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张玮 报道:民航空勤人员的思政建设,因为行业特点和工作特殊性,经常要面对工作时间和地点分散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且存在时差、难以集中统一安排学习的难题。围绕破解这一难题、提升思政工作有效性,东航客舱服务部当前正通过研发有针对性的思政课课件、“线上+线下”推开常态化思政课的形式,进一步创新发力。

研发团队成员为空乘设计了内容丰富的课程(东航客舱供图)

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的东航客舱常态化思政课(东航客舱供图)

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的东航客舱常态化思政课(东航客舱供图)
东航客舱部于去年九月选派精干人员、组建了常态化思政课项目组,由东航客舱的劳模、党员干部等组成,将党史教育、团史教育与企业发展、蓝天岗位、时事热点互相融合,旨在打造让不同年龄段乘务员都乐于关注、互动的思政课件。

课件研发团队为空乘设计了内容丰富的课件(东航客舱供图)
项目组成员们各自牵头设立了子项目团队,围绕“四史”教育、形势教育、“四德”教育、职业精神教育四个板块,以团队合作方式每季度研发课件,上线亮相,由此,常态化思政课的课件开发本身,也成为一次调动更大范围党员干部、业务骨干更深入开展学习、更好发挥带头作用的有力支点。“我发动我们乘务四部各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和我一起围绕安全主题,共同研发了安全系列思政课,通过视频会议和三会一课开展学习和交流,深植安全理念。”东航客舱服务部乘务四部党总支书记、项目组成员宫宇航告诉记者。
在项目组成员和子项目团队的努力下,2021年国庆来临之际的《共和国的旗》、着眼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和萨利机长事迹的《“敬畏生命”》……这些以视频为主的思政课件纷纷推出,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以便乘务员可以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因地制宜开展学习。思政课项目组成员们还定期组织沟通会,共同研讨能吸引乘务员关注的当下热门:中国女足勇夺亚洲冠军的往返包机,是由东航执飞的,项目组成员就把女足夺冠的过程、护航女足参赛和凯旋的服务保障,作为切入口,将学习女足精神与立足客舱岗位建功相结合,打造热点课件;一次大雨天气,又逢远机位,带班客舱经理组织乘务员走出客舱,列队为旅客打伞、又给冒雨乘务员准备了暖身姜茶,消息传出,同时赢得了公众和同事们的点赞,“一座伞桥的故事”随后推出,用案例诠释东航客舱所鼓励的“积极温暖客舱人”价值;项目组成员、劳模刘仕英关注到电信诈骗成为年轻乘务员们可能会遭遇的安全风险,就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法律知识,编制了防电信诈骗课程,通过思政教育分享,给乘务员、特别是年轻空乘送上关心。
在这些内容丰富、线上线下学习均能支持的课件研发基础上,东航客舱部通过每月钉钉、微信公号、航前准备会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让思政课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航点、在航前准备、在隔离酒店、在工作之余,都能随时随地的传递给空乘,在常态化的润物无声之中,传递思想的力量。
目前,东航客舱部已经将思政课程进一步融入新进乘务员岗前培训、乘务员资质类培训等教育培养过程,像业务课程一样,将思政课程也都嵌入其间,更好指引乘务员的成长。今后,东航客舱部还将在乘务员业务等级晋级中,探索实施党组织参与测评打分和审核把关的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乘务员政治素质、岗位职责与专业能力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