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中航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蔡剑江在中航集团与苏尼特右旗扶贫座谈会上发言。
金秋时节的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塔木沁快骥大赛的赛场上骏马嗒嗒,扬起阵阵沙尘,乌兰牧骑的歌声回荡在草原深处。天苍苍,野茫茫,漠北的朔风裹着丝丝凉意,草原上人们心里却是暖洋洋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今年底苏尼特右旗有望摘掉戴了7年多的“贫困”帽子。“没有中航集团的帮扶,苏尼特右旗根本就不可能这么快脱贫”,旗委书记佈仁由衷感慨,“中航集团帮扶我们,那是动了真格、用了真情、下了真功夫”。

蔡剑江在中航集团援建的光伏扶贫村级电站项目选址前,听当地干部现场介绍,到明年秋天,苏尼特右旗将建成总装机容量达7759千瓦的光伏村级电站,惠及全部34个建档立卡嘎查村和1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可持续帮扶20年。
2012年,中航集团贯彻中央脱贫攻坚部署要求,与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结成定点帮扶关系。随后,中航集团坚决扛起了政治责任,立足苏尼特右旗脱贫发展实际,结合自身定点扶贫经验,既聚集苏尼特右旗脱贫的近期任务,又着眼夯实稳定脱贫基础的长远目标,全力以赴协助苏尼特右旗争取脱贫攻坚新成效。
自2014年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以来,苏尼特右旗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72户5225人。截至去年底累计脱贫1435户3579人,贫困户减少至637户1646人,短短4年时间,贫困发生率由10.8%下降到5.2%。

中航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曹建雄在决战决胜攻坚会上讲话
动真格:精准输血,急人之所急
苏尼特右旗总面积2.2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万人,由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组成,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诞生了内蒙古草原上的第一支乌兰牧骑,也上演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然而,由于这里地处荒漠半荒漠草原,自然条件恶劣,牧民难以获得稳定的收入,2011年,苏尼特右旗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
“与苏尼特右旗人民一道携手奔小康,是中航集团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中航集团必须兑现的庄严承诺。”中航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蔡剑江如是说。为此,蔡剑江多次深入苏尼特右旗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不论是听取扶贫工作介绍时,还是在调研途中,“最需要我们做的是什么?”,成为了蔡剑江最爱问的问题。9月15日,蔡剑江再次到苏尼特右旗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与当地人民政府签订了《2018-2020年扶贫工作框架协议》和《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专项扶贫合作协议》,为脱贫摘帽的最后冲刺保驾护航。
急人之所急,善莫大焉。对于苏尼特右旗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而言,扶贫攻坚工作需要从直接帮扶起步。几年来,中航集团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帮助苏尼特右旗推进地区重点扶贫项目,累计投入专项帮扶资金1800万元;动员职工采购苏尼特牛羊肉3470万元;明确了集团下属17个二级单位党委与苏尼特右旗贫困户直接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开展“爱心暖阳”助学资助活动,设立“国航读书角”,开展“中航蓝天课堂”志愿支教活动;出资帮助苏尼特右旗合唱团聘请专业钢琴指导,参加中国国际合唱节。在农牧区,往往是一人得病,全家致贫。中航集团还为苏尼特右旗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家庭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集团拨付专项预算55万元、列支补缴党费1万元,用于落实苏尼特右旗“救急难”工作,并制定了直接帮扶管理办法,开设绿色帮扶通道。
为了推进扶贫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中航集团还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集团定点扶贫“8+2”重点项目的推进方案》,从直接帮扶、开发式帮扶、智力帮扶三个方向发力。所谓“8+2”,“8”是包括了直接资金帮扶、结对志愿帮扶、特色产品开发、员工自用采购、特色旅游合作、品牌宣传推广、干部交流培训、人员专项招聘在内的8个重点项目,“2”则是争取政策支持、协作单位帮扶2项长期合作项目。

