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新技术的发展,空中Wi-Fi的普及让旅客在万米高空中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体验聊天社交、视频通话、购物支付,真正实现空地互连。
对旅客而言,利用无线网络,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样畅享网络,使旅程不枯燥。对航空公司来说,提供机上互联服务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提供这一特色服务本身就大大提高了航空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使旅客拥有方便、快捷、多元的出行体验。而利用人工智能,集成旅客关系系统设计出的智能应用,在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能带来更多的收益。

当前,航空公司正通过与内容提供商或者合作伙伴共同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增加辅助收入。例如,捷蓝航空与亚马逊正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亚马逊允许捷蓝航空客户访问亚马逊网站,可以使用流媒体、听音乐和购物等。
与此同时,机上互联服务的普及也使飞行数据有了更多“用武之地”,可以给航空公司带来运营效率和飞行安全方面的收益。新一代飞机的一个极其突出的特征是,其机载设备可收集和传输系统、各类零部件产生的海量数据。霍尼韦尔公司的技术专家告诉记者,机上Wi-Fi对保障飞行安全和提高运营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高速网络启用后,飞行员在驾驶舱里就可以实时获取气象信息,前面的飞机雷达在探测到特殊天气后可实时将信息共享给经过同一区域的飞机,以便飞行员能及时作出绕飞决策。同时,实时传输的飞行数据能够帮助MRO企业提前制订维修计划或将非计划维修转化为计划维修等。
如今,无线互联已成为航空界的一个重要趋势,大多数航空公司都开展了机上互联业务或正在筹备中。去年8月发布的《2018年CADAS航空市场趋势报告》显示,全球已有82家航空公司提供机上Wi-Fi服务,较2017年增长17%。然而,就整体情况看,目前具备该功能的飞机数量仍然有限,且航班覆盖面小、网络速度较慢,使机上互联的优势未充分发挥出来。
在此前召开的第8届航空客舱信息技术大会上,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民航运输机队规模达到3615架,可上网飞机仅有130多架,且多为双通道宽体机。在通常情况下,航空公司在购买宽体机时会为其选择机上互联系统,但在购买窄体机时则不然。在以总量近3000架窄体机为绝对主力的中国民航,仅宽体机安装空中Wi-Fi设备,远不能满足各方需求。
为此,业内专家指出,未来几年,航空互联改装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之一。而今后一段时间机上互联系统提供商的一大工作是为现役飞机加改装系统,而不是在新飞机上安装系统。专业公司预测,到2019年底,大约40%的民航飞机将完成机上互联改装;到2026年,将有2.6万架飞机完成机上互联改装。
当前,我国国内维修单位也在着力开拓这一领域,积极开展机上无线娱乐系统加改装业务。据悉,机上互联设备的改装有时是单独进行的,有时与定检同时进行,耗时3天到14天不等,成熟的MRO企业一般用时4天~6天。
东航技术公司机务人员介绍,早在2011年,东航就开始探索空地互联。2014年7月,东航机务人员改装的第一架可提供空地互联服务的空客A330飞机完成中国民航史上首次空地互联商业测试飞行。2015年11月,东航与中国电信合作,成为中国民航首家将机上Wi-Fi投入商业运营的航空公司。目前,东航技术公司通过对飞机进行改装和线装,使宽体机队百余架飞机实现了空地互联全覆盖。
这一趋势也成为MRO企业新的收入来源。有报道指出,汉莎技术公司的这项业务年增长率为6%~15%,未来5年每年要为1100架~1400架飞机提供机上互联改装服务,这还不包括机上互联设备的后续升级业务。面对广阔的发展蓝海,国内维修企业将抢抓机遇,谋求更大发展。(《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芳)
实践案例
Ameco杭州分公司首次无线娱乐系统改装完成
近日,随着一架空客A320飞机电气测试与Wi-Fi系统功能测试全部顺利通过,Ameco杭州分公司首次机上无线娱乐系统改装工作顺利完成,进一步助推了国航机上网络建设。
本次安装的Wi-Fi设备是新一代产品,使用的技术更加先进,服务器配置更佳,存储容量更大,支持访问的用户更多,能够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无线局域网服务,用户使用体验更佳。改装后,当飞机处于巡航阶段时,客舱中的旅客只要找到名为“AIR CHINA”的热点,就能通过便携式电子设备接入客舱无线局域网,获得音视频点播、互动游戏、电子书阅读等服务。
此次改装工作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和复杂性,线路改装涉及客舱、电子舱、货舱等多个区域,施工人员也涉及多个工种。为了确保此次改装工作顺利完成,Ameco杭州分公司、成都富凯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与Ameco北京基地OBV三方联手,前期从人员培训、耗材和工具准备、改装协调等各方面进行了精心筹划,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安排合理,分工明确。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从准备到具体实施,一步步扎实推进,最终按期顺利完成改装工作。
按计划,今年Ameco杭州分公司将对8架飞机进行无线娱乐系统改装,其中3架将在杭州完成。Ameco杭州分公司将继续按照公司整体工作部署,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改装步伐,积极推进机上网络建设,使更多的旅客能够尽早享受到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机上无线网络服务。(杨栋 李阳雪 杨燕萍)
技术解读
空中上网如何实现
早在2005年,空客公司就借助“全球星”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空中上网。不过当时受技术限制,这种无线局域网并不能大规模商用,最多只能算空中局域网。
飞机上的无线局域网离真正的互联网仅一步之遥。就目前来说,所有的空地宽带通信技术方案基本上都是在客舱内设置天线、无线接入点、GSM基站及服务器等相关设备。旅客通过便捷式电子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访问客舱服务器即形成无线局域网,或通过外部天线形成空地间的连接,实现空地宽带通信。
客舱局域网的架构基本相同,空地宽带通信以传播媒介的不同分为基于陆基电台和基于卫星两类。基于陆基电台的地空通信ATG(AirTo Ground)方案,主要采用宏蜂窝网络结构,沿飞行航路设地面基站,向在不同高度层飞行的飞机提供宽带无线数据传输服务。
基于卫星主要是通过赤道静止轨道卫星的L波段和Ku波段进行数据通信。飞机通过顶部的信号发射装置将信息发射至卫星,然后卫星接收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地面上的基站。最后,地面上的基站将信号传回飞机。如此一来,飞机上的局域网就成为互联网了。当前,国内航空公司普遍采用的是Ku波段,但其带宽相对有限。考虑到未来全舱旅客的Wi-Fi接入需求,应用Ka波段等更先进的技术正成为新的趋势。 (方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