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旅客朋友们,今天,是我们的客舱经理张利萍最后一次在航班上与大家共度时光。过去的日子里,不论是黎明还是黄昏,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她都坚守在岗位上用微笑和热情,温暖守护着每一位旅客的出行。谢谢您!”
1月19日,随着一段真挚的广播在客舱中响起,航班上的旅客纷纷鼓掌向张利萍祝福致敬。此刻的张利萍双眼早已噙满泪水。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往事的点点滴滴,在她的记忆中一一浮现。
![](./W020240123398596042529.jpg)
逐梦蓝天 敢于担当
1986年1月,18岁的张利萍通过考核,成为了一名民航乘务员,从最初的伊尔-14、安24、图154、bae-146,到空客319、320、321、310、330、359,再到波音777,她的飞行轨迹遍布世界各地,也亲身见证了中国民航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东航的蓬勃发展。
职业生涯中,她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把责任扛在肩上。从旅客登机的一声声问候,到航班落地的挥手告别,她始终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宗旨,坚决确保“两个绝对安全”,保持着“零差错”的工作成绩,先后担任东航北京分公司客舱服务部乘务长、客舱经理、教员、督导员,荣获了东航股份服务工作优秀员工,东航北京分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服务明星等诸多荣誉称号。
正如张利萍所言:“胸前的党徽、身上的制服,都让我深刻感受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每遇保障重大运输任务,她总是以身作则,冲在最先、干在最前。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张利萍立即投身到保障救援人员的航班任务中,这段经历让她感触颇深,也更加坚定了她做一名“积极温暖的客舱人”的理念——我们必须竭尽全力,贡献出东航爱的力量。
服务保障中有紧急时刻,也有感人瞬间。有一次,张利萍在执行保障某医疗队驰援日喀则的飞行任务时,恰逢机上一名医疗队员的生日,她细心关注到这个情况,在飞机平飞后送上生日蛋糕和祝福。队员十分惊喜感动,向她连连道谢,张利萍笑着说:“我们只是用温暖传递温暖。”
真情服务 起落安妥
张利萍常说:“好的服务就是给旅客上了飞机就像回到家里一样的感受。”没有人比她更懂得这份看似光鲜亮丽的岗位背后的艰辛,但她从未有过丝毫懈怠,38年如一日地用最佳状态做好服务工作,一次次圆满解决各类问题和突发情况,真正把“四精”服务落到实处。
“保持平和的服务心态,你就能理解旅客,旅客也能理解你,只要你有一颗真诚的心,你将与旅客共同收获一段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在一次执行国际航班时,机上一名旅客突发疾病,情况危急,张利萍第一时间赶到旅客身边,严格按照应急程序进行处置,向旅客了解情况并广播寻找医生。经过有效救治,旅客的情况趋于稳定。经过相关评估之后,按照该旅客意愿继续飞往目的地。一路上,张利萍密切关注该旅客情况,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提前联系对方场站,确保航班落地后第一时间交接给机场救护人员。类似的机上急救她已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始终不变的是她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旅客的守护。
言传身教 桃李芬芳
作为一名业务骨干和教员督导,张利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致力于客舱队伍建设和业务提升,做好每一次航班的管理与指导、带飞工作,将自己从业以来积累的经验技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们。随着东航在北京的国际航线不断增加,她制作国际航线业务培训课件,开展国际航线业务培训。至今,张利萍带过的徒弟已经超过百人,其中已有多人成为资深的客舱经理、乘务长,更是涌现出“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田媛、“中国东航优秀共产党员”尚玲玲、“东航股份优秀服务管理者”杨艳、“东航股份服务工作先进个人”郭菲等先进榜样。
![](./W020240123398596057233.jpg)
工作中,张利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细管理,她通过组织召开“三长”人员研讨会、乘务员结对互助、组建“卓越提升群”,开展业务培训和实操演练等工作,扎实推动团队作风与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生活上,她又是员工们的“知心姐姐”,经常与同事们进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大家的急难愁盼,积极协助解决大家关心关注的各类问题,引导大家牢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次跟利萍姐飞,都能学到特别多的东西。”
“利萍姐是良师益友,她对飞行工作的热爱、执着、努力始终是我们的榜样。”
“我的师父像太阳一样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引领着我像她一样争做‘积极温暖的客舱人’。”
一路走来,不负蓝天,不负热爱。当飞机缓缓滑入停机位,张利萍38年的飞行生涯也即将圆满落幕。舱门打开,她的泪水早已划过脸颊,在与旅客一一道别后,她挥挥手告别了这片曾翱翔过的天空,而她的故事,将永远镌刻在蓝天之上,被她温暖过的每一个人所感恩、所铭记……(《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曾晓新 通讯员史经纬)(编辑:孙文瑾 校对:李季威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