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改革开放40周年 东航从摸索起步到精研“最宝贵的财富”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12-04 15:55:00

2018年11月30日上午十点,东航最新引进的重要机型——雅号“墨镜侠”的首架A350-900宽体客机,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东航机队规模由此踏上了700架的新台阶。“墨镜侠”交付之前,在位于上海青浦的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总部,飞行、客舱、空保等多个专业的培训课程,早在几个月前就陆续启动,保证东航员工在新机型抵达的第一时间,就能接得住、用得好、飞得安。如是成竹在胸的背后,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东航的培训与研究事业,从筚路蓝缕的摸索,到一步一步成长为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锤炼飞行,由纸质手册走向业务大数据

“今天,东航最宝贵的资产,不是飞机,而是我们手中的业务大数据”,2017年6月23日上午,东航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绍勇对东航的管理团队、业务骨干们如是说。他致辞的现场,是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刘绍勇与东航集团总经理马须伦共同为这家机构揭牌。中心的使命是整合东航的研究与培训资源,进一步挖掘、激活大数据这一“东航最宝贵的资产”,为东航打造情报中心、指导中心、参谋中心。飞行作为民航事业的基础环节,其培训与科研,由此在东航得到更好的锤炼打磨。


东航飞培工作早期的麦道82动态舱


上世纪90年代东航为飞行员开展麦道82飞机系统培训

这样的景象,也让东航研发中心的资深飞行教员第五俊辉机长感慨万千。第五俊辉是从西北航加入东航大家庭的,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大学里报名参加招飞、通过大改驾进入民航后,第一个飞的机型是英制BAE146,彼时国内没有培训能力,必须赴英学习。“在英国,上模拟机前先是理论培训,方式也比较传统,没有电子辅助手段,就是发了一本手册,让你自己啃,模拟机飞的机会也不能跟现在比;所以培训完了,还必须回到公司、实地跟着老飞行员飞若干起落,才能放心上航班。”

随着民航事业发展,中国民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淘汰老旧机型,现代化的波音、空客等飞机渐成主力;机队的成长,更期待培训资源同步跟进,而此时的东航,已经领先发力。

1987年,伴随民航改革启动,原民航上海管理局分设为民航华东管理局、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同年东航成立伊始,就设立了如今东航飞行培训体系的最初前身——东航上海飞行培训中心。这是华东地区首家获得民航局121部及142部训练资质的飞行训练机构。2002年,随着民航改革进一步深化,东航与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云南航空公司实现重组,东航领先打造的飞行培训体系,得以辐射、惠及民航事业发展的更大范围。技术精湛、当时已经改飞A320的第五俊辉也在不久之后成为了东航飞培的教员,“老西北航缺培训资源,通过改革重组,资源优化,东航的培训力量就能发挥更大作用”,第五俊辉依然记得当时的欣慰心情。

东航的A350动态舱

东航利用VR技术开展飞行员培训

此后,东航飞培的发展,步疾蹄稳,不断踏上新台阶。

今天,东航已经拥有世界最高等级的飞行训练模拟机38台,还引进了同行业领先的BDS(讲评系统)模拟机,首先将SOQA(模拟机操纵品质监控)应用到飞行培训当中。东航研发中心的飞行培训业务,承担着东航6700多名成熟飞行员的复训、转升训练、特殊科目训练,以及每年近1000名飞行学员的养成训练。这些飞行训练涵盖了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主流民航客机,包括空客系列A320、A330、A350,波音系列B737、B757、B777、B787。2015年1月,东航还成功收购CAE墨尔本航校部分股权,在国内航司中,首家将飞行学员培养链条延伸至航校飞行学员养成培训,将飞行培训体系的布局,延伸到海外。

着眼服务与安全,不断精益求精

“为了学习民航业客舱服务的先进水平,我们曾经拜访过日航、国泰等许多以出色服务著称的航空公司,向他们取经”。东航研发中心乘务培训的资深优秀教员、著名劳模马宏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谈起乘务培训的初创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东航乘务员学习发型仪容知识

改革开放之初,国门打开,中国民航开始大举飞出去,各国旅客越来越多地走进来。如何让东航的客舱服务满足旅客们的期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除了满腔的服务热情,东航还真诚地向同业拜师,派出客舱骨干,学习先进经验。在这批服务“种子”的基础上,东航也着手全面完善客舱服务培训工作;2005年7月22日,东航成立培训中心,客舱服务团队的教学培养、客舱服务产品的研发由此跨上规范化、现代化的新台阶。东航研发中心还成立了由马宏惠领衔的劳模工作室,为客舱服务的培训科研打磨精品。

2014年,伴随东航机队主力旗舰波音777-300ER的到来,东航的新一代客舱服务系统投入使用,其客舱服务培训也随之不断完善资源,波音777、A330等新型实景模拟舱和机上急救用的模拟人等设备陆续投入使用。

类似的变化也出现东航更多的业务培训中。

东航研发中心地服专业的韦明华教员记得,曾经东航地服培训只是总部地服和各家分子公司地服员工在上岗前,分别为他们开展简单的入职教育。而今天,东航的地服培训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标准,建立了各类地服实景教室,完善了包括值机、候机、登机、贵宾、中转等涵盖航空公司地面服务各领域的软硬件课程体系。

穿戴“红人”装备的东航空保安全员在模拟舱内开展训练

围绕东航的空中安全,早期操场上的培训、操练,也被如今涵盖各类机上扰乱行为和违法行为处置的完整体系课程,与机舱环境密切贴合的实景教学场景所取代。在东航空保培训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的教员徐睿告诉记者,这些改变,让空保人员们守护空防安全的技能更加符合实战要求,近年来,东航更在空保培训中引入“红人”装具、全球首台电动双通道动态模拟舱……这些现代化培训设施使空防安全如虎添翼。

从传统培训,转型资源整合与科研引领

2015年,在既有飞培资源的基础上,东航飞行安全技术应用研究院成立,成为中国民航首家由企业设立的专业科研机构,东航将传统培训向资源整合、科研引领转型的探索,迈出重要一步。

东航乘务员通过模拟人学习机上急救知识

2017年正式挂牌运行的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由原东航培训中心、东航飞行安全技术应用研究院、东航技术公司培训部共同构建而成。在东航主基地上海的青浦、外高桥、虹桥机场三地,以及昆明、西安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国内外多个城市,东航研发中心均设有研发和培训基地,下一步还将在北京设点;其研发培训范围包括飞行技术、机务维修、乘务服务、地面服务、领导力发展、运行支持、商务营销、空中安保等八大领域,致力于构建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平台,打造在全球民航业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东航研发中心的总部、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青浦园区,其占地面积1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设有飞行、维修、安全运行、服务等多个专业的研发设施,还设置了图书馆和大批航空安全与服务实训设备,能够为航企的培训提供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撑。

东航研发中心安全运行研究院研究员在GE公司主办的大数据会议上做主题演讲

围绕东航研发中心挂牌伊始就被寄予厚望的激活东航业务大数据目标,该中心1号课题“东航安全分析平台”项目研究,已经率先启动。课题主持人、东航研发中心总经理韩政表示,课题研发所依托的,正是东航长期以来积累的丰富飞行大数据,研发团队也希望通过这一课题提升东航飞行大数据的存储、解析和利用水平。培训与科研,正在新起点上比翼齐飞。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东航的科研培训事业已经踏上新台阶,而在这里不断积累、激活的大数据和更多研究课题,从这里不断成长的东航人,则将为东航的未来创造更广阔的前景。(《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宋江婷)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