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新舟”700飞机通过详细设计评审 力争年底前实现首飞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9-03-01 15:23:00

 

中国民航网讯:2月27-28日,“新舟”700飞机项目详细设计阶段工作通过专家评审。自此项目研制工作将全面转入生产试制与验证阶段。首架机将于2019年9月总装下线,并开展首飞准备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实现首飞目标。

2月27-28日,来自行业内外的62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由听取了“新舟”700飞机项目详细设计阶段全面研制工作、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和质量适航等总结报告,并分为总体、结构强度与制造工艺、电子电气、机械系统、技术基础与客服、综合管理等6个组分别对项目的总体、气动、制造、市场、标材等25个专业方向的阶段工作进行了详细审查和质询。经专家组讨论评议一致认为“新舟”700飞机项目研制工作严格按照民机研制程序和适航规章要求,完成了详细设计阶段的各项任务,达到预期阶段目标,同意“新舟”700飞机项目详细设计阶段工作通过评审,自此项目研制工作将全面转入生产试制与验证阶段。

“新舟”700飞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新一代70座级涡桨支线飞机,是国家民用飞机“两干两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详细设计评审,是“新舟”700项目研制的一个重要阶段里程碑,这也标志着“新舟”700项目自2013年12月立项以来,已顺利完成需求与概念论证、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全部工作,项目由此全面转入生产试制与验证阶段,距离首飞目标更近了一步。

2018年底,“新舟”700飞机机头、前机身、货舱门等已陆续展开组件装配工作,机翼已开始部件总装工作。“新舟”700项目各参研单位2019年将围绕“试制”和“试验”两条主线开展工作。根据航空工业在2019年初“新舟”700项目年度工作会上确定的研制计划,机体结构供应商将于3月起陆续开始大部件交付,首架机将于2019年9月总装下线,并开展首飞准备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实现首飞目标。

集智全球,合力打造“为未来飞行”

“新舟”700飞机研制工作秉承“全球合作,高端集成”的思路,由全国各地的一大批航空企业参与研制,并与世界航空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新舟”700飞机引进了PW150C发动机,以及Proline Fusion综合航电系统,首次在涡桨支线飞机上采用了电传操纵系统,其驾驶舱设计于2016年荣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飞机最大速度可达637千米/时,高效的气动设计和最新的动力系统,可实现速度和经济性的完美平衡。单发升限5400米,起飞场长1300米,非常适合高温、高原、短跑道机场和翻山越岭复杂航线等运营环境。

“新舟”700飞机按照最新的CCAR25标准设计,满足FAA和EASA的相关标准,特别配备的风切变雷达、平视显示仪、ACARS数据链系统以及电传操纵系统也将显著提升其安全性。“新舟”700飞机在同级别飞机中拥有最宽敞舒适的客舱,CO2和NOX排放优于CCAR/FAR34标准要求,外部噪音优于CCAR/FAR36标准要求。

潜心攻关,各研制主线“并行推进”

“新舟”700项目自获得国家正式立项以来,开展了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开拓、结构及系统供应商选择、飞机初步设计等工作。2015年,“新舟”700飞机市场销售工作启动,目前已与11家客户签订了285架意向订单。2017年,项目研制通过初步设计评审,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近两年来,项目研制团队按照民机研制程序和适航规章要求,完成详细数模发放、系统工作包关键设计评审;标材规范、工艺规范陆续完成验证获得适航批准;完成大部分供应商合同谈判和签署;规划的研发试验顺利完成,符合性验证试验相继启动,系统试验台架完成建设,部分完成安装调试。

与此同时,试飞及客户服务准备工作同步开展。目前试飞团队已完成试飞总方案、试飞工作规划及试飞大纲编制,完成首架机测试改装数模发放,并顺利通过适航审查;启动技术出版物编制,D级模拟器研制准备。这些都为“新舟”700飞机总装下线、开展试飞验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略合作,致力于建设“航空强国”

2018年11月6日,航空工业西飞民机与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华夏航空突出的运营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共同推动实现100架“新舟”700飞机的购买和托管,并积极开拓市场,开展示范运营。

华夏航空与航空工业西飞民机以“新舟”700项目作为切入点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将实现国产民机产业上下游的无缝对接与优势互补。双方致力于推动“新舟”700飞机的批量交付和商业成功,完善中国民用航空产业体系和“干支通”航空网络,落实国家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中国产品、推广中国标准,为全球民众的出行需求贡献中国方案。

未来,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以开放共赢的态度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服务支持以及系统解决方案。将集合多方优势资源及多年来累积的经验,进一步开发、探索多种特色支线与通航运营模式,努力促进国产民机的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出行需求的同时,追求各方合作共赢,为建设“航空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