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聚焦航空安全 促进持续发展 2024通用航空与商务航空安全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4-09-02 17:51: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九阳 报道:829日,2024通用航空与商务航空安全论坛在北京大兴机场固定运营基地(FBO)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中美航空合作项目(ACP)和亚洲商务航空协会(AsBAA)联合主办,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代表出席论坛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共同探讨通用航空与商务航空领域的安全监管,聚焦安全文化,推动行业安全运行,促进航空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用航空与商务航空安全论坛在大兴机场公务机维修机库召开

据统计,中国目前拥有通用航空和商务航空企业近700、通用机场近450座,运行中的通用航空器超过3300架,颁发执照超2万本。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司长韩光祖在致辞中表示保障飞行安全是推进通用航空与商务航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航空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支持公共航空发展、促进国土开发与保护、服务农林牧渔业、满足国家基础建设需要,以及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通用航空及商务航空面临新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绿色发展的深刻影响,新技术不断涌现,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对传统业务及运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都需要中美两国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携手筑牢安全基础。

记者在论坛现场获悉,中美航空合作项目(ACP)机制已建立近20年,已成为中国民航与美国民航界协调交流的重要渠道,在增进技术部门的相互沟通与理解,促进良性互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论坛期间,美国联邦航空局北亚地区高级代表安诺(Noel Arbis)、中美航空合作项目执行总监简杰锐(Geoffrey Jackson)与ACP通用与商务航空委员会联席主席、亚洲商务航空协会副主席张传勇等多位中美专家分享了航空安全监管经验,并展望了未来航空合作的广阔前景。提升通用航空和商务航空运行安全水平,降低事故率,提高飞行员训练水平,通过进一步合作完善航空安全标准,成为参与讨论中美专家的普遍共识。


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分享各自经验

当下,航空安全管理紧密结合信息数字化趋势,让基础数据为航空风险管理提供了越来越强的助力。如何将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相结合,成为本届与会者讨论的重点。中外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并探讨了如何将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相结合,以强化航空安全管理。美国联邦航空局安全标准办公室主任马克·斯坦贝克(Mark Steinbicker)详细讲解了美国的安全规章与监管实践,为中国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美国联邦航空局高级技术顾问萨尔布里特·索内(Sarbhpreet Sawney)则强调了数据驱动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安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及安全信息的共享是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石。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全建议通过强化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来提升通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通航安全的发展。北京华龙航空执行总裁苏有生分享了华龙的数字化工作方法,即业务对象数字化、流程数字化、规则数字化,贯彻安全运营的量化标准。来自美国波音公务机、湾流宇航公司国际知名航空企业代表也深入剖析了商务航空运行中的关键安全因素,并提出了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安全发展的策略。


中外专家共同研讨并分享经验AsBAA供图

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直升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议题备受瞩目。本次论坛还围绕直升机安全管理,运行与培训展开深入探讨。目前中国民航通用航空与商务航空安全形势总体可控,事故数量逐年下降并趋于稳定,但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直升机事故率高于飞机事故率,飞行机组原因事故率高于其他原因事故率,这些数据也反映出通用航空与商务航空的安全形势依然面临着较大挑战。如何通过提升直升机运行质量和飞行员训练水平,有效降低直升机事故率和飞行机组原因事故率,是摆在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次会议以通用航空与商务航空安全为主题,关注中美两国通用航空与商务航空监管架构体系及安全监管实施,通用航空、商务航空、直升机运行与安全方面的具体实践共有200余位国内外航空监管机构、通用航空和商务航空运营公司和相关企业的高层领导和专家参加本次活动。(编辑:孙文瑾 校对:张薇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