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航云南有限公司工会把竭诚为职工服务作为工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从小事入手、向小处发力,扎扎实实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赢得职工认可。
小小清凉站,关爱送前线
为方便出勤乘务员解解渴、充充饥,客舱部工会在乘务员工作必经之地设置清凉站,专门摆放咖啡、红茶、八宝粥、方便面以及其它一些方便食用、可以快速补充能量的小食品,旁边的冰柜里则是种类丰富的雪糕和饮料,供出勤乘务员选用。客舱部专职工会干事赵莉每天会定时查看清凉解暑用品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以确保供给品的质量和数量。这样的清凉站一共有22个,分别散落分布在云南公司各一线单位职工聚集的区域,把公司送出的“清凉”配给在职工触手可及之处。
这是云南公司工会在公司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总结分析以往“送清凉”活动方式,严格遵守工会经费开支相关规定,大胆改革,在今年“送清凉”活动中结合一线单位实际情况推出的创新举措,很好地解决了以往“送清凉”活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深入一线范围不广的问题,得到一线职工广泛好评。
小小慰问品,关爱先提醒
2017年8月的一天,已是凌晨2点,云南公司工会一个微信工作群里却还聊得热火朝天,这是公司工会领导和工作人员就即将发布的慰问品需求调查方案在进行热烈讨论。十分注重细节的工会领导对方案中每一个字,每一张图严格把关,力求做到最好。当时,“东航云南工会”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仅为490余人。
到了今年8月,云南公司约5300余名职工都通过“东航云南工会”微信公众号收到了一份关于“中秋节慰问品”的需求的调查问卷,这份问卷提供了8个选项,职工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3项,也可以提出自己想要而不在备选范围中的选择。这已经成为公司工会在开展节日慰问品招标前的一项常规动作,通过互联网平台优势的充分发挥,调查统计得到职工需求真实数据,并以统计结果为依据,以大多数职工的需求为导向,提高招标工作的精准性,将职工普惠制工作做细做优。
从节日慰问品发放之初让职工又喜又忧的25公斤一袋难以挪动的大米,再到今日满足不同年龄段职工需求的3-6个套餐组合;从490余人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到如今拥有6300余名粉丝,职工绑定电子会员卡率超过90%;从职工对为什么不直接发放现金的不理解,到今日积极参与问卷调查,这些一点一滴的变化,正是公司工会以职工为中心,充分利用自媒体优势,推进工会工作“互联网化”,创新探索职工服务新思路取得的成绩。
小小券和卡,关爱再加码
“老婆,今晚看电影吧,听说《我不是药神》这部片子不错,我用公司刚发的观影券,刚刚在线选好了座位。”刚执行完航班任务回来的王机长正在给爱人打电话,“对了,你顺便把上月我过生日发的蛋糕卡带上,看完电影我们去买些糕点”。观影券是公司职工最喜欢的福利项目之一。自2016年启动以来,观影数量从6张增加到目前的9张,兑换模式也从只能在前台兑换,逐渐发展到如今支持昆明、丽江、版纳三地160多家影城的在线选座功能,丽江运行基地和版纳营业部的职工,也能在工作所在地轻松观影。如今,很多一线部门的职工,在休息的时间都会相约一起观影。一张不起眼的观影券,无形中拉近了职工彼此的距离,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生日蛋糕券则很好地体现出公司的温情。每位职工生日当天,公司工会都会送上一张蛋糕卡,提供服务的商家是“嘉华”“面包工坊”等云南省知名的食品企业。其中,“面包工坊”为职工提供正宗清真食品,满足了回族职工的需求。“我很享受同事们接过蛋糕卡那一刻的会心笑容。价值400余元的蛋糕卡不算昂贵,但让很多同事心里都多了一份小小的期待。”刚刚为过生日的同事送去蛋糕卡的飞行部工会干事周文培这样说道。
聚沙成塔非一日,聚水成涓缓缓来。东航云南有限公司工会不急于求成,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做好职工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通过职工服务工作不断推进完善,增强职工获得感、认同感与满足感,凝聚起广大职工群众的磅礴力量,围绕中心工作,有力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建设,向着“世界一流、幸福东航”伟大战略目标不断前行。(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杨晓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