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评论:为旅客撑起健康保护伞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9-11-20 15:33:00

 

日前,深圳机场在航站楼内新增了4台自助售药机,实行全天候运营,能为旅客提供50余款常用药品。自助售药机24小时处于恒温状态,当药品临近过期时,后台系统会自动通知维护人员及时处理,有效保证药品质量。今后,旅客在深圳机场购买非处方药将更加便利。

机场每天人来人往,要让旅客既走得了,又走得平安顺畅,医疗服务不可或缺。但是,机场一般距离大型医院较远,旅客在航站楼内一旦发生意外,难以快速送往市区。如何在不改变现有区位条件的情况下,为旅客多撑几把健康的保护伞,考验着机场医疗救护部门的智慧。

医学界有一条“黄金四分钟”法则,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民航局曾组织修订了《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设备配备》,根据机场吞吐量、机型等明确不同等级机场应急救护设施设备的配备标准,要求大型机场配备监护除颤设备,较小规模机场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近年来,民用机场尤其是大型机场在公共场所配备的AED设备逐渐增多,是对真情服务理念的有力践行,体现了机场对旅客生命和健康安全的重视。其实,除了增加AED设备外,机场在增强医疗救护能力方面还有很多手段可以采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硬件上来说,机场需要配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器械、药品、救护物资、通信设备、车辆等,确保在发生人员伤亡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提供及时的救助服务,也方便旅客在头疼脑热时求助有门,对症下药。例如,机场可以在候机楼内开设药店,为旅客提供航空旅行医学咨询、危急诊抢救外送、担架旅客场内摆渡等服务,为因疾病取消航班的旅客开具相关证明、办好退票手续,做到急旅客之所急。此次深圳机场除了新增自助售药机外,还安排医护人员在旅客密集处停留候诊,携带急救设备、常用药品等,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旅客。这些做法值得学习。

从软件上来说,为旅客普及急救知识、让机场员工掌握急救技能,同样是完善整个机场急救体系的重要一环。以AED设备为例,配备充足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救命神器”被及时使用和正确使用,这离不开对机场员工进行培训。2013年成立的民用机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每年组织开展行业内外的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截至今年5月,已累计培训70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旅客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购票前详细了解航空公司的相关规定,以免影响正常出行。

服务旅客平安顺利出行,对机场而言是考验也是责任。想方设法为出行旅客的生命与健康撑起安全保护伞,是打造平安机场的应有之义。(《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徐仲超)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