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厦航:改革先锋再出发 且看白鹭振翅飞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12-26 16:17:00

 

改革先锋再出发 且看白鹭振翅飞

——记厦门航空改革发展历程

2018年12月18日,一个向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致敬的日子。《春天的故事》乐曲声流淌过40年的风雨岁月和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回响在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万人大礼堂中。伴着深情的乐曲声,100名时代开拓者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而在1700多公里外祖国东南那个花园般的鹭岛上,一位76岁的老人正静静地坐在自家的电视机前,看着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表彰人员名单上。

他便是厦门航空事业的开拓者吴荣南。那一刻,他的双眼有些湿润。巨大荣誉属于这位为了厦航的发展而奉献一切的老人,也属于作为“中国航空业发展的缩影”的厦航。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尚轮表示:“厦航正是始终坚定不移地用好用活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始终做民航和国有企业改革开放的坚定探索者、积极践行者、勇于创新者,才成为‘中国航空业发展的缩影’。”

从依靠2架租来的飞机实现首飞的地方航空公司,到拥有210架飞机的国际知名航空集团,厦航的成长历程是一段敢闯敢试、玉汝于成的发展传奇;从32年连续盈利到34年安全飞行,“厦航经验、厦航模式、厦航蓝本”是一本改革创新、精益求精的经营秘诀;从架起两岸间空中桥梁到打造“一带一路”空中门户,再到积极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厦航绘就了一张立足乡土、放眼全球的奋进蓝图。

改革开放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一曲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厦航的故事正是画卷上绚烂的一方景致、赞歌中动人的一串音符。

一段敢闯敢试

玉汝于成的发展传奇

 

2018年11月30日,美国西雅图。一架崭新的波音737 MAX8飞机揭开了面纱,只见那蓝白相间的机身上喷着“2000th BOEING AIR CRAFT for CHINA”这一纪念标识,与尾翼上的白鹭交相辉映。它是波音交付中国民航的第2000架飞机,也是厦门航空的第210架飞机。210、209、208……当这个数字跳到1的时候,时间来到了32年前的1986年11月16日。厦航的第一架飞机自广州转场到厦门,开始以厦门为主基地,由厦航机组执行航班任务,走上了正式的独立运营道路。

 

1986年底,B-2516飞机从广州转场到厦门运行,厦航真正开始独立营运。

从0到1,厦航人经历的是一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过程。

1984年7月25日,厦航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厦航正式成立。在改革的号角声中诞生在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全国第一家综合性地方航空企业的厦航起步就带着创新的基因和“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儿,成为中国民航体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者。厦航突破了当时民航“政企合一、四体合一、航港合一”的体制框架,由民航局与福建省政府合作创办,各占50%股份,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

创业初期,厦航从一穷二白起步。

“厦航的创办是从零开始的。当时地无一寸、房无一间,3家股东的2000万元投资暂未到位,用借来的5000元人民币在银行开户,唯一的交通工具是旧自行车。”吴荣南曾在回忆录里写道,“‘一定要飞起来’的坚定信念像火一样在创业者的胸中燃烧。”

1986年初,时任中国民用航空广州管理局航行处处长的吴荣南走马上任,担任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而他要面对的是巨大的经营难题。

没有资金,就到处借钱;没有飞行员,就到空军请求支援。在尚不具备独立运营条件之时,厦航通过湿租民航上海管理局和民航广州管理局的2架波音737-200飞机,经营自厦门始发的5个航班。

困境没有吓倒厦航的创业者们。他们不等不靠,边组建,边培训,边经营,边发展,开始培训飞行、机务、商务、航材等专业技术及行政管理人员,等待着独立运营的到来。

1986年底,那架编号为B-2516的波音737飞机载着厦航人的希望起飞了。从那时起,厦航员工每天谈论最多的是,我们的飞机回来没有?今天运送了多少旅客?

在创业初期,“竹林深处的指挥部”“乞丐房餐厅”“屋檐下的维修站”这些名词成为厦航第一代创业者的特殊记忆,而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性格、攻坚克难的勇气成为一代代厦航人的传家之宝。

1987年,厦航运送旅客32万人次,实现了首次盈利317万元,这成为连续31年盈利的起点。

从1开始,厦航继续“摸着石头过河”,走上了一条敢闯敢试的发展道路。

1988年,厦航迎来第3架波音飞机;1989年,建起了2万平方米的停机坪和基地办公楼,有了自己的“地盘”;1992年,引进波音757-200,运力大大增加,为进一步完善航线网络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为破解飞行员招聘难题,厦航开始尝试招收优秀理工科大学生,送到国外培训,俗称“大改驾”。

到了1994年,厦航已拥有近10架波音飞机并经营境内外航线50多条,年运送旅客达200万人次,在中国民航算是站稳了脚跟。这一年,厦航再一次做了第一个吃螃蟹者,进行了中国民航历史上第一次改革重组有偿兼并——有偿兼并福建航空公司,使其成为厦航的全资子公司。

