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程曼莉 报道:又是一年教师节来临,在东航武汉公司,也有许多“名师出高徒”的优秀师徒,在2020年,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飞行员何宽与亦师亦友的师父米仁贵
在飞行部有这样一位教员,同事们都亲切的称他“小米机长”,他就是来自飞行二分部的机长教员——米仁贵。复航以来,为了加快学员飞行进度,飞行部统一部署,给相关转升学员安排了教员一对一的带飞,我的教员正是这位“小米教员”。

米仁贵。东航武汉供图
在飞行准备室初次见面,小米教员仔细的与我们做飞行前协同,认真研究天气、通告等相关内容,告诫我们飞行要做到“心中有数”。飞行前,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他都认真仔细的检查飞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我在观察员座的时候,他循循善诱,以探讨问题的方式,引导我去学习、去研究。当我在右座飞行的时候,他严格要求,帮助我养成良好的飞行习惯,同时悉心指导,传授飞行的经验与技巧。飞行完他耐心讲评,及时指出问题,并提出进一步要求。驻外休息时,也会邀请我一起去跑步、聊天。对我来说,小米教员亦师亦友。
跑道当黑板,蓝天做讲堂。小米教员一杆把得稳,两舵蹬得正,把“传帮带”的思想落实到带飞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念崇崇之敬难抑,思虔虔之诚欲表”,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您节日快乐,起落平安!
空保毛颖与细心带飞的师父李堃
那年我初来乍到,对未知的一切憧憬又迷茫,从来没有接触过飞行的我便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我师父李堃的徒弟,由我师父带领我开始我的飞行生涯。我师父李堃是单位资深的带飞教员,业务能力精湛,为人和善,广受大家的好评。当我知道成为他的徒弟时,心中也不由暗暗感到高兴,同时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跟着师父好好学,争取做一个像师父这样的人。

李堃。东航武汉供图
很快带飞生活便开始了。在飞行的前一天师父便将执勤应携带的证照资料、仪容仪表规定编辑成信息发给了我,并告诉我机组车的时间,让我准时等车。第二天我闹钟刚响,手机便响了起来,原来是师父怕我睡过头打电话提醒我,让我心里暖暖的。来到单位,师父便带我熟悉签到、领取器械的流程,然后带我参加航前准备会。在航前准备会上,师父教我航前协同的要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上飞机以后,师父便教我如何清舱,如何测试驾驶舱密码等等。在过站期间,师父便向我讲解各种业务知识以及处理机上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东西都是师父多年飞行经验的总结,我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着这些知识。
在没有航班任务的日子里,师父会带我一起进行体能训练,对我的薄弱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在带飞的这段日子里,因为跟师父的训练,使我的体能水平又上升了一个台阶。除去工作,在生活中师父对我也非常关心,就像家里长辈一样对我关怀,生活中有任何困难,师父都会热心帮助,业余时间他也会和我交流生活上的一些问题,也常常会给我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教我做人做事的原则。正是因为这样,我和师父不仅仅是师徒关系,还积累了深厚的友谊,
在师父的谆谆教诲和细心关心下,在我带飞的两个多月里,我收获了太多太多,这是在象牙塔般的大学生活里接触不了的东西。我要感谢他,感谢他作为我的榜样,给我努力奋斗的动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用实际行动跟师父一起,为空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空乘赖晓莹与温柔细致的师父吴翀
今年是我师父吴翀工作的第14个年头,她是来自东航武汉分公司客舱服务部乘务四分部的一名乘务长,从我开始进公司有了自己第一份工作开始的那一天,她就是我飞行路上的引路人,一路认真仔细地引领我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乘务员,她像朋友,也像妈妈……

