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国南方航空从南宁前往北京的CZ3277航班于8时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准点起飞。弹指一挥间,南航广西分公司已经安全运营25年,实现了从3架飞机到21架飞机机队规模的扩大;实现了从区区数条国内航线到如今广西始发近50条航线,可通达国内外34座城市的跨越。在25年间,南航广西分公司乘着南航战略转型及广西经济发展的东风,在广西积极打造连通全国及东南亚的“空中走廊”,让阳光木棉扎根八桂大地,绽放民航光彩。
两次变迁 从双枢纽到三基地运行
1993年,南航集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出资组建广西航空有限公司。当年10月28日,广西航空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立初期,公司仅有3架飞机,百余名员工在桂林羊角山脚下办公,在最艰难的时候公司账户里只剩下七角三分钱。不少员工回想起1998年依旧感慨。当时桂林洪灾泛滥,为了保证航班正常,公司飞行员们将飞行包高高举过头顶,一步一步蹚着水赶往机场。宁可蹚水、宁可不回家都要保证航班正常,纵使困难重重,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一直支撑着全体员工。
2011年,南航紧抓以南宁为中心的泛北部湾经济圈建设的历史契机,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十二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南航广西分公司与政府签署关于加快推动广西民航事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并将总部从桂林迁至南宁,在巩固桂林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南宁市场,打造南宁、桂林双枢纽,进一步加快南宁的国内区域航空枢纽建设,稳步推进南航在南宁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2015年9月,南航广西分公司正式接管了原来由南航湖南分公司管辖的北海营业部,形成了以南宁为核心基地,以桂林、北海为辅助基地的三场运营格局。飞机维修厂生产支援车间主任莫世群现在一半时间在南宁上班,一半时间在桂林工作,隔三岔五还会去北海支援,坐飞机、高铁、大巴车在三地往返是他工作的常态。与莫世群一样,平时在一地工作,假期回到另一地生活,是南航广西分公司大部分员工拥有的“双城”或“三城”生活。三基地运行,办公设施基础薄弱,人员疲于奔波,航线点多面广……这些都是南航广西分公司员工需要啃下的“硬骨头”。公司领导常常鼓励员工,大家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创业精神,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全第一安全飞行76.5万小时
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是南航广西分公司25年来一直坚持的理念。南航广西分公司通过不断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创新安全管理手段,以百日安全竞赛、争创十佳安全标兵为抓手,持续增强南宁、桂林、北海三地“一体化”运行指挥协调综合能力。由于严格的安全管理和员工强烈的安全意识,在南航广西分公司诞生了1个全国民航先进集体、3个全国级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截至2018年9月份,南航广西分公司累计安全飞行76.5万小时,运营航班35.2万架次,运送旅客436万人次,连续25年实现航空安全年。
2017年11月,南航广西分公司执飞的CZ6406航班在南京飞往桂林途中,机组发现货舱火警灯亮,在两次启动自动灭火喷雾装置后,火警灯仍未熄灭。为确保飞行安全,机组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决定就近备降长沙机场。飞机紧急降落后,机组执行紧急撤离程序,组织151名旅客迅速从滑梯安全撤离。后经调查,这是一起航空器警告系统故障导致发布虚假火警信息的航班备降事件,从机组发现货舱火警灯亮到飞机安全降落仅用了21分钟。
正是因为南航广西分公司重点突出“严”字抓作风养成,突出“责”字抓责任落实,突出“防”字抓风险管控,小到飞机起飞前的日常检查,大到空中发生紧急事件,都有相当完善的程序和预案。飞行、乘务、保卫等部门员工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为了就是牢牢守住安全的底线,确保安全基础更加稳固。“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是航空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航空企业的生命线。”南航广西分公司总经理陈志华表示。
“阳光南航”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人才培养
2016年,南航集团党组郑重宣布:打造“阳光南航”行动正式启动。南航广西分公司通过抓好发展和党建两个主业,把党建纳入整体工作部署,与安全、经营、改革、发展等深度融合,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公司发展优势,进一步推进“阳光南航”建设。
树立品牌形象,是打造“阳光南航”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南航广西分公司不断完善空地服务链条,推动服务创新,强化服务品牌建设,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温、美、细、尊”服务文化,创建了“银桂”“金桂”“玉桂”等多个具有广西特色的“青年文明号”班组。多次在全国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三月三”等重要时间节点上执行航班任务,穿上具有壮族特色的服装为旅客服务,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南航广西分公司1996年与桂林杨堤乡中南希望小学结成定点助学对子,22年来累计帮扶60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2017年6月四川茂县突发山体滑坡后,第一时间调配航班,运送救援官兵奔赴四川;2018年,分别在桂林、南宁开展了5次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广大市民走进南航基地办公楼、候机楼体验地服工作,了解航空公司工作流程。机上救助突发疾病旅客,持续实施机上医疗志愿者计划,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号召……南航广西分公司通过实际行动,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名片。
2018年10月,南航广西分公司引进第21架飞机,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机队规模将扩大至25架~30架。随着飞机数量不断增加,南航广西分公司越来越重视对广西本土飞行员的招收和培养。目前,公司拥有广西籍飞行员150名,占飞行员总数的64%,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民航飞行人才培养基地。
针对南航广西分公司的人才管理,陈志华有独到的见解。他说,南航广西分公司将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新型的人才管理,在企业的招人机制、用人机制、培养机制和留人机制等多种机制的管理下,全方位进行人才管理。不仅在招收员工前会根据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岗位匹配,还会通过定期讲座、素质提高、生活关怀、外请专家培训等方式,对入职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除此之外,公司还会对内部干部进行多层次的职业素质培训,完善公司运营体制,加强作风建设,做到真正的全员培训。
南航广西分公司党委书记赵西岭表示:“航班代表南航,员工就是名片。我们要努力培养航空人才,争取为旅客提供人性化、周到细致的服务,主动承担央企社会责任,持续塑造‘阳光南航’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
“空中桥梁”做广西航空市场的引导者
近年来,南航广西分公司主动满足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东南亚和北部湾大开发的区位优势,积极完善航线网络,紧抓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的机遇,2013年开通了桂林—南宁—曼谷、桂林—南宁—新加坡两条国际航线,随后岘港、清迈、大阪等城市也实现了直航。
南航广西分公司承担了近几年东盟博览会期间的航班任务,并执飞至东南亚各国的不定期加班航班。自贸区建设的成果为博览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同时,博览会也为企业分享自贸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好平台。
对南航广西分公司未来的发展,陈志华信心满满:“公司将通过持续优化航线网络结构,把现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同时继续加大运力投入力度,计划在5年内,运力将达到28架~30架,占当地市场份额的25%。”
未来,南航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实际需求,实现广西始发航线网络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着力建立以商务网络为主的南宁基地和以旅游网络为主的桂林、北海两基地,使三地优势互补,实现商务网络与旅游网络一体化的有效联动。陈志华说:“以南航为依托,借助大运行优势,公司将把飞机运力集中在南宁,完善桂林的核心航线网络,扩大北海的始发运力份额,逐步开辟3条~5条有影响力、盈利能力强、航班密度大的核心航线。”2018年冬春航班换季,南航在广西运营46条航线,从南宁、桂林、北海始发可直达国内外34座城市,每周始发航班317班次,每天有近8500名旅客乘坐南航的航班出行。国际方面,不断新开国际航线,航线延伸至东亚和东南亚海岛,全面覆盖周边热点市场,不断满足广西与东盟国家日益密切的交往需要,进一步巩固南宁作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的地位,打造更加方便、快捷的“空中走廊”。(《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子超 通讯员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