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飞机客舱属于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享受良好客舱环境的权利,更有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虽然旅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并没有法律条文的约束,但在道德层面上,当航空公司不断地丰富空中服务内容时;当其他旅客都能规范其行为,为我们营造良好的乘机环境时,我们也应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配得上称我们来自“礼仪之邦”。
请放下“高贵”的脚
事件回顾:近日,有网友爆料,在一个国际航班上,一名大妈不但将鞋子脱下,还肆无忌惮地将双脚反搭在了前排旅客座椅的扶手上,而此行为竟然持续了几个小时,让人实在无法忍受。在此期间,一名旅客向外航空乘人员反映情况,并希望其制止这种行为。而空乘人员称,这属于个人素质问题,由于没有对航班安全造成威胁,对此,她也感到无可奈何。
提醒:打开微信、微博,总能看到有人“吐槽”在乘坐飞机时很不幸运身边坐着一名没有素质的旅客,要么就是不顾脚上气味难闻任性脱下鞋子,要么就是将脚搭在前排旅客座椅的扶手或靠背上,全然不顾及其他旅客的感受。再配以图片说明,着实让人替其汗颜,又暗自祈祷自己乘机时可千万不要遇到这类旅客。
近年来,各大媒体多次对客舱不文明行为进行过报道和抨击。在对公众作的“最令人讨厌的客舱不文明行为”调查中,大声喧哗、随地乱扔垃圾、将双脚搭在前排座椅靠背上等行为都赫然在列。虽然乘机旅客的素质在一天天地提高,不文明行为也在一天天地减少,但并没有完全消失,总有一些人抱着满不在乎、随心所欲的态度将自己的舒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虽然客舱面积不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会很密切,但一个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会显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恰巧你乘坐的是国际航班,你的不文明行为不但会折损自己的形象,也会影响中国人的形象。
或许,有人会说:“我就是个随性的人,只要不违法怎么舒服就怎么来,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呢!”抱有这种想法的旅客必须认识到,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客舱内的冲突也是由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引发的。如果再因此引发航班返航或延误,岂不是得不偿失。此外,如果你的身边正好坐着自己的孩子或亲朋好友,那么你的不文明行为会不会误导孩子,你的亲朋好友会不会因为其他旅客投来的鄙视眼光而感到汗颜?
在此提醒乘机出行的旅客们,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切不可随意安放自己的脚。
文明使用手机很重要
事件回顾:网友“美女的吃货生活”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吐槽”:最近总是在公共场合(飞机上、火车上、医院等候区等)遇到有人外放着手机声音看视频,丝毫不觉得这是在打扰别人,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公共场合应该保持安静,任何人都不应该剥夺他人享受宁静的权利。在欧洲、日本等国家的火车上、公交车上都是禁止打电话的,维护公共场所的安静是国民素质的体现。
今年1月,一名英国歌手在社交网站上“吐槽”:在长沙完成节目录制后于次日乘飞机回国,适逢飞机上解禁手机,“有幸”遭遇噪音干扰。
提醒:从今年1月开始,为了方便大家使用手机,各家航空公司都陆续放开了旅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限制,允许旅客使用打开飞行模式的手机。机上的娱乐内容丰富了,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便开始出现,许多旅客包括记者在内都遇到过手机给安静的乘机环境带来的干扰。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乘机旅客中仍有一些人社会公德意识不强,更没有养成文明使用手机的习惯。在飞机即将起飞时仍然“煲电话粥”,在观看手机里的视频时不带耳机,给同机其他旅客带来了噪音和烦恼。随着这种不文明现象的增多,机上文明使用手机的倡议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怎样才能让文明使用手机在空中开花结果?首先,旅客的自律很重要。在一些没有开放使用手机的航班上切莫擅自打开手机;在可以使用手机的航班上,请自觉将手机调到飞行模式。在使用手机观看娱乐节目时,记得戴上耳机,避免打扰他人;更不可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意为他人拍照。其次,航空公司也要起到提醒、监督的作用。可以在进行客舱广播时,提醒旅客文明使用手机;当旅客不文明使用手机且劝说无效时,应采取一些有效惩罚措施,切不可让其任性而为。
如何将“熊孩子”变乖娃
事件回顾:最近,在一个视频网站上,一段视频被网友们竞相转载。发布视频的这名男子在乘坐飞机时睡着了,刚醒来时感到腿上有刺痛感,仔细一看前排座位缝隙中伸出一只小手,正在将他大腿上的毛一根一根地拔下来。他当时觉得太过滑稽,就拿手机拍了下来。
提醒:曾几何时,为了避免孩子的嬉笑打闹与啼哭声打扰其他旅客,也为满足一些旅客对安静乘机环境的需求,航空公司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某些航班上禁止婴幼儿旅客乘机,有些航班上会设置安静区域。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足以说明在飞机上遇到“熊孩子”是同机旅客的噩梦,也曾经发生过因忍受不了同机孩子吵闹而大打出手的事件。
其实,孩子有没有规矩、能不能被同机旅客接受,很大责任在于家长。如何让家里的“熊孩子”变乖娃还需家长在乘机之前多做一些准备。如果孩子年纪很小、无法很好控制情绪的话,那么家长可以带一些其平时喜欢的玩具、书籍,在乘坐飞机时分散其注意力。在飞机起飞前,也可以仿效一些成功案例,事先与周围的旅客打好招呼,向其说明孩子小可能出现哭闹的情况,请其谅解。如此一来,相信大部分旅客都会因为你的事先告知而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
而对于年纪大些的孩子,在乘机前家长必须为孩子上一节文明乘机课,教授其乘机礼仪,明确什么行为是在飞机上严禁的,不可任其在客舱内嬉笑打闹。当孩子做出不当行为时,应该第一时间制止,以避免打扰到他人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除了上述几个典型事例外,客舱文明所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如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客舱内大声喧哗,不争抢行李架,不随意调整座椅靠背……只有细心地对待每件小事,才能营造文明和谐的乘机环境,人们出行才能舒心顺畅。(《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