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南航机务系统实现B787飞机APU亚洲首修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9-01-10 14:11:00

2019年完成B787飞机APU亚洲首修.jpg

2019年完成B787飞机APU亚洲首修

新年伊始,南航机务工程部沈阳飞机维修基地迎来新突破。1月9日,他们成功完成首台B787/APS5000型APU翻修,成为继欧洲三家维修厂之后,全球第四家具备该型APU维修能力的OEM授权维修厂。同时,这也是沈阳飞机维修基地(以下简称沈维)开展APU修理项目以来,完成的第1000台APU深度修理工作,巩固了南航APU修理综合实力国内第一,亚洲领先的荣耀地位。

2019年PWC公司四种型号APU授权修理厂授牌

2019年PWC公司赠与南航千台APU出厂纪念牌

APU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为飞机提供电源和气源,其转速高,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修理费用昂贵。建立APU深度修理能力,是航空维修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表征。为创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际化航空维修企业,沈维于2008年成立APU修理车间,正式开展APU修理项目的技术攻关和维修工作。

2018年APU年修理量突破200台.jpg

2018年APU年修理量突破200台

经过10年积累与探索,沈维APU年修理量从30台次发展到超200台次,产能翻了6.6倍,逐步建立起包括国产ARJ21飞机APU在内的6种型号APU的深修能力,成为4种型号APU原厂商亚太区唯一授权修理厂,APU可维修型号数量居全国之首。沈维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可同时修理世界两大生产商(PWC和HONEYWELL)APU的航空维修企业。

10年间,他们相继获取CAAC、FAA、EASA修理资质,以“信赖源于真诚”的理念承接国内外三方客户业务,将客户群扩大至近20家公司。此次,B787型飞机APU的亚洲首修,更使沈维APU维修项目向更广阔的市场延伸。

2015年完成APS2300型APU首修.jpg

2015年完成APS2300型APU首修

走持续创新之路 驱动产能提升

沈维APU项目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当走近APU修理团队时,你会发现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4岁的员工队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敢为天下先,是团队一直秉承的发展理念。他们认为,唯有将创新融入发展规划中去,通过持续不断进行管理及作业方式的系统化更新,才能保持长久竞争优势。他们从创新管理入手,探索提高产能的新模式、新理念和新方法,引进互联网思维,运用大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实现APU修理的提质增效。

2012年APU修理团队获全国民航红旗示范班组称号.jpg

2012年APU修理团队获全国民航红旗示范班组称号

十年间,随着APU送修量与日俱增,他们一直寻求适合产能提升的新管理模式,以保持生产效率稳步增长。通过生产过程的精益化改进,开发出价值流工序和全面生产维护等先进管理工具,建成全工序流水线平衡生产作业方式,不断细化分工,将原始的单工段负责修理全程,过渡到按工序分工的量产模式,生产效率、质量控制、人员技能专业化程度、生产柔性等均得到大幅改进。南航APS理论的提出,更是为他们指明创新方向。通过应用APS理论,他们编写了《APU修理APS作业指南》,明确各型APU的各级别修理生产准备需求、施工程序和工作标准,保证APU维修生产线的井然有序,修理周期和质量得到保障。

他们基于可靠性分析,开创APU故障诊断和成本控制系统,借助各部件不同阶段寿命周期数据,通过可靠性评估及分析,找出部件设计缺陷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方案,提高APU的质量与可靠度。系统通过软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机队整体APU失效概率和某时间段单台APU的可靠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建立维护模型,协助工程技术人员有计划安排APU更换,提前准备航材、设备,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增加维修效率。

2010年PWC公司APS3200型APU授权修理厂授牌.jpg

2010年PWC公司APS3200型APU授权修理厂授牌

走科技攻关之路 引领行业发展

APU修理工艺复杂,涉及多项核心技术。为翻越技术壁垒,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引领行业前行的道路。沈维APU修理团队怀揣梦想,勇毅笃行,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找到一条出路,那就是走科技攻关路线。通过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能力、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显著提高。十年间,他们创造了中国民航业界的数个第一次,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推进中国APU维修技术的进步。

他们突破技术封锁,完成中国民航第一次APU测试台的自主标定。APU测试台的标定技术和方案是核心保密技术,国内试车台均由APU原厂负责标定。在沈维2号车台启用后,为实现自主标定,他们通过学习国际标准,进行全工况复杂条件测试,反复验证、分析测试数据,在没有任何技术支持条件下,完成两种型号APU标定工作。其标定方案获FAA认可,填补了中国民航动力装置试车台标定工作的空白。他们以此为基础,建立包括B787飞机APU在内的6种型号APU的测试能力,并继续开发更多型号APU的修理能力。

