大关键支撑,推动机务深化改革各项事业沿着“1+4+4”的有效路径稳步前进。
近年来,东航技术围绕中国东航大机队发展需要,配套优化维修产能布局、加快维修能力建设、调整精简合资企业,不断建强C919、ARJ21国产民机的航线和定检维修能力,完成临港“亚洲最大”的宽体机维修机库桩基施工;有序推进东航进出口公司整合,持续强化航材需求控制、航材采购计划、资产经营能力以及附件工程能力;压缩优化管理链条,实行扁平化管理,“基地-分部-车间-班组”四个层级的管理架构调整为“基地-分部-班组”三个层级,实现更加灵活高效的生产组织;促进内部绩效分配向露天作业的外场一线岗位进一步倾斜,并设立外场津贴,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能增能减”真正落到实处。
十年激扬“自主创新天地宽”的创新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十年来,东航技术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公司发展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的引领带动作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3D打印、发动机智能辅助孔探、智能工具间、大数据应用、预测性维修、5G智慧机库……一批智能化创新成果正在推动东航技术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东航技术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重要突破口,充分挖掘利用维修大数据,大力推进预测性维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注重数字技术与机务应用场景的有效结合,引领了“精准维修”“智能维修”“绿色维修”的新潮流,不断提升东航大机队的安全水平和运行品质。
2021年东航技术联合中国移动,共同攻关5G智慧机务项目,2022年双方以东航5G+智慧机务维修创新项目,共同获得2022年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方案大赛全国三等奖的殊荣;推动智能工具间等重点项目,建立航线工具间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实现盘库的精准性和智能性;自主研发“睿燕”飞机健康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机队监控、实时监控、模型开发、故障预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有效提升机队安全运行品质和维修效率。2024年,东航技术一举包揽中国东航主办创新竞赛“产品创意设计”“掌上东航小程序”“大数据分析应用”三个赛道一等奖,同时斩获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及4个优秀奖,成为该届竞赛中获奖最多的公司。
同时,东航技术已建立公司内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机制,在公司2023年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中,一等奖作品B737飞机货舱门槛防磨自修程序自批准以来,减少航班延误20余起,航材计划辅助决策系统等其它9个获奖项目成果已经在公司内部推广使用,北京分公司天眼系统、甘肃分公司航线维修管控平台等3个获奖项目成果整合到公司数字机坪、航线维修作业系统等重点数字化项目中进行推广,飞机空调组件制冷性能检查仪、发动机孔探电动辅助装置等6个获奖项目在申请公司自制工装过程中,其中《飞机发动机油门包测试盒》已获得公司自制工装件号。
近年来,东航技术已举办两届科技创新大赛、1届“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成果评比。十年间东航技术已经为企业各项科研项目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从机制上鼓励、支持科研人员的创新探索。目前东航技术共有53项专利,其中发明8项,实用新型45项。
十年构建“梧桐叶茂引凤栖”的人才环境
东航技术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建立形成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的全链条机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空维修企业进程中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保障作用,以机务技能大赛、劳模工作室、班组长队伍建设、先进评选表彰为载体,持续构建技术创新工作平台,积极开展“卓越航空工程师”“菁英航空工程师”培养计划、青年职业生涯导航,努力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优秀党员……一项项荣誉的获得,既是对东航技术各项人才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的激励和鞭策。
选人用人方面,东航技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和组织程序,确保选好、选准干部,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东航技术不断探索机务人才分层分类引进培养管理模式,先后与八所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推广卓越、菁英航空工程师的带教轮岗、考核激励的一体化培养方案,并通过开展中青年干部调研和助理岗位竞聘建立人才储备库,储备两百余名优秀干部。同时公司推行优秀中青年管理人员“1+N”分层管理模式,设立“公司管理人员后备库”和“各单位/部门管理人员后备库”,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优秀中青年干部培养,安排公司后备库人员外委送修、监修监造培训,持续提升公司人才管理水平。
十年树牢“党建统领一盘棋”的鲜明导向
一直以来,东航技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强党建、抓改革、促发展为抓手,不断开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十年来,东航技术党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党内集中主题教育,不断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持续探索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的方式和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干部带头表率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三个结合”,落实“守纪律、讲团结、明职责、抓落实”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学纪律、强作风、守规矩、办实事”行动,深化“四德”教育“四好”建设成果,着力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开放包容”的工作氛围。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东航技术一体推进“四责协同”机制,实现党建责任制考核、领导班子经常性考察、内部巡察高效融合、全面覆盖;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头雁”效应,带头赴基层讲授专题党课、开展调查研究,推动解决“急难愁盼”“衣食住行”问题;构建 “三会一课”“8+4”学习体系,探索“1+N”培训体系,先后组织举办党员干部“双提升双培养”、M2A(含)以上管理人员和基层党组织书记等各类培训班102期,覆盖5800余人次,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养;扎实开展“守初心、担使命、亮承诺、比贡献”党员双提升行动,试点推进“网格”党建,不断激发基层战斗力。
十年来,东航技术党委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牢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领导班子带头改进作风,推动干部作风、机关作风、维修作风持续向好,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东航技术国际化航空维修服务平台于2024年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动工(本文图片均由东航供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号角,东航技术坚定不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东航实现“日出东方、再次起航”的目标贡献力量。(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