1996年,厦航获批准经营福建始发的至邻近国家和地区航空客货运输航线,迈出了国际化的重要一步;1999年,厦航成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正式会员;2001年,厦航注销其全资子公司福建航空,成立厦航福州分公司。

进入新世纪,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民航业造成重创。虽然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厦航凭借稳健的经营管理依旧实现了盈利,但是两次危机让厦航人意识到,在民航市场发展的全新阶段,企业必须主动转型升级,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在新任总经理车尚轮的带领下,厦航提出“独具特色,顾客首选,亚太一流”的发展愿景,进入了实施大战略、谋求大发展、打造大集团、实现大跨越的全新历史时期。

航线不多,市场有限,就主动出击。厦航在国内市场上新设湖南、北京两家分公司,并增加郑州、大连、南宁、昆明、深圳、西宁等过夜基地,完善航线网络;国际市场方面,通过加入世界三大航空联盟之一的天合联盟,将航线网络扩大到全球范围。

2013年,厦航机队规模增至100架,步入大中型航空公司的行列。自2014年起,厦航陆续引进波音787梦想客机,陆续开通多条洲际航线。而在收购河北航空、参与组建江西航空后,厦航产业集团的版图呼之欲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厦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厦航年运送旅客预计将超过36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总资产近500亿元。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始终与时代同行的厦航就如同它的航徽一般,展翅翱翔在蓝天之上。

一本改革创新

精益求精的经营秘诀

2000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到厦航视察时指出:“厦航之所以有口皆碑,一是依靠改革,二是舍得投入,三是服务规范,四是以人为本。因此,企业路子对,员工素质高,经营效益好,为省市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彼时的厦航虽然规模不算大,但长期以来着力打基础、整制度、建规范,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不仅赢得了旅客的认同,而且已经连续盈利13年。

“依靠改革、舍得投入、服务规范、以人为本”这简明扼要的16个字总结了厦航前期发展的成功经验,更成为厦航一步步腾飞,创造31年连续盈利纪录、34年安全飞行纪录,荣获 “中国质量奖”的经营秘诀。

诞生在经济特区的厦航,始终把“特”字作为经营发展的要诀。其以董事会领导下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通过清晰的产权关系、明确的责权利边界和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建成了精简的管理体制并形成了务实的经营风格。

在机制上,厦航敢于突破。通过建立“三高模式”(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和“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的动态量化绩效考核体系,充分激发公司上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机构上,厦航精简高效。始终将公司层级控制在两级以内,一线部门的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成为中国民航业内管理最扁平、机构设置最精简、管理职数最精干、岗位配备最精细的航空公司。在创新上,厦航持续发力。发展创新文化,建立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为企业发展带来红利。

得益于管理上的改革创新,2017年厦航全员人座比仅为0.62,管理人员占全员总数的5.5%,人均产值为160万元,劳动生产率处于行业前列。自2009年以来,厦航座公里成本为0.436元,比行业平均低6.5分钱;成本费用占收入的比重为93%,比行业平均低4个百分点。同时,厦航拥有50余项领先的技术成果,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6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

凡是有利于提升安全水平,有利于加快企业发展,有利于提升效益或造福社会的,厦航都愿意投入、舍得投入、坚决投入。

在安全投入上,厦航不惜血本。自2009年以来,厦航投入500亿元巨资引进了160架新一代波音飞机,其中包括12架波音787宽体客机。厦航机队平均机龄仅为5年左右,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机队;投入80亿元用于购置安全生产设备和开展安全技术创新。在飞行上,提出“在航路上遇到颠簸区域时,可以不计燃油成本进行绕飞”。

在发展投入上,厦航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在杭州、长沙、南昌、福州、天津等地建立生产基地;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购置了8台全动型模拟机、乘务训练动舱等专业训练设备。坚持选用高标准食材,让旅客吃得好。先后实施多次较大规模的薪酬改革,将公司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

在社会责任投入上,厦航将航线网络与省市发展紧密结合,近9年新开了30余个三、四线城市航点,还通过开展扶贫助学、志愿服务、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被评为“中国航空服务业最具社会责任感杰出企业”。

坚持投入但绝不盲目投入,这是厦航秉持的一项原则。“我们始终聚焦航空运输主业,不盲目涉足其他行业或市场。”车尚轮介绍道。

厦航一直秉持“四不”原则:不对外提供担保,不对外拆借资金,不参与大风险和不可控的投资,不做与主业无关、低回报率的投资,自成立以来从未发生大额的投资损失。

在市场定位方面,厦航坚持“国内客运为主,兼顾国际和货运”的策略,不介入货机、支线飞机市场,将有限资源集中投放在盈利能力最强的特定市场上,因此收获了良好效益。在机队建设上,厦航坚持以波音737为主的简单机队结构,有效地降低了人员培训、运营维护、航材储备等成本,达到了最优性价比。

