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西部航空安全质量管理工程师李为学谈“工匠”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为学 报道:加入西部航空之前,我一直在民航西藏自治区管理局机务工程部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在那里切身体会到了老一辈援藏人员、机务人员身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老西藏精神的深刻意义。
时光荏苒,我在西部航空维修工程部这个大家庭将近五年了。借此机会,我也想以几个案例结合本职岗位工作,谈谈我对老西藏精神的发展理解,以及对海航人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领悟,希望能与同仁共勉,说的不好的地方也请不吝指正。
一次国际外站审核
每次审核前,我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审核的质量和效果?直白来说,就是要如何确保审核的针对性和确保审核的深度?
所以,本次现场系统审核,我们成立了由两人组成的审核检查组(由于是对国际站点的审核,特意从工程部抽调了英文口语较好的工程师配合执行)。由于该国际外站为众多国家的航空运营人提供维修保障服务,并在很多国家民航规章下运行,我们依据中国民航规章、航空运营人相关手册、IOSA标准、维修协议等编写了审核检查单,明确了检查要点和检查方法,并针对该站点运行保障的特点,审核小组特意组织了审核前碰头会,最终有针对性的将该站点工具管理、工卡使用、维修放行列为本次审核的重中之重。这三大点要提前尽可能多收集历次相关实例的分析作为审核切入点,因为准备的程度决定了审核的深度和效果。
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检查实施其实就相对流程化了。按照正常流程,我们和被审单位召开了审核前首次会议,明确了本次检查的范围和重点,后续检查中果然在工卡使用和工具管控方面发现了系统性漏洞,并在末次会议中得到该站点总经理认可,同时也获得了对方对西部航空审核员严谨的工作作风的肯定,后续整改也根据我们双方的交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次国内站点审核
这次审核也同上述国际外站审核一样做了充分的准备。不同的是,这次审核是到目前为止给我留下了最深印象的一次,因为这次审核发现该单位在培训系统上面存在重大漏洞,但该单位自成立以来并未意识到此问题的存在,甚至通过开放式交流发现其直接管理领导从思想上就对该培训漏洞有理解偏差,认识明显缺位。在双方沟通达成一致后,我通过对规章的理解,对行业培训的通用做法,甚至是将海航维修系统培训的思路等都倾囊相授,最后帮助该单位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体系,得到了对方极高的评价。
一次集团内部交叉审核
今年,有幸能作为西部航空维修系统的审核员参加集团组织的对兄弟航司的交叉审核,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审核站的高度会更高,要看的问题会更具体。在充足的准备后,在公司审核团队的带领下,我们很好的完成了审核任务。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审核,不仅发现了兄弟单位存在的问题,而且从兄弟单位带回来了他们做的好的经验,弥补了我们自己缺失、不足的领域,得到了领导的认同并将带回的经验进行了应用,为维修系统的安全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些期许
老西藏精神,海航人追求的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我认为这两种精神同根同源,可以有机结合,尤其是在目前的形式下。作为基层安全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从精神层面提高思想站位。还要立足本职岗位,对自己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逐步将自己修炼成一个“工匠”。
就目前我所认知的维修系统中,文件、标准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了,且能够对标IOSA体系,实际应该更多关注落实层面的问题。期待在未来,作为一个想战斗、想精益求精的基层安全管理工作者,能够有机会在西部航空维修工程部各系统中,甚至是能够在集团航空维修系统中轮岗、学习,以岗位实际执行为出发点,全面熟悉维修系统各岗位要求,精准把握落实层面的核心风险和关键环节,当再次回归审核员岗位时,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审核质量与效果,并能够提出全面的、可操作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