苏尼特右旗旗委书记布仁在决战决胜攻坚会上讲话
用真情:授人以渔,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8+2’以精准落地重点项目为牵引,以现代企业项目制管理为保障,聚焦致贫因素全维覆盖、着眼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推动产业链条全线接入、引导企业员工全体参与,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扶贫地区脱贫双赢共进。”中航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曹建雄对记者表示。一年之内,曹建雄7次赴苏尼特右旗,推进“8+2”重点项目落地。
桑宝拉格苏木肉牛繁育育肥基地就是中航集团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基地里,圈栏里的牛群养得膘肥体壮。据基地合作社带头能人吉日嘎拉介绍,近年来,合作社利用中航集团投入的500万元原始资金,采取“合作社+牧户”的牧民入股合作模式,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业,经营业绩持续向好,自2017年开始连续3年从利润中分红15万元作为扶贫资金,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吸纳周边贫困户富余劳动力来合作社务工增收,2016年他们还被评为锡林郭勒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除了肉牛繁育育肥基地之外,中航集团还援建了骆驼养殖基地以及村级光伏电站,助力苏尼特右旗夯实产业基础、筑牢长远发展之基,带动辐射周边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中航集团坚持把集团产业优势和帮扶地区特色资源有机对接起来,依托420条航线,超1亿人次旅客,5000万常旅客会员,以自身产业能力,为苏尼特右旗产业发展赋能,帮助当地增强“造血”功能,努力做到“授之以渔”。
通过集团员工内部采买和航空食品配餐资源采买,中航集团近两年已从当地采购牛羊肉3500余万元。羊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苏尼特右旗的首家肉业新三板挂牌企业。这里崭新的厂区和车间里有200余名员工正在忙碌着,年屠宰精深分割肉羊达30万只肉。“去年中航集团下属的28个工会合计采购了约2100万元的牛羊肉产品,根据双方的协议,我们拿出销售额的10%约210万元作为专项扶贫资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牛羊养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羊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学云告诉记者。
利用航线网络资源,中航集团把自身的旅客资源转变为当地旅游发展资源,为苏尼特右旗量身订制的“西北偏北的寂静之地”的旅游开发方案,自7月实施以来已经吸引了426名团队旅客。苏尼特右旗的布和巴特尔牧民一家依托独具特色的游牧、餐饮文化及蒙古族生活习俗,办起了牧户体验点。“西北偏北的寂静之地”旅游开发方案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旅客走进了他的家庭牧场,为家庭带来了更多经济收入。
此外,中航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品牌优势,提升当地产品市场价值。一方面是“走进去”,聚焦苏尼特右旗“熊猫羊”“草原红色轻骑兵”乌兰牧骑等特色亮点,利用机上媒体、营业网点、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多渠道进行免费推广宣传。另一方面是“请出来”,邀请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参加星空联盟成立20周年暨国航入盟10周年庆典,让“草原轻骑兵”驰骋在国际舞台上。

中航集团请媒体走近苏尼特右旗,帮助扩大当地产业品牌影响力。图为在羊羊牧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公司产品。
下真功:增强内力,扶贫先扶智
扶贫先扶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中航集团坚持把人放在首位,利用现代人力资源工作方面的理念和资源,帮助苏尼特右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让苏尼特右旗能够今后真正依靠自身的力量,永远摆脱贫困。
自2012年结成定点帮扶关系以来,中航集团先后选派2名优秀干部到苏尼特右旗挂职副旗长,并建立了“季度书面述职、定期当面汇报、随时沟通联络”的管理关怀机制,为其履职尽责提供支持和机制。同时通过“请出来学”和“送上门教”两种方式,抓好当地干部这一脱贫致富的“关键少数”,通过培训提升干部素质,先后邀请4批共10名当地优秀基层干部和第一书记来北京参加干部培训,并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培训机构赴苏尼特右旗为56名当地青年干部举办了青年干部培训班。
中航集图还统筹集团地面和空勤用工岗位,开展了3场专项招聘,近百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子女参加,其中6名地面人员已于今年正式入职,另有8名人员进入空乘最终体检环节。
苏尼特右旗牧民家的女孩阿义斯就是通过专项招聘来到了中航集团,成为国航的一名地面服务人员。阿义斯的家庭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了供阿义斯和妹妹上大学,家里把牛卖光了,还申请了助学贷款。阿义斯从内蒙古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呼和浩特的一家酒店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000多元。通过中航集团的专项招聘,阿义斯脱颖而出。
“我第一次坐飞机就是搭乘国航的航班到北京去入职,有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入职快一年了,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对我尤为照顾,现在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是以前的两倍,公司还马上要安排我去香港培训。在国航工作,不仅帮助我的家庭摆脱了贫困,更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阿义斯告诉记者。
对于像阿义斯这样的招录人员,中航集团按照“管得好、关注好、培养好、引导好”的要求,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表现突出者予以重点培养。努力培育一批勤劳脱贫的榜样,成为引领苏尼特右旗群众发展致富的“金凤凰”。
看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旗里的一个个家庭里发生着,佈仁感慨道:“中航集团的扶贫举措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支持了当地产业发展扩规模、上水平,支持了当地文化资源走出去、增名气,支持了当地人才队伍强动力、提能力。”
无边绿翠凭羊牧,马蹄踏得夕阳碎。草原上绝美的风光是这曲的新时代扶贫乐章的幕布。秋意渐浓,脱贫摘帽的日子却一天天近了,在人们的心里黄毯仿佛就要提前换上绿坪了。(《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嘉佳、刘韶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