早在1997年,厦航就编写了厦航营运总册》,这部企业“小宪法”让一切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现在厦航拥有各类手册共94种,约1350万字,实现了所有运行管理职能全覆盖,并以6个月为期限定期对手册进行更新。通过这些手册,厦航人养成了将规章视为“安全生命线”的职业习惯和“严、实、细、稳、精”的良好作风,实现了企业的运行规范化。

厦航式服务已经成为中国民航业的标杆。

“3米之内有微笑,1米之内送问候,与旅客交流超过3句采用蹲式服务”。在旅客眼中,“厦航服务”本身便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代表着“精、尊、细、美”的服务品质。在这背后,是厦航坚持服务规范化的努力——编制了中国民航首本《服务标准汇编》,涵盖空地工作标准760余项。就连水果切配都编制了专项手册,要求形状、尺寸、摆放达标。

坚持以人为本,则是厦航凝聚发展合力的原因所在。

早在1997年,厦航便率先在全民航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成为当时行业内唯一无临时工、实现同工同酬的企业。为了构建“家的文化”,厦航下大力气织就了一张涵盖员工衣、食、住、行的幸福网络,为员工排忧解难,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自发地把公司当家、把工作当家事、把旅客当家人。

企业的真诚关怀换来了厦航人的同心同德。当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全行业亏损时,厦航全体员工主动减薪,支持公司获得了7000万元的利润。而厦航90%以上的员工从工作开始就一直选择留在厦航。无论一线员工还是企业高管,身为厦航人都让他们感到由衷骄傲。

一张立足乡土

放眼全球的奋进蓝图

厦航的飞机在五湖四海与八闽大地间穿梭往返。每一次降落,当“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这句耳熟能详的乡音响起时,乡土性与国际化实现了完美交融。

 

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厦门航点首航仪式现场

“一只白鹭鸶,一飞五千里,讲伊唐山过台湾”,这是宝岛台湾一首闽南语歌谣里的歌词。2005年,厦航首次执飞两岸春节包机。自此一架架“蓝天白鹭”跨越千山万水,架起了两岸间一座延续真情、传递佳音的桥梁。

福建与台湾唇齿相依、山水相连、地缘相近、语言相通,有着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这“五缘”层面的亲密联系。诞生在福建的厦航,在两岸直航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主力军和先行者的作用。

1990年,台湾民航访问团首次来访,厦航是访问团的第一站。此后,厦航率先同台湾的航空公司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合作,在香港、澳门进行航班对接,中转至台北、高雄,实现“一票到底”。2005年,厦航执飞两岸春节包机后,又在2008年设立台湾办事处,成为第一家在台湾设立办事处的大陆航空公司。2009年,台湾办事处升格为台湾分公司,为服务两岸旅客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如今,厦航每周有近40个航班往返于两岸,厦航在这些航班上精心选派的闽南籍乘务员用闽南语进行客舱广播。

近年来,厦航还积极开展与台湾青年的交流互访活动,邀请宝岛青年学生到厦航访问学习。2017年,厦航引进了首批台湾籍乘务员,为两岸人才交流提供了全新的范本和运营模式。行走在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道路上,厦航将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跨越时空、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了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也为厦航实现国际化梦想指明了道路、增添了动力。”车尚轮表示,“福建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传承和地理优势。民航业则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先导性产业。”

自2013年以来,在福建省积极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航空枢纽的过程中,作为主要机场的主基地航空公司,厦航发挥骨干和先导作用,累计新开超过100条通达国内外的新航线,其中包括10多条洲际航线,构建了福建飞往各省市、港澳台地区,辐射东南亚、东北亚,连接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航线网络。福建成为国内中转至大洋洲的第三大枢纽和中转至东南亚、北美的第四大枢纽,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的空中门户。

对福建人而言,厦航是家乡企业的代表,是“八闽之光”,也是拉近世界与家乡距离的强大纽带。

立足乡土,放眼全球,厦航还有更为远大的愿景。

 

2018年3月,全球唯一经过官方确认的联合国特殊涂装飞机在福州亮相。

2018年3月22日,全球唯一联合国特殊涂装飞机——厦门航空“联合梦想号”——正式对外亮相。这架飞机的机身主体用蓝色覆盖,象征着美好、希望以及无限的未来;机腹的白色波浪象征着孕育地球生命的海洋;机身上印有“in supportofthe UN”(支持联合国)的标语;尾翼点缀有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标志……

厦航总经理赵东表示,这架飞机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空中形象大使”,展现了厦航积极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号召,坚持绿色发展的决心。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对历史和时代的最好纪念,就是书写新的辉煌。

站在新的历史关口,厦航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肩负民航强国使命,传承“爱拼会赢铸就创新精进”的厦航精神,以中华气质提供超越期待的旅行体验,以国际视野构建通达全球的枢纽网络,以科技创新和资源协同为主要手段,打造安全一流的平安厦航、品牌一流的百年厦航、管理一流的创新厦航、绩效一流的卓越厦航、生态一流的幸福厦航,向绩效卓越的世界一流航空集团这一目标不断奋进。(《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韶滨)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