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后疫情时代市场复苏
助力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
打造更高质量的中国—东盟航空运输市场
近日,以“畅叙友谊,畅联世界――高质量共建中国—东盟航空运输市场”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东盟民航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
今年是中国作为域外国家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20周年,值此“双20”周年庆之际,本次论坛围绕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航空运输市场的复苏发展,推动航旅协同发展以及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航空货运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可谓正当其时。
中国和东盟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五大经济体,人口总和超过20亿,共同建设好、维护好这个超大市场,就能释放出巨大的增长内生动力。当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全面生效实施,政策红利正逐步释放,双方贸易额从2003年的78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9753亿美元,增长了约12倍,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3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8个月,双方贸易总额达5911.9亿美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今年年初已启动,有望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双方在贸易、投资、旅游、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往来将更加密切频繁,为进一步加强民航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与东盟航空客货运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民航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对话关系30多年来,中国—东盟民航旅客运输量从29.5万人次跃升至2657.7万人次,货邮运输量从0.79万吨最高跃升至263.24万吨,中国与东盟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航空运输区域。
广西是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窗口。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民航事业,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了以东盟为主的“一带一路”国际航空大通道,成为中国—东盟政治、经贸、文化交流的主通道。中国与东盟航空运输市场自2010年以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区域内承运人数量从25家增至71家,航空运力总班次从每周820班增至4551班,中国的客运航点由24个增加到67个,东盟境内的客运航点由23个增加到41个,已构建“两干、六支”机场发展格局,机场保障能力突破3800万人次。十多年来区域内航空运输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间的发展引擎。
中国与东盟航空客货运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未来,中国民用航空局将在机场规划建设、国际航线拓展、航班时刻配置等方面继续支持广西民航建设,持续提升广西面向东盟的航空影响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国民航“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及中国—东盟民航合作交流中心的作用,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民航发展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努力把中国—东盟民航合作打造成国际民航合作的样板和标杆,为世界民航开创更加美好未来。(《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