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十三五”期间 海航旗下天津航空累计减碳32万吨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08-26 15:22: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司腾、王文军 报道:8月23日-8月29日是国家第31个节能宣传周,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文简称“双碳”),此举标志着中国“双碳”时代的正式到来。

 

a4.jpg

天津航空

面对发展和减排的双重挑战,海航旗下天津航空将“低碳”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坚持以“绿色航空、全员参与、人文节能”为管理方针,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机队结构升级、运行程序优化、碳排放MRV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天津航空累计节油超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万吨,折合建造成熟林地40万亩,公司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大幅提升,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降幅达14%。

天津航空“十三五”绿色低碳实践一:全面搭建以低碳发展为原则的能源管理体系(EnMS)及制度

天津航空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投身民航业碳减排实践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上半年,天津航空邀请专业能源体系认证机构,按照ISO50001标准建立EnMS,并通过了CANS认证。EnMS的建立,为天津航空持续开展低碳工作提供了制度基础。“十三五”期间,天津航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先后完成能源计量审计、能源审计,高质量完成民航局及天津市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天津市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

天津航空“十三五”绿色低碳实践二:机队结构升级,积极应对行业碳达峰

为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战略转型,天津航空持续优化机队结构,淘汰高能耗的支线机型,引进新型节油机型。从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停飞吨公里油耗较高的EMB145机型,逐步引进燃效水平较高的A320NEO和A330机型,A320NEO型飞机比传统A320机型节油率高达15%。同时,天津航空根据客流量情况,合理进行机型分配,在枢纽机场之间布局A330机型,在干线上布局A320机型,在新疆、内蒙等区域布局E190机型,通过对航空运输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优化配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天津航空“十三五”绿色低碳实践三:加大投入,优化运行程序,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结合民航局打赢蓝天保卫战相关工作要求,天津航空先后投资1000万元,用于场内新能源车辆引进和尾气改造达标工作,同时严格考核桥载设备使用情况,桥载设备“应用尽用”率达到100%。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天津航空累计开发飞行距离优化、计划落地剩油控制、航路优选、GPU替代APU使用、轻型集装器、Wind updates、EFB等20个节能减排项目。2015年起,天津航空先后投资超过3000万元,用于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2015年,完成A320飞机鲨鳍小翼加装工作,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5000吨;2017年,在A330机队全面推广实时风温上传技术,实现空中最大化直飞和最优高度飞行,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000吨;2019年,在空客机队中全面推行电子飞行包(EFB),用“支架+IPAD”代替传统厚重的纸质资料,达到“节能+高效”的双重目的。

天津航空“十三五”绿色低碳实践四:建设智能在线监测系统,高质量完成中国民航MRV工作

为做好民航业参与碳市场交易的准备工作,天津航空从2017年着手准备民航飞行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的论证、模块开发、投入测试等工作。2018年底,在线监测系统开发成功,2019年初,在线监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2021年期间,天津航空使用在线监测系统完成公司逾28万架次航班燃油消耗数据的监测、报告,顺利通过民航MRV核查。

天津航空“十四五”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发挥民航运输主体责任 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十四五”期间,天津航空将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航空运输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完善绿色发展体系,以提升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为中心,以提升公司能效水平为主线,以高效、低碳、循环为途径,以创新节能技术为手段,不断激发提升公司节能减排内生动力,通过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优化节能减排等措施,推动可替代生物航油应用,持续降低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积极为行业碳达峰建言献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赢。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