2009年完成131-9型APU首修.jpg

2009年完成131-9型APU首修

他们第一次在国内开展APU涡轮部件的修理,通过流程优化、工艺改进和间隙控制技术,大幅提高产品质量,解决热启动涡轮叶尖的刮磨问题,延长APU在翼使用寿命,多台APU修后使用寿命超1万小时,达全球APU修理最高质量。

在全球APU维修领域,他们建立了第一个基于机队历史数据,体现中国地区运营特点的APU构型可靠性模型。实现APU构型可靠性、在翼运行监测和入厂修理等三项数据的资源整合,以此开展APU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用大数据进行机队APU失效预测分析,输出预见性维护方案,提高智能化维修水平的同时,将APU故障于未有形而除之,提升机队整体可靠性,为航空公司节约送修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科技攻关让沈维APU修理项目发展获得成效,而南航工程技术中心的成立更为他们的科技攻关之路铺平坦途,中心依托沈维APU修理基础和前期科研成果,建立了航空器动力装置维修技术与可靠性管理研究室,开展APU可靠性分析及预测、APU试车台标定方案研究、APU燃/滑油测试研发、APU电气部件测试研发、涡轮修理工艺开发、热喷涂修理工艺开发等一系列研究工作。通过产学研结合,打造维修技术创新平台,培养高新科技人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PU维修与可靠性管理技术,推进技术水平与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促进APU维修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APU维修技术上引领行业发展。

2008年成立APU修理车间完成APS3200型APU首修.jpg

2008年成立APU修理车间完成APS3200型APU首修

走真情服务之路 开拓三方市场

通过在航空维修市场中的不断探索,沈维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APU维修服务保障体系,将“信赖源于真诚”的服务理念贯穿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原则,从客户的利益角度出发,全力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东南亚一家航空公司飞机在做退租检时,发现APU内部损伤缺陷超限,不符合和退租方协议要求。这家公司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以现状退租,赔偿高额的APU修理费用,要么在飞机出厂完成前将APU修复。该公司选择了后者,很快发出了送修询价,此时距飞机出厂不到30天时间。他们对这台APU修理提出最深级别修理要求和苛刻的周期、成本要求。包括OEM厂家在内的多家维修单位接到询价,大部分厂家都选择放弃。沈维通过精准评估,确认可承担这项任务,第一时间联系该客户,凭借周期、成本优势赢得合同。维修期间,沈维成立专项保障团队,一改常规的分组生产流程,采用弹性模式,在耗时较多的零件检查和装配环节中,派遣多组人员同时保障,以平衡流水线,缩短整体修理用时。结果,他们仅用19天,就完成APU深度修理,提前交付使用,保证飞机按期退租,赢得客户赞誉。自此,沈维开启了自主承接国际APU修理业务的大门,与这家客户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该客户为表达感激之情,大力向东南亚多家公司推荐沈维APU业务。他们这样评价,“competitive cost and TAT, good service(有竞争力的周期和成本,良好的服务)”。

2006年完成国产ARJ21飞机APS2600型APU全球首修.jpg

2006年完成国产ARJ21飞机APS2600型APU全球首修

一次,一家客户飞机检查发现APU托板螺帽脱落,无法恢复完好状态。当得知客户准备将APU下发返厂的消息后,沈维从客户角度出发,指出增加维修周期将影响客户运营成本,建议将飞机执飞航线调整到沈阳,进行航后检修,由沈维负责执行在位修理。得到认可后,沈维派遣技术人员完成APU在位修理,为客户赢得时间,得到高度赞扬,更加巩固合作关系。

10年里,他们就这样凭借高质量的APU修理、快速的周期保障和真情的服务,逐步建立起值得客户信赖的APU维修品牌,成为越来越多客户的维修首选,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将APU修理业务向更广阔的市场拓展。

未来,沈维APU修理项目将立足南航,打造“生产维修备发统筹、机队工程技术管理、成本控制、附件维修、培训、客户服务和民航工程技术研究”等七个中心。实现更多型号APU维修能力覆盖,具备世界领先修理规模,具有显著成本和周期优势,稳定质量水准,增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打造亚洲最强APU修理中心,为沈阳维修基地实现“东北亚飞机维修中心”的愿景目标,助力保障,奋力前行。(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沈卓)

责任编辑:wanglei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