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守望相助 ,那些在境外坚守的国航人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4-21 11:16: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杨璐、赵学美 报道: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暴发,纽约、洛杉矶、巴黎、米兰、马德里、巴塞罗那,一座座昔日繁华都市,失去了原有的生气。从疫情爆发开始,一直在境外驻守为助力国内抗击疫情而日夜奔忙的国航人们,此时此刻吹响了下一场“战役”的号角,他们克服困难,守望相助,用坚守和思念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抗疫乐章”。

国航法兰克福营业部副总经理肖林:

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坚定地守住

美因河畔的春季,天空如洗,到处是怒放的鲜花,葱茏的绿树,享受着阳光的游人三三两两的躺在草地上呢喃细语;露天酒吧排档里,端着啤酒的人们开怀大笑。如果不是欧洲疫情的暴发,这本是国航法兰克福营业部副总经理兼站长肖林此时该看到的场景,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现在他每天路过时,只能看到阳光、鲜花和绿草在寂寞地等待。

2010年4月,学德语专业的肖林被调到国航法兰克福营业部,从此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这个欧洲最繁忙的中转枢纽中。在欧洲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他和同事们坚守岗位,成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重要防线。

疫情暴发下的应接不暇

1989年国航开通法兰克福到北京航线,这也是国航最早开通的欧洲航线。疫情发生前,营业部一周保障往返航班达到54班,通往国内4个航点,法兰克福航站是国航境外长航线最忙碌的航站,随着疫情的暴发,法兰克福航点开始不断调减航班,3月29日,执行中国民航新规前,每周仍保障着近20个往返国内的航班。

3月,欧洲疫情暴发。境外输入性病例的持续攀升把国航海外营业部推到疫情输入风险防控的最前线。根据国家政策,国航调整疫情防控的重点,3月8日起,法兰克福营业部开始在值机柜台、候机区、登机口,对旅客进行测温,不合标准的不予登机。

3月10日至11日,营业部检测出几十位体温不合标准的旅客,拒绝其登机。这些旅客,有的选择自行离开,但由于两国检测标准不同,还有的旅客经当地卫生检疫部门检测后,被认定合格,联邦警察依据当地法律规定要求国航继续承运。营业部向总部请示后,立刻为这些旅客单独开设值机柜台,并把名单上报国内相关机构。

3月14日的CA932航班保障更为周折。营业部完成整套值机环节,登机时,乘务员检测又发现体温超标旅客,只好拒绝其登机,并卸下行李。不料,飞机刚推出就被机场塔台叫停。当地机场启动应急程序,要求对拦截旅客重新检测。肖林立即把情况上报总部和使馆。机场检疫部门检测认为其中有部分旅客体温正常,要求国航承运,那时已是23时10分,机场进入宵禁时刻。营业部不得不组织旅客下机为其安排食宿,最终,把旅客都安全送走已经是15日下午3点多。在保障完当天晚上的两个航班后,国航欧洲地区总部副总经理兼法兰克福营业部总经理陈红兵带领团队已经连轴工作了30多小时,“但是我们也挺欣慰。”肖林说,中国驻德国大使特意打来电话,对国航承担中德关系发展使命,疫情期间坚持不停航不断航,确保人员正常往来表示赞赏和感谢。对国航在法兰克福机场坚决落实国内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执行防控标准采取的措施和行动表示肯定。

“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高风险和不断应急。”大家每天都跟各类旅客近距离接触。对于被拦截下来的客人,肖林都会用额温枪重新检测,副站长盛明燕详细记录,再与当地有关方面据理力争,向检测不合格的旅客解释相关政策。“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我们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坚定地守住。”肖林说。

关注服务链条 确保零感染

随着疫情发展,营业部领导班子在不断调整管理重点。国内疫情严重时,在德国的华人华侨、中资企业纷纷购买防疫物资,陈红兵和肖林的电话都被打爆了,“每天都有人问,怎么能把这些物资运回中国去。我们感受到海外华人的爱国热情。”这个时候营业部除了保障客运航班旅客的顺利出行,还要配合欧总的货运团队,争分夺秒,把向国内捐助的大量救灾物资运回去。

此时,国航欧洲地区总部也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每天收集所有员工的身体状况,汇集成表,报总部,并组织员工做好自我保护。同所有海外营业部遇到的问题一样,德国文化中对健康人戴口罩并不赞同,陈红兵和肖林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要求属地员工在廊桥一定要戴口罩。

海外疫情蔓延开来后,中转客人骤然提升,为了守住输入国内的第一道关口,减少后续环节服务压力,缩短过站时间,陈红兵和肖林调动营业部全部资源,带领整个团队,坚守在最一线。“我们不断强调个人防护的重要性。”现在营业部所有员工在公共场合都主动佩戴口罩,3月,在总部20箱防疫物资的支持下,大家都穿上防护服做航班保障。营业部还建立起居家办公行政机制,在疫情防控小组严谨部署、科学防控下,营业部人员零感染。

