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近日,9名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戈英屯的小朋友,乘坐南航CZ6221航班赴厦门参加由某爱心企业举办的夏令营活动。从办理值机手续到空中飞行,南航精心准备和安排,就是为了能给第一次出远门的孩子们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从村里去乘坐飞机
这一路走了10个小时
蓝高苏,来自瑶族戈英屯,是家里的老大。由于家住在戈英屯的山沟里头,他和弟弟、妹妹需要提前1天到达同学蓝志豪家,以便第二天搭乘航班。这次戈英屯有3个家庭共计9名孩子参加在厦门举办的夏令营,他们将一起出发前往南宁搭乘航班。得知能去参加夏令营,孩子们都兴奋得睡不着觉。

早上6时30分,一行人出发了。孩子们首先要步行2个多小时至县道上搭乘汽车去大化县城,然后再转乘班车前往南宁。16时30分,历经奔波的一行人抵达南宁。10个小时的路程,却难以掩饰孩子们的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笔直的大道,高耸的楼房,车水马龙,在孩子们眼里都很新奇。

戈英屯,是板升乡弄立村的一个村民小组,生活着25户、百余口瑶族村民。因其地处群山之间,多年来公路无法修到这里,被称为“天坑村”。由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除学习之外,孩子们还要耕地、干农活、照顾老人。
“我知道了,那是9减12”
第二天早上6时15分,南航广西分公司地面服务保障部员工苏冬妮便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等待孩子们的到来。自得知将有一群从大山深处来的孩子要搭乘南航的航班时,她的心情就很激动。6时40分,孩子们抵达,地服人员向孩子们简短地介绍了乘机手续的办理、乘机注意事项,孩子们便拿着自己的户口本,一个个排着队办理值机手续。这是苏冬妮特意安排的,“我想让他们自己体验一下坐飞机的各个流程”。蓝粤鑫小朋友反复看着自己手中的登机牌:航班号、登机口、序号/舱位……她都不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通过安检后,孩子们纷纷跑到窗前,“那个是飞机吗?好大啊”,透过窗户他们第一次看见飞机。地服人员带领着他们往登机口方向走。蓝粤鑫指着“09—12”的登机口方向指示牌说道:“我知道了,那个是9减12。”一句童真,引人大笑。休息室里,苏冬妮将一包包小袋子分发给孩子们,里面装有牛奶、鸡蛋、汉堡等早餐,以及饼干、糖果等零食。苏冬妮说:“孩子们都很瘦,我想让他们多吃一些。”
万米高空 充满温情和祝福
8时35分,航班缓缓推出,蓝高苏的脸上泛起了微红。第一次坐飞机,他的心情有点紧张,又忍不住四处打量。因为能在高空飞行,这是他以前只能仰望而无法触碰的梦想。他不希望错过在飞机上的每一刻。8时52分,飞机腾空而起。
在飞行平稳后,乘务长陈丹丹进行客舱广播,向所有旅客介绍孩子们的情况,并号召大家给孩子们加油鼓掌。为了缓解孩子们紧张的心情,乘务组拿出纸笔,鼓励孩子们画画或是写下自己的心愿,随后一同开展的知识竞答,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蓝天,爱上飞行。
飞机准备下降前,蓝高苏作为孩子们的代表,站在过道上带领其他孩子一同唱起《感恩的心》。蓝高苏眼中泛着泪光,随着音乐唱出歌词,或许是承载了太多东西,蓝高苏在演唱过程中痛哭起来,久久不能平静。有的孩子在纸上写道:“感谢各位叔叔阿姨对我们的关心和关爱。”寥寥数语,情真意切,感动了全航班旅客和机组人员的心。

10时28分,飞机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孩子们戴着印有南航标志的帽子,带着这个航班所有旅客和机组人员的祝福和鼓励,将在距离自己的家乡1400多公里的地方,收获新的经历和希望。
参观科技馆 张开梦想的翅膀
夏令营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乘坐CZ6222航班返回南宁。让孩子们惊喜的是,一落地,便看到了在舱门口等候多时的地服的哥哥姐姐。苏冬妮说:“那天给孩子们送行,在场的每一位同事都很感动,大家还想为这些孩子再做些什么。”地服部休息的员工自发开了6辆车,他们要带这些孩子去一趟广西科技馆,给他们的暑假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科技馆一层是科学展示区,二层是体验游乐区,还有特别的球幕电影。孩子们了解机械操作,探索光学领域,成为“小小太空人”,第一次躺着观看球幕下的高清影片。每一个角落、每一样实物,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去聆听讲解,去伸手触摸。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希望这些美好记忆和体验能给他们力量。纵使道路艰难,也能砥砺前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子超 通讯员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