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月2日,随着机号为B-209F,B-209G两架崭新的飞机顺利降落,东航通过海关异地监管的模式,实现了进口飞机入境通关流程的改变。1月8日,还有两架飞机通过这种模式实现引进。一周之内,四架新飞机顺利抵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记录东航飞机通关保障模式的新变化。
“读”把政策的精髓找出来
2019年底,海关出台了《关于综合保税区保税货物租赁业务异地监管事宜的通知》,这则《通知》引起了东方航空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进出口公司”)的关注。什么政策,会如此重要?原来,是关于航企非常重要的飞机引进过程中,综合保税区海关根据实际物流,可以委托租赁货物所在地海关或进出境口岸海关对租赁货物异地监管。简单来说,就是原先SPV模式(特殊目的公司作为出租人向承租人租赁单架或多架飞机用以营运的模式)下进口的飞机必须要经停SPV注册所在地,再通关放行飞抵达目的地。新政策的出台使飞机可以直接飞抵目的地,无需经停中转港。

为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公司营运效率,东航进出口公司敏锐地感觉到模式创新的可行性,看到了降本增效的可能性。《通知》中对于政策是给出了“选择项”,如何将政策中“可以”,灵活、快速地运用在东航的飞机通关实践中,变成“实现”,需要在通关流程的细节上主动尝试突破。
“跑”出来的第一人
转眼间已是年末岁初,由于飞机的引进历来是各大航企机队发展的必要的环节,更多地是按照通行的规定来落实,所以新政策的落地需要企业敢于业务模式创新的勇气和专化发展的基础。
恰逢一月份东航旗下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航”)从西雅图交付中心以租赁贸易方式引进4架B737-800飞机,东航进出口公司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要求下属专业从事飞机报关业务的企业,上海东航报关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报关公司”)主动尝试新的飞机通关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和客户体验。


此时已是2019年的12月25日了,距离第一批飞机抵达还有4个工作日,牵涉到跨年,无法提前申报,海关HS的修改,系统的维护调试。按照标准流程,机电证的办理需要10个工作日。并且,此次中联航引进飞机的着陆点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那里刚刚组建大兴机场海关,对于新生业务的熟悉程度未知。这一切的一切只有“跑”起来才能找到答案。
“赶”字当先,落实“两个第一”
急客户之所急,12月25日下午,报关公司项目负责人直奔一千多公里外的北京商务部,通过沟通协调,最终缩短了机电证办证流程,仅用了3天时间就办理完成。12月28日,马不停蹄赶回上海,准备具体资料。12月29日,再次奔赴北京,直奔中联航办公处,凭着多年从事飞机报关的经验,先行审核单证,确保单证无误后,带着资料直接前往大兴机场海关。第一次运用新政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大家都是摸着石子过河,大兴机场海关也积极地帮助我们一起探索研究。于是报关公司又成为了上海自贸区海关、大兴机场海关以及北京首都机场海关沟通的桥梁。最终经过多方努力,2020年1月2日下午13点30分,两架全新的B737-800飞机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我们成功了!事后了解到,我们完成了“两个第一”。第一次在新建成的大兴机场海关完成异地监管报关,也是东航第一次通过异地监管模式从海外直飞目的地。
“诚”字在心间,服务提升不停步
通过东航进出口公司上下一心的的共同努力,第一批四架飞机按照异地监管模式办理进口通关手续,不再需要经停上海自贸区,可从美国西雅图波音交付中心直飞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据企业测算,按该模式租赁飞机,每架可以帮助企业节约航油费、过站起降费、地面保障费和航材损耗费等直接成本近20万元;极大地优化机组人员配置,避免飞机延迟投入运营造成间接损失约50万元。
东航进出口公司一直将竭诚为客户服务作为发展的宗旨,下属的报关公司,近年来积极适应海关政策调整变化,努力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在提升服务的路上一直奔跑。(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庞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