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杨群峰 报道:在毛主席为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航空发动机M-11亲自签署嘉勉信70周年之际,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举办了2024年度国企开放日活动,展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从试制活塞发动机到自主研制涡喷、涡扇、涡轴、涡桨等系列先进发动机的的辉煌成就和历史巨变。

毛主席为祝贺第一台航空发动机试制成功签署的嘉勉信
第一台航空发动机
10月17号,20余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记者走进70年前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诞生地—湖南株洲,在中国航发南方公司和中国航发动研所,深入了解、切身感受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涡喷、涡扇、涡轴、涡桨等先进航空发动机系列化发展,位于株洲的中国航发动研所和中国航发南方公司,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
2024年8月,由中国航发动研所为主自主设计研发、中国航发南方公司牵头制造生产的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AES100,在北京获颁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这是我国第一型严格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实现了我国先进民用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产品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AES100发动机

AES100型号合格证
这款综合性能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AES100发动机,成为中国航发支撑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让国产民用直升机装上自主研制的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这是几代航发人的梦想。”中国航发专职总师、AES100发动机总设计师李概奇。拿到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意味着AES100发动机在高温、高压、高转速、高载荷等恶劣环境下,在有限空间内集成了上万个零部件长时间安全可靠运行,意味着AES100发动机要通过世界级难度水平的考试,意味着配装的直升机能在6000米高空以下安全执行巡逻、救援、观光、公务飞行等多种任务。
低空经济的赛道上,中国航发不只有AES100发动机。在中国航发动研所科技成果展厅,一台台闪耀着“工业银”金属色彩的发动机,展示着中国航发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通航动力产业布局。中国航发以AES100、AEP100、AEF100、WZ16、AES20、KP12等为代表的六型主力产品,可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中国航发系列通航产品(本文图片均由中国航发提供)
AEP100涡桨发动机是瞄准支线物流、短途客运等细分市场,满足2~5吨级单发或5~10吨级双发通用飞机或无人机动力需求,基于AES100发动机派生发展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目前已选为白鲸航线W5000无人货运机等平台配套动力装置。
AEF100发动机是瞄准短途商务出行、无人气象观测等细分市场,满足3吨级单发或5吨级双发公务机、中高空无人机 动力需求,基于AES100发动机派生发展的1000公斤推力级涡扇发动机。
WZ16发动机首装AC352直升机,是满足3吨级单发、 6-8吨级双发和13吨级三发直升机动力需求开发的一款1300千瓦级涡轴发动机。
AES20发动机是瞄准物资投递、消防等应急救援领域,以及客货运输、观光旅游、农林植保、大气监测、电路巡检等细分市场,满足起飞重量700~1200公斤级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动力需求开发的200千瓦级涡轴发动机。目前已被选为 YP-800多旋翼无人机动力装置。
KP12发动机是瞄准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 讯中继等细分市场,满足小型多用途无人机、高端航模、飞行背包/摩托以及地面小型便携式消防设备动力需求,开发的 一款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
此外,中国航发兆瓦级氢燃料涡轴发动机、80kW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相互映衬,为通航动力电气化、智能化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新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介绍说,中国航发集团作为国内通航动力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产品设计方面,已经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基本构建了以流程、规范、工具和数据库为核心要素,并经自主研发型号验证的通航动力研发体系。 经多年探索,中国航发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型号研制三者相互支撑、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产品全面进入自主研制。在国家和各行业支持下,中国航发的国产传统通航动力已基本具备与世界先进发动机同台竞技能力,可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动力,新型通航动力也已有一定基础,将结合低空飞行器研制和 范应用,加速开展集成验证和产品开发。(编辑:金杰妮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