吴翀。东航武汉供图
记得那是三年前刚进公司那段带飞的时间,是我飞行生涯最难忘的一段回忆。那时的自己还是一名新乘,刚刚上飞机,什么都不懂,只觉得飞机上的一切都非常的新鲜,却没有想到飞机上的工作是如此繁杂,细致和严谨。而在那时,自己却非常粗心和丢三落四,几个航段下来,非常疲惫,也从刚开始的信心满满到深夜的垂头丧气……而师父却坐在我的旁边非常耐心仔细的在一旁手把手的教我服务的每一道程序和每一个细节,并且鼓励我:新手刚开始上开机的时候,对飞机上的工作不熟悉会出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一点一点的改,一定会做的很好的。在师父的指导下,我慢慢的熟悉了飞机上的工作,飞的也越来越好。以至于在后来的飞行生涯中,总是会有前辈告诉我我飞得不错,非常细致!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像得到了一件精致的礼物一样开心,多亏了师父的仔细教导啊!
在工作中,我的师父是一个仔细认真负责的好教员,在生活中,对于徒弟们而言,师父是教我们待人接物的大家长,她更像朋友,像妈妈,她是我们飞行路上的一盏明灯,谆谆教诲伴我前行……
机务李晨一与认真谦逊的师父曾文浩
作为一名新入职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的员工,感谢公司给我分配了一位业务能力优秀,工作态度认真,为人谦逊的师父曾文浩。

李晨一(左)和师父曾文浩。东航武汉公司供图
记得进机坪上班的第一天是个夜班,师父和我分配到了一项拆雷达罩更换雷达收发机的工作。那时的我好激动,能这么近距离的拆开飞机仔细观察飞机的内部结构。师父一边进行着手头的工作,一边给我认真讲述着工作的相关注意事项和雷达故障原理。本来一切顺利的我们很自信的准备在两点钟结束所有工作。可谁知雷达罩个别托板有些错位,安装工作无法顺利进展。师父打趣地说道“看来你第一天上班没那么容易啊!”就埋头去查手册、找依据,干了个通宵,终于解决了问题。师父理解我作为新人第一次经受这种高强度通宵工作,身体上会非常的不适应。认真清点还完工具后,就让我赶紧去沙发上休息休息。而他自己则默默地在电脑上录完所有飞行记录单子,提交完所有工作电签后才去休息片刻,随后的航前工作也没忍心来叫我。
八月的武汉,连日高温。正是旺季生产,航班量大。习惯了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的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机务人的不易。高温烈日下,我的皮肤开始发红过敏。而我的师父还能蹲在发动机下检查漏油,还能站在冲压空气排气口观察轮舱。在正午温度最高的时候,师父总是让我和其他维修人员回去喝口水歇一歇,而他自己总是站在廊桥下默默监护着飞机。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给我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在带教上师父耐心细致,讲解工作中要注意的各种事项;在生活上,师父平易近人,是一位细心的学长,传授给我过来人的经验,耐心为我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向师父道一声:谢谢!
地服员工吴昊与注重细节的师父钟连方
我叫吴昊,2016年进入东航武汉公司地服生产协调分部客梯班,进入特车班的第一天就有了我的师父:钟连方——特车班队长。他工作认真负责,为人和善,对部门车辆车况了解的一清二楚。

吴昊与师父钟连方(右)。东航武汉公司供图
刚进入客梯班我实习的车型是贵宾车,是钟队长手把手将我培养为一名合格的贵宾车驾驶员。记得在实习考核上岗期间,有天中午,我和钟队被换下来吃午饭。我在吃饭,钟队在填写我的实习档案,期间我一直叫他吃完了再写,或者一会上车再写,他一直嘴里说着没事你先吃。突然听到对讲机喊道:“钟队钟队,220的飞机改停外场了!”钟队第一时间回复:“马上出发。”我当时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于是对钟队说:“我可以独立出去接飞机了,您先吃!”他当时严厉的答道:“不行,你虽然拿了内场驾照,但是还没通过正式考试,不符合程序,而且你还有很多应急处理情况不熟悉,我带你一起去,回来再吃!”我见钟队这么坚决,又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师父一直挨饿,于是说:“那我给您把饭带着,一会我开车,您在车上吃。”没想到,他严厉地盯着我说:“我们开的是贵宾车,在车上吃饭不仅仅车内会有味道,还会影响高端旅客的体验。走!赶紧的,回来再吃。”这一刻,我看到了钟队身上的一丝不苟、认真严谨。
经过考核后,我不但成为一名合格的贵宾车驾驶员,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更是连续两年在地服车辆技能大比武中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疫情期间,面对密集的包机起降,师父作为一名老党员挺身而出,带着我和我的班组进场保障航班,和大家一起将驰援物资从机舱门口搬运至平板车,连续工作,最长的一次连续23小时马不停蹄,用行动给我树立了榜样。而我也在今年7月,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如今航班也基本恢复了正常,我又开始跟着“师父”实习清污水车的保障,在新的工作岗位,我将向他一样专注于精益求精、做人做事。
空警贾贵宇与自律热情的师父刘晋武
2018年夏天,我考录到中国民航空中警察总队八支队,我们支队派驻在东航武汉公司空保管理部从事空防安全工作,从最开始的初任培训到办公室值班,再到最后的登机执勤,有几位师父都在悉心指导着我,“地面”有师父,“空中”也有师父,想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里仅叙述其中一位热情有趣的、亦师亦友的师父——刘晋武。

