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云南公司飞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民航业不断发展壮大。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改革开放为中国民航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使我国民航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航空运输企业的一员,始终伴随着中国民航改革开放的脚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经历了企业化运作、股份制改造、市场化探索、战略转型等不同发展阶段,发展规模持续壮大,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高。今天的东航云南有限公司,机队规模已达到82架,员工6000多人,年旅客运输量1348万人次,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总资产超过200亿元,已经从一个地方性航空公司成长为枢纽网络型的航空公司。东航云南有限公司是东航服务国家战略的承接点,是东航服务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落脚点,是东航“打造世界一流、建设幸福东航”的重要力量。
东航云南有限公司改革发展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顺应国家对民航实行政企分开、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的改革开放思路,秉持“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航空人提出了成立云南地方航空公司的设想,并为之付出艰苦努力。1992年7月28日,历经坎坷曲折,凝聚几代云南航空人心血的云南航空公司(民航云南省局)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迎着市场经济发展大潮横穿出世,扎根于红土高原,整装待发。
1992-2001年期间,云南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家引进波音737-300型飞机的航空公司,在四位一体(省局、机场、公司、空管)的运行体制下不断扩充机队规模,完善航线网络结构,运输生产各项指标快速提升,年均增幅均大大高于全国民航年均增长水平。在1996年丽江地震救援、1999年世博保障等重大任务中勇当先锋,作出积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2001年,随着民航市场开放的大趋势,云南航空四位一体的体制已不适应航空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培育和开拓市场,云南民航体制改革分立,实现政企分开。2001年11月28日,崭新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新云航诞生。
2002年,按照国家航空企业改革重组战略的要求,原云南航空公司与中国东方航空联合重组,成为其下属的航空运输企业----中国东方航空集团云南公司。
2005年6月,东航集团深化体制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实施主辅业剥离,主业资产全部注入东航股份公司,公司更名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2010年7月,按照东航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服务于云南乃至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省政府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出资65%和35%的股份,成立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东航云南有限公司于2011年7月正式颁证运行。
2012年6月,东航云南有限公司顺利转场长水机场运营至今。
改革开放 助力东航云南有限公司腾飞发展
成立近30年来,借助改革开放之力,公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实现量的速变,质的飞跃。1992年至2018年,公司机队规模增长13倍、年增速10.4%,生产指标增长7-22倍、年增速8%-13%,经营指标2001-2017年间增长2.3-20倍、年增速5.3%-21%,航线条数增长5.3倍、年增7%,27年间新开航线近500条,其中国际线66条。
公司将立足云南,依托西南,构筑和完善以昆明为中心,覆盖各省会城市、大中旅游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通达欧洲、北美、澳洲、非洲的立体航线网络。公司持续完善航线网络,构建三个全覆盖、三个中转网、四个层面的立体航线网络。中转能力不断加强,通程航班业务已覆盖7个国际站点转50个国内站点。
国际化能力也大幅提升,东盟10国已通航8国,南亚7国已通航5国。中远程航线以及洲际航线陆续开通(迪拜、巴黎、温哥华、旧金山及悉尼)。
持续深化改革,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现阶段,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关键人力资源紧缺、运行管理能力不足、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的困难,公司一如继往,持续深化改革,积聚资源和力量,积极应对风险挑战。
提升公司市场定位,构建昆明枢纽网络、打造昆明枢纽门户机场,让公司成为在西南地区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航空运输市场最具竞争能力,向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和较好美誉度的枢纽网络型航空公司转型。
持续提升公司综合管理能力,实行公司战略思维由传统思维向互联网思维、生产经营思维向客户经营思维、各自为战思维向无边界高效协同思维的转变,东航云南有限公司将把握“一带一路”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把握昆明国际枢纽发展机遇,把握“一轴两翼”建设机遇,牢牢把握市场掌控力,努力打造成西南民航事业发展的“国家队”,打造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的航空枢纽中心的“主力军”,并且成为东航治理和东航内部制度改革的“领先者”。(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