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班组 创新形式出实招 强“三基” 确保安全求实效
——南航黑龙江分公司飞行部班组建设侧记
南航黑龙江分公司飞行部自2009年以来,抓班组建设不断创新形式出实招,把班组建设作为“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重要抓手,努力把安全教育、业务培训、手册执行、风险防控、作风建设和企业文化融入到一线班组的各项工作之中,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17年被民航东北管理局评为飞行安全示范班组建设单位。
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指出,一线班组是安全生产的最基层组织,航空安全要落实到“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上,不断提高民航安全工作水平。南航黑龙江分公司飞行部认真领会这一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了班组建设的方向,理清了思路,丰富了内容,打牢了安全根基。
与时俱进 建班组形式新
南航黑龙江分公司飞行部自2009年以来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需求和功能定位,先后组建了6类班组,即:安全班组、技术班组、师徒结对班组、飞行作风示范班组、驻外临时班组、模拟机训练临时班组。
安全班组是在每个飞行分部选出6人~8人组成的班组,选拔优秀机长担任班组长,班组定期开展安全形势分析,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形势、安全风险及典型不安全事件,进行深入研讨,对全员发布安全预警提示。
技术班组在人员组成上与安全班组类似,飞行分部选出6人~8人组成,班组定期针对天气及季节特点、运行环境、SOP(标准作业程序)执行、QAR(快速存取记录器)监控、技术短板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技术分析研讨,并发布研究成果,促进全员驾驶技术的提升。
师徒结对班组是以飞行部技术级别为A类及以上的飞行教员担任班组长(师傅),以适龄副驾驶及新报到学员为班组成员(徒弟)组建的班组。先期采取一对多的形式组建班组,对完成副驾驶转升机长本场训练的学员,再组成一对一结对班组,提高带飞质量。
飞行作风示范班组选拔飞行作风优秀的3位机长作为班组长,与同一机组副驾驶组成临时班组,在飞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作风形象,为全员作出表率。
驻外临时班组是指在同一过夜地点,由飞行干部或教员、机长担任临时班组长,对机组其他成员实施管理,确保《驻外管理规定》得到有效落实。
模拟机训练临时班组是把每一次去珠海训练的人员作为一个班组,指定教员负责管理,确保高质量完成训练工作。
以上这些班组形式各异,工作在安全、训练等各个战线上,为确保飞行安全、提高训练质量发挥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求真务实 抓班组有实招
为落实民航局“四个到班组”的工作要求,南航黑龙江分公司班组建设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把安全责任落实到飞行一线。经过认真研究,飞行部把每一套飞行机组作为流动班组来管理,机长是班组长,其他飞行组成员是班组成员,同时继续发挥前述6类班组的积极作用,形成以飞行流动班组为主、多种班组形态并存、覆盖全员的班组建设格局,采取了以下行之有效的“实招”:
(一)师徒结对,抓实安全教育
从新学员入职开始,分公司就把安全教育贯穿其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新学员入职后被编入师徒结对班组,师傅们给新学员讲安全,讲案例,讲教训,提升新学员的安全意识。飞行部还要定期开展换季安全教育,针对阶段性天气特点、运行环境开展风险警示教育,针对突出问题开展安全整顿教育,针对重点人开展一对一谈话教育。在办公楼、飞行员单身宿舍等场所悬挂标语、横幅、板报、墙报,宣传安全思想和理念。通过南航网上准备系统、短信、微信等信息化渠道,时时向飞行员提示风险和隐患。通过这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安全教育,每一位飞行员诚实守信的“红线”意识和遵章守纪的“底线”思维得到加强,安全规章和措施在一线班组得到落实。
(二)作风示范,抓实手册执行
手册是飞行运行的“小宪法”,是民航企业的安全规章、标准和程序。分公司把“手册观念”贯穿于教育、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培养手册飞行员。要求每一个飞行流动班组(机组)在飞行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手册,在航前准备、驾驶舱管理、SOP(标准作业程序)执行、标准喊话、操作动作等方面都要严格遵循手册要求。