营业部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经营。因为航班调减,客户退改签需求大增,营业部营销团队每天要处理多达几百封的邮件,他们一边在国航德国官网及时上线退改票公告指南和Q&A旅客特殊应急指南,一边调整产品展示数量,保障直销渠道销售顺畅,在服务链前端解决问题。

客运转货运的坚守

从3月29日零点起,德国从冬令时转换到夏令时,航班时刻、运行保障流程都要调整。虽然已经经历过十个换季,但肖林心还是悬着,“要考虑周全,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也在同一天,营业部开始保障客转货班机。这是3月26日民航局颁布“一司一国一线一周一班”政策后,法兰克福营业部执行的第一班客转货保障。一早,肖林就看天气预报,显示雨加雪。转战货运航班,意味着肖林带领的客运保障团队的工作地点从楼内转到楼外。“我特意多穿了衣服,可在机坪上四五个小时,还是冻透了。”虽然辛苦,但他却颇感欣慰。截至4月12日,已经运输了650吨左右的物资。从国内疫情开始暴发到欧洲疫情肆虐下的客转货航班的保障,营业部员工每天都在超负荷的工作。“我们这个团队在危险关头站得住,守得住,非常不容易。国航每天两班客转货航班仍按时起飞,无论疫情多么严重,我们的航班都在运行。”

守候更好的明天

按照国航规定,驻外的员工每年可以休假6次,但肖林2019年就回家了两次,很多时候,假期没休满,就急匆匆赶回工作岗位。他感慨道,“法兰克福航线50%以上都是中转旅客,保障环节多,而且重要团组保障也是最密集的,不容闪失。同事们为工作付出很多,但大家很自豪。这次也一样,我和我的同事会坚守到更好的明天。”

在法兰克福,肖林基本上是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肖林说,等疫情结束了,最想回家看看。他的父母已届94岁高龄了,身体不太好,母亲刚刚做了一个手术,“我母亲住院、出院都是家里人和保姆来照顾,我没尽到心。”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哽咽了,“疫情期间,也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表达下对爱人和孩子的关心,对她们亏欠太多。”

肖林说,最喜欢一句话:人生最完美的状态是生活有滋有味,工作有声有色,做人有情有义。他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

国航巴黎航站站长王民权:

逆行在空城巴黎

“巴黎若不动人,人间再无浪漫。”在国航巴黎站站长王民权的印象中,这是对巴黎最极致的赞美。然而,当病毒弥漫全球,巴黎也不能幸免,自3月17日执行戒严令后,浪漫之都也陷入了陌生的空寂中。

感动和无奈

时间退回到两个月前,国内疫情暴发,各个航站都在火速运输防疫物资。当时,外航纷纷停飞前往中国的航班,国航巴黎至中国的航班成为连接欧洲和中国不多的空中桥梁,大量华人华侨从意大利、卢森堡、阿尔及利亚、卢旺达等国家运送捐赠物资到巴黎,再转运国内。王民权的同事、货运经理杜国红的电话和微信几乎没有断过——不分昼夜。

身为航站经理,王民权在柜台也感受到了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一次,一位华侨来送朋友,托朋友带两大箱口罩回国。这位华侨还随身携带一个大塑料袋,里面装满了一次性口罩。他一一询问正在候机的同胞是否需要,他可以提供。此时,国内疫情严重,口罩断货,落地时没有口罩很危险。这位旅客的细心和善良让旁观的王民权非常感动。

让王民权倍感温暖的还有巴黎航站的同事们。疫情严峻,每周往返巴黎的航班由18个、15个、10个最终减至5个。但没有人因为航班减少而懈怠,依然如往常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大家都表示跟公司共度难关。”

不过,王民权也遭遇了欧美经理们的共同难题:戴口罩。一张当地区政府发放的疫情防控指南中对口罩的描述是:“生病后戴口罩”。王民权苦口婆心,亲身示范,他是戴高乐机场第一个佩戴口罩的工作人员。

2月28日,法国确诊新冠肺炎85例,其中,戴高乐机场一名高管确诊。山雨欲来风满楼。王民权说:“陆陆续续的,到2月底,当地员工基本都戴上了口罩。”

中草药和防护服

进入三月,防境外疫情输入成为国内战疫的重中之重,国门成为前线,海外航站便成为“前线中的前线”。对于王民权来说,虽然每周仅有5个航班,却比18个航班时更忙更累:每天要吃透各种新规定,航班上每位旅客的信息,包括体温检查、健康申报表、是否来自疫情重灾区等等,都必须一丝不苟地做好数据统计并及时提交到目的站。原来航班出港后15分钟完成的工作,现在至少需要1.5小时。“一个人在国外,怕闲不怕忙,但对病毒是真怕啊。”王民权有点自嘲地说。

