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朱思平 通讯员曾雨虹 报道:2018年12月31日16时许,随着执行空中游览的B-7308直升机在珠海九洲机场平稳降落,标志着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2018年工作圆满收官:安全飞行1.38万小时,飞行架次1.38万个,客运量达10万人次。
2018年,南航通航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扎实执行民航局26条措施以及南航安全相关文件和安全工作要求、指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的工作要求,立足局方“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的新导向,切实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打造“阳光南航”及推进“三二四五三”战略框架落地等工作的部署,保安全、促生产、推改革、强管理、抓党建,通过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确保了飞行安全、空防安全和地面安全,经营成效超出预期。
南航通航海上油气平台飞行作业分布在广东珠海、湛江及辽宁兴城和海南三亚4个基地,电力巡线作业跨越广东、广西、云南、贵州4个省份。他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克服作业点多、线长、面广、安全形势复杂的困难,确保公司安全形势总体平稳,2018年11月在南航各分子公司的安全考核中名列第三。截止2018年,南航通航已实现连续249个月的安全飞行纪录,斩获“中国直升机运营实力奖”和“通航开拓创新奖”两项大奖。
深化“三基”和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南航通航确保安全运营的根本。他们通过不断提高“三基”建设水平,实现“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常态化和机制化。一是在飞行运行上利用QAR技术进行飞行品质监控,对所发现的非标准动作、有偏离飞行手册和公司SOP 相关规定的情况,通过个别讲评和集体讲评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模拟机的针对性训练,补齐短板,苦练基本功,提高整个机队的操作标准化;二是维修管理上不断创新,除了国内首家、引入国际广泛使用的机务维修管理系统之外,独创了机务维修视讯终端,在直升机维护工作中引入IT技术、无线互联平台、可视化及标准化理念,把纸质检查单可视化,大大提高飞机维护质量;三是运行控制上使用SKYTRAC和北斗系统对飞机进行动态监控,对海上交叉航线每日放行前进行核对检查,把航路冲突的安全关口前移;巡线作业则利用“独创”的作业点航前协作准备单,落实机组、机务、签派和巡检员,“四方一体”式的风险评估工作,把“不安全因素风险”降到最低。
在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上,他们始终结合行业要求和公司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和构建“安全评估体系+安全监察与制度体系”的安全管理体系。一是以“问题、目标”为导向,建立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二是以法定自查为契机,建立完善的监察与制度体系,从“人-机-环”的“三要素”角度强化风险管理,逐渐形成“专业矩阵管理+基地多点管理”的立体安全监管体系;三是注重行业信息共享,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四是严格执行安全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