刘晋武。东航武汉供图
记得刚来支队报道的第一天,晋武师父就热情地跟我们几个新同志打招呼,介绍了一些初任培训的基本情况。后续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在办理临时执照、正式执照、登机牌的过程中,晋武师父也一直在帮助我们修改、递交材料,前前后后好几次,从来没有不耐烦。平时生活中,无论我们有什么困难,只要和他说,他都会努力地帮助解决,非常乐于助人。
晋武师父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生活方式也很健康,最大的爱好就是健身运动。由于每年的体能考核,健身运动成为同事共同的话题,可以说每个人都佩服晋武师父的自律性,视为绝对的标杆、榜样。他说过,作为一个名空中警察,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的技能是支撑整个职业生涯的基础。
他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由于年初的疫情,我们的日常训练改成网上授课,晋武师父就是其中一名教员。有一天大约下午五点钟,我航班执勤结束路过单位的健身房,看到晋武师父在里面用笔记本电脑为大家授课,训练一组拳腿组合和警棍使用,他的呼喊声在空荡的楼层里显得格外响亮,示范的动作规范,精神状态饱满,很努力地和网上受训同事进行互动,督促大家完成当日的训练量,让我肃然起敬。
在晋武师父身上,我得到很多鼓励和启发,正所谓“见贤思齐”,以后我将继续向他和其他优秀的同事看齐,做好工作。
地服资深员工弟子与师父刘小璐
在地面服务部旅客二分部,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和三名“学生”组成的新师徒,不同于普通师徒的是,师父不比徒弟年长。虽是如此,但她们在地服部量化改革这块全新的业务领域上共同进步,乘风破浪。这名“师父”就是旅客二分部服务室的刘小璐。

刘小璐。东航武汉供图
2019年7月,乘着地服部市场化改革的春风,旅客分部第一个踏上了改革的浪潮,率先试点上线GCS派工系统。一无经验,二无教材,作为一名青年员工,刘小璐开始着手挑战这个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线上教学、出差走访、实地测算、多方协调等方式,在她的协助下,2019年9月,旅客分部服务室的派工系统终于投入了使用,刘小璐也拥有了三个“徒弟”——服务室的三名派工员:刘利红、罗婷婷、郑玉芳。
面对三名资历都比自己深厚的“徒弟”,刘小璐全身心地投入了带教中。由于派工系统刚开始运行,许多细节不够完善,派工员在实际操作时常常出现问题。为了更好地即时解决问题,她主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全天跟班跟踪派工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派工员的操作进行细致的讲解辅导。刚开始,派工员们对派工的规则不太熟悉,她便事无巨细地自己先研究,主动向总部的老师请教,将方法吃透再教给派工员们。就这样学习——带教——再学习,她带领着自己的学生们将派工这个看似简单但十分重要的工作精益求精。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给武汉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止,而是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立即做出了调整。面对停航的困境,刘小璐并没有停止工作,利用疫情期间的空档,她将过去几个月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协助部门重新确定了工分的量化方式,细化了新的派工规则。在“师父”的带领下,复航后,三名派工员也迅速投入了工作中,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助力武汉公司的复工复航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