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广州中转 通达世界:从中转看南航的改革开放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11-23 17:33:00

2018年8月8日,在CZ308阿姆斯特丹—广州航班上共有269名旅客,其中212名中转旅客,中转旅客占比70%。航班上的旅客多数到广州转机前往墨尔本、悉尼、河内。2012年,南航提出“广州之路”的理念,架起连接欧洲、亚洲、大洋洲的空中桥梁。经过多年建设,成效显著。这个国际航班的旅客构成,正是南航国际化战略转型和建设“广州之路”的一个缩影。

开国内民航转机服务先河

时间回溯到22年前。1996年11月25日,南航在国家工商部门注册了“南航中转”商标,率先在广州打造了“南航中转”服务,开国内民航转机服务先河。

南航地面服务保障部信息化管理工作组副经理马均亮当时是离港控制科科长。离港系统的使用改变了传统手工办登机牌的模式,南航成为国内首家在五星级宾馆开展“宾馆值机”业务的航空公司。南航提出“中转”的理念,他和团队探索借助离港系统的网络模式开启外站中转业务。

“当时在外站装配航信系统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尝试在销售系统加装一个离港屏,实现了在前站预打中转联程登机牌,行李直挂,方便旅客转机。”马均亮回忆起那个开创了诸多“第一”的年代,自豪感满满。“离港控制科下设中转室,当时提出了三票到底(机票到底、登机牌到底、行李牌到底)和五个统一(统一服装、标志、登机牌、行李牌、行李标贴)。还设计了圆形中转LOGO,寓意着无缝衔接,便捷中转。”

起步阶段,中转室只有8个员工、2个柜台,但凭借系统实现连接,通过地面业务的支撑,突破了机票销售受直航点不多制约的业务瓶颈。要开拓航空市场,必须借助中转,各办事处纷纷期盼尽快开通中转业务。马均亮记得,当时,在马来西亚槟城站培训中转业务的合影还登在了当地报纸上。

1997年,南航在广州机场的全年中转量为5万人次,之后每年不断攀升,至今已呈现跨越式增长,2010年为148万人次,2015年287万人次,2017年达到了408万人次。

明星球队沸腾了机场

2008年适逢北京奥运会,巴西国家足球队经广州中转前往沈阳。“巴西队是明星球队,听说罗纳尔多·迪尼奥要来,机场的球迷都沸腾了。”南航地服部HCC站坪监控室主任谭丽媚时任中转环节“奥运服务大使”,全程引导巴西队转机,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那时还没有通程联运,球队从国际航班转机前往国内航班,我们还需要带领球员们领取行李、过海关,流程远远没有现在便利。”谭丽媚说。尽管如此,那次中转给球队带来了愉快的体验,谭丽媚拿着足球请“小罗”签名的一幕,永久地留存在照片里。

多年来,南航的广州中转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服务体系。谭丽媚见证了:2012年,在海关政策的支持下,广州开始开通“通程联运”业务,由最初大洋洲航线试点到2017年实现“全面通程”。旅客在始发站即可办理行李直运到目的地,中转行李实现后台查验、免提通关。2018年,南航转场到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国际转国内流程专门设计了中转旅客行李免提的路线,流程更加便捷。

送你一个中国结

2018年7月,从越南芽庄经广州前往澳大利亚悉尼的Grego?ry一家,在收到过境柜台员工赠送的中国结时,惊喜不已。

今年暑运旺季,南航地服部中转过境室的员工自发组织编织中国结,作为小礼物赠送给第六航权旅客。既拉近了与旅客的距离,又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中转过境室主任谢春和过境团队的创意。

在谭丽媚接待巴西球队的那一年,谢春进入南航。“2008年我刚到中转部门时,每天的过境旅客不到10人次,现在日均过境旅客已经接近2000人,去年圣诞节期间单日最高达到4500人次。变化是巨大的。”谢春说。他自己也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人,成长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过境团队的负责人。

这期间,南航中转陆续推出中转免费住宿、24小时过境免检、72小时过境免签等便捷服务,吸引了更多过境旅客。今年8月,南航在广州机场的国际转国际旅客达到6.2万人次,同比劲增16%。

今年夏秋航季,南航在广州的通航点达到了145个。这真正实现了旅客从广州出发就能通达全球,全球的旅客也能通过广州抵达国内绝大部分城市。一届一届的地服人,挥洒青春和汗水,亲历了这一路的发展。(《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瑛 通讯员徐倩娜)

责任编辑:zhichu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