三月上旬的一天,王民权接到通知,不久前一个航班上的某位旅客已经确诊。“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滞了。”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仔细回忆了与这位旅客接触的所有细节:他接过她的护照,简单交流过;他们保持了一米距离,都戴了口罩,他还戴了手套;他当天也换洗了所有衣物。虽然断定自己没有被感染的可能,他还是尽量与所有人保持安全距离,同时也坚持每天监测体温,“以防万一总不会错”。

爱人是护士,王民权比一般人更懂病毒也就格外谨慎,但法籍同事们一开始都是满不在乎。疫情以来,航站主管、法籍华人Viviane一直冲在一线,与王民权并肩作战,接送每一个航班。一开始,她也是法国人的潇洒态度,认为只是普通流感,对戴口罩的建议一笑了之。后来,看到意大利疫情蔓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她害怕了,迅速行动起来,请中国亲友寄来中草药,并送给王民权一包,大家一起开始“每天良药苦口”的日子。王民权开玩笑说:“喝了中药,仿佛穿上了防弹衣,底气十足。”

3月16日,是法国战疫的分水岭,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法国“正处于疫情战争中”,将从第二天开始至少持续15天限制出门,只有四种情况下可以携带证明出行:工作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医疗需要、锻炼身体或遛狗。当天,军队开进巴黎。前一天,地铁里人头攒动,咖啡馆、餐厅中的人们谈笑风生,戴口罩的人并不多的巴黎魔幻般“变脸”,所有非必须公众场所关门,大街小巷几乎空无一人。警察走上街头,检查出门条,并驱散少有的聚集人。

法国民众陷入短暂恐慌,超市出现抢购,有的货架甚至看不出原来摆放的是什么,当地航站代理出现了不愿上班的情况,个别内派员工也开始焦虑。“在这个时候,营业部党支部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大家不忘职责,坚守岗位。”巴黎营业部总经理王凡说。“王民权也是其中一位模范。”

也是在3月16日,航班起飞前3个半小时,王民权团队开始穿上防护服前往柜台,航班起飞后才能脱下来。这期间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而自3月23日起,国内机场分流,为保证机舱环境安全、守好国门,对旅客的健康检查和信息填报更加严格、详细,航班延误在所难免,王民权团队的防护服一穿至少4个小时,特殊情况要6个小时以上,每次都唇干舌燥、嗓子难受。

空荡的机场和不凡的春天

紧急事件总是接踵而至,又一个通知紧随而来。受疫情影响,自4月1日始,戴高乐机场暂停使用T1航站楼,国航巴黎航站需转场到T2航站楼。同时,法国第二大机场、巴黎奥利机场关闭。忙乱了几天之后,王民权团队终于在临时办公室里安顿下来,特殊时期一切因陋就简。他们经常需要在相距半小时车程的新旧办公室间往返,取需用的物品。而机坪上,一排排的飞机停靠着,这是从未有过的景象。“新加坡、全日空、韩亚、阿联酋、土耳其、泰航……太多航空公司都停航了 。” 王民权说。

4月1日,是王民权忙碌的一天。清晨,他检查好工作证明和出门路条,戴好口罩,从租住的小区出发驶往机场。小区里每天能看到巡逻的警察,检查行人是否携带出门条,但并不检查口罩——口罩被官方宣布为国家战略物资,优先保障医生使用,药店早就断货。车程十几分钟,他只看见不到十辆车在行驶。

又是忙碌的一天,本周内的唯一一架国航客机着陆,抵达旅客仅有5位,回程却有172位,他和同事们穿上防护服,忙着进行旅客健康检查,办理登记手续,做好数据信息统计,尽最大努力,为祖国守好这道门。

客机减少了,货机在陆续增加。各航空公司均使用客机载货补贴亏损。这天,他和货运同事接来一架货机,货舱里面装满了防疫物资。

王民权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所以,华人华侨尤其是大量留学生着急回家。他原定正月初四探亲,至今也没实现。现在,他必须坚守岗位。“职责所系,没什么可说的。”一人身在重疫区,家人很担心,电话里,爱人不停叮嘱的是防疫知识,妈妈反复说的是好好吃饭多喝水多锻炼,“全家唯一嘴上不说担心的是我爸,他是老党员,教育我一定要冲在前面”。

王民权说,自己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没有营业部未雨绸缪,与领事馆、教育处做好沟通,通过官方平台将旅客分流等信息发布出来,如果没有销售部提前与总部沟通,做好旅客的解释工作,航站一个部门肯定做不到现在这么好。”在生活上,大家同样互相扶持,为了减少去超市的频率,每个人去超市的时候,总会问一下别人,是不是需要带东西。

“‘疫情没有国界,守望相助才是应有姿态。’这句话说得特别好。不管在哪里,能工作的就认真坚守,不能工作的就好好隔离,病毒最怕人们团结,我们一定能赢!”王民权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wangbe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