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C919订单望破千架 预计2021年交付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8-06-20 14:30:00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再获重要推动力。日前,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未来逐步引进并运营200架C919大型客机,助推国产飞机实现规模化、市场化运营。记者查询中国商飞公布的C919订单信息发现,截至目前,C919国内外用户达到28家,订单总数达到815架。目前,海航和中国商飞上述协议中涉及的200架C919,尚未计入中国商飞订单名录。不过业内预计,随着协议落实,上述200架C919将最终转化成实际订单——未来C919的订单数量将突破1000架大关。

此前,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透露,中国商飞力争在2020年底让C919取得中国民用航空适航证,并在2021年向用户交付首架C919。据介绍,国际同类飞机价格每架超过5000万美元,1015架C919的订单,意味着能为中国商飞和我国航空产业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这将极大地推进航空产业的发展,并促进全国性航空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除了C919外,近年来我国航空产业频结硕果,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透露,到2025年前,我国还将在其他类型飞机领域进行攻坚,预计将有10到15种重点项目研发成型并进入后续验证和生产阶段。

随着重点项目不断取得突破,我国的航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航空产业集群也开始快速成型。以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生产为例,在总装基地的带动下,上海正在形成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浦东新区经信委的信息显示,目前,上海市浦东新区已形成集设计、制造、配套于一体的商飞产业链。《浦东新区民用航空产业“十二五”及远景规划》提出,确立浦东民用航空产业的国内龙头地位,使浦东成为亚洲最大、世界著名的三大民用航空产业基地之一。据了解,2016年至2020年,浦东将着力发展航空及相关企业200家,实现航空主营业务产值1000亿元,形成大型客机年产150架的能力,累计投资规模可达12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核心地区的带动下,区域一体化的航空产业集群开始快速成型。以华东地区为例,目前上海、镇江、常州、嘉兴等多个长三角城市均制定了以配套生产C919大飞机为基础的航空产业发展计划,并先后建立了各自的航空产业园区,引进了多家配套生产企业。江苏省镇江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强松向记者透露,C919项目启动后,镇江市以配套大飞机生产在航空产业展开布局,梳理了所有符合大飞机项目供应商条件的企业名单后,主动与上海进行产业对接;并于2009年启动建设航空航天产业园,总投资超100亿元,已成功引进C919飞机机身后段生产商航天海鹰等数十家企业。目前,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已成为国家级航空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园区几十家企业已进入C919供应商名单,C919总装所需约10%的零部件均由园区企业生产。

除了上海所在的华东地区外,我国东北、西北、西南、中部等多个地区的航空产业集群也在快速成型。据中国商飞介绍,C919的核心部件生产分别由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负责,最后交由位于上海的中国商飞进行整体组装。上述公司所在的沈阳、西安、哈尔滨、成都、南昌,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航空产业的核心城市。随着C919的生产和交付,以及其他重要航空产品的研发生产,我国正在加速形成以上述城市和上海为核心的华东、东北、西北、西南、中部五大航空产业集群。

迪赛顾问的报告认为,目前我国航空产业集群化发展势头明显。以C919的研发和制造为例,目前中国商飞形成了“一个总部、六大中心”的整体布局,初步形成了民用飞机研发设计、航空电子、总装制造、试验测试、营销服务这一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整个C919的研发制造涉及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70家企业成为C919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其中既包括中航工业、宝钢等国字头的央企,也有专注于装备制造的民企,遍及全国。

未来,随着C919的大规模交付和后续机型的研发,相关的金属材料、冶金加工、数控机床、动力控制等领域的众多企业,也将不断进入到航空产业集群中,并将进一步壮大全国性航空产业集群规模和发展水平。(侯云龙 )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