分公司成立了三个飞行作风示范班组(机组),选拔3位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年轻机长担任班组长,依据手册并结合实际制订了《飞行作风示范机组执勤规范》。从飞行着装、精神状态、航前准备、驾驶舱管理、航后讲评等方面建立了基本要求和示范要求。3位班组长(机长)据此严格要求自己和同组副驾驶,以点带面,促进队伍整体飞行作风的改进和手册标准的落实。
为了营造学习手册、执行手册的文化氛围,分公司每年以班组为单位组织“安康杯”手册知识竞赛,覆盖全体副驾驶和部分年轻机长,激发了年轻飞行员学习手册的热情,提高了执行手册的能力。在安全管理中,对违反手册规章的行为实行无后果追究,进一步增强了一线飞行员执行手册的自觉性。
(三)聚焦一线,抓实风险防控
风险防控的重点在一线,南航黑龙江分公司飞行部重点抓好飞行流动班组建设。通过狠抓航前准备、有序驾驶舱管理、飞行作风和风险提示等,增大安全裕度。在航前准备方面,飞行值班干部每日监控准备质量;准备内容实行检查单制度,确保不漏项;准备项目机组成员间交叉检查,确保落实到位。在驾驶舱管理方面,飞行部提出有序驾驶舱程序操作,严肃驾驶舱管理,要求机组成员严格执行SOP(标准作业程序),落实复合指令交叉检查等措施,收到了实效,在2016年实现了全年安全无差错的好成绩。
(四)技术班组,抓实技能培训
业务技能培训是安全的基础。分公司在培训中不搞千篇一律,注重实用性。其一是发挥技术班组和安全班组在业务培训中的作用。针对培训内容进行课题研究,开展讨论,制作课件,在培训中共同分享,把“互联网+”的思维引入班组建设,利用相关软件组建飞行部培训平台,定期发布培训课件,便于大家随时学习。组建了“SUPER飞行官”班组,建立了“SUPER飞行官”微信号,将研讨的课题通过这个微信号向广大飞行人员进行推送,使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分享班组研讨的成果。
分公司还充分发挥模拟机训练临时班组对训练质量的提升作用。教员班组长从着装、言谈举止到行政管理,都严格要求学员遵守训练管理规定。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严格标准,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规范行为依据手册详细纠正、讲评,确保收到预期效果。
飞行部还充分发挥师徒“一对一”结对班组在带飞中的作用,保证副驾驶转升机长在建立航线经历期间的“三固定”,即:固定带飞教员,固定运行经历,固定飞行起落数量。通过这种相对稳定的班组教学模式,培训带飞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在南航副驾驶转升机长训练等工作完成率方面,黑龙江分公司连续几年保持了在全南航领先。
融入中心 强化“三基”有实效
随着班组建设深层次融入到中心工作中,分公司通过“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实实在在感受到强化“三基”给安全工作带来的实际效果。
一是安全基础更扎实。安全措施通过抓班组落实到生产第一线,技术培训有的放矢,人员技术状况得到精准关注、精准纠偏,打牢了技术基础,安全态势保持平稳。
二是安全理念不断强化。飞行部实现了从“要我安全,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我必安全”的安全理念转变。这是安全理念的渐进发展,也是安全管理的逐步提升,更是安全文化的日益升华。通过班组培训、研讨、宣传贯彻、竞赛等,在飞行员中形成了勤奋好学、钻研业务、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飞行作风得到强化,飞行好习惯逐步养成,“我必安全”正在成为飞行人员追求的目标。
三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通过注重班组长队伍的建设,增强了班组长的管理能力,同时注重在优秀班组长中选拔干部,既能激发班组长干事创业的激情,又为飞行部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
四是安全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全方位为广大飞行人员营造良好的氛围。从上到下人人想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共同唱响安全主旋律,学习手册、执行手册、遵章为荣、违章为耻已经成为全员的共识。党总支为机长购买了《最高职责》《民航机长读本》《机长论道》等书籍组织学习,着力打造事业型飞行员队伍。工会坚持做好“八个环节”的关心关爱,积极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努力建设温馨和谐的职工小家。
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班组作为民航安全最基础的管理单元,处于安全生产最基层,也是一线安全生产者苦练基本功的实践平台。南航黑龙江分公司将继续学习、探索和创新,努力把每一个班组建设成为安全路上的稳固基石。(《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宋树国、刘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