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建平与同事一起讨论飞行计划(摄影:马也)
上午11点45分,刚刚结束模拟机飞行训练的温建平急忙拿出手机,一一梳理邮件、电话、信息,有急事的赶忙回一个电话过去。下午1点多钟还有训练,趁着这一点时间,先处理一部分其他工作。2018年,是温建平飞行生涯的第39年,也是他在海南航空的第25个年头。从最初的一名部队飞行学员到今天海南航空副总飞行师、CAAC局方委任代表、CAAC局方评估小组成员,几十年来,温建平始终保持着一名军人的良好品格:为人谦恭有礼,工作勤恳尽责,甘于奉献,责任担当。
磨练心性与技能的军队生涯:也是人生最难忘的经历
1979年,温建平考入空军预备学校,开启了自己飞行梦想的大门。一改儿时的调皮,他沉浸于每一日规律而高强度的培训生活:早上六点起床跑步出操,然后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进行飞行训练,九点熄灯睡觉。三年学员培训过后,他进入空军某师,开始接受军队培训。
新飞学员进入部队后,面临的是更为精准、复杂的训练。“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是对每一个部队飞行员的要求。年轻的他就是有那么一股韧劲,希望在地面练习中达到完美,这样在空中飞行就多一分把握。他常常在地面飞行器上对一个科目进行上百次的反复预演。夜间复杂气象中的飞行更是一场综合考验,看地面、看仪表,他在一次次演练中增强自己在紧急情况下进行人工判断和处理的能力。
进入空军某师一年半后,温建平就成为“最年轻的”中队长之一,不久又升任为大队长。13年的军队生涯对于温建平来说是一生中的宝贵财富,这里炼就了他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术,高尚的灵魂,为日后的飞行生涯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石。

在军队时的温建平
1993年,温建平从部队转业,加入海南航空,成为海南航空第一批飞行员,从此,开始为海南航空的飞行事业贡献自己的心血。
温建平第一次担任民航机长首飞是在1994年的夏天,虽然在加入海航之前已经有13年的飞行经验,但在这次首飞之前,他还是按照规定程序接受了系统的模拟机训练、教员带飞学习,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过后,他才成为一名正式的民航机长。那一天,他很早就到达公司做起飞前的准备工作,尽管对自己的驾驶技术、飞行经验和心理素质都非常自信,各项工作也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但他还是略有些紧张。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承担着保障三百多名乘客生命安全的责任。而踏进机舱的一刻,曾经在部队和在海航培训时熟悉的画面一一浮现。近十五年的飞行经验早已让他对每一个飞行步骤烂熟于心,他告诉自己,要做好这第一次民航飞行,就是要平稳心态,按照要求精准完成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最终,航班安全抵达,他透过驾驶舱的窗户静静地望着来往的航班和旅客,内心是满足、荣幸与喜悦。这第一次“与众不同”的飞行让他明白,现在他飞行的意义就是忠于职守、安全飞行,平安送达每一位旅客。
一次惊险而荣耀的飞行:是智慧与技术的考验
回忆自己最为难忘的一次飞行,是2011年2月前往希腊克里特岛执行利比亚撤侨的任务。“26号晚上8点我接到任务电话,需要在27号一早9点起飞前往希腊的克里特岛。”当时准备时间只有13小时,时任空客330机型副总师的他,要安排妥当机组成员,做好飞行前的准备工作,还要保证适量的休息。目的地资料信息欠缺,气候变化多端,也没有执飞这条航线的相关经验。那一晚,温建平认真研读飞行图和相关资料,躺在床上,闭上双眼,脑海中也还在反复梳理可能遇到的情况。

温建平在查看航线图(摄影:马也)
2月是地中海一年中气象条件最复杂的时期,这也是此次飞行的最大挑战。飞机次日抵达克里特岛后,云中还在下雨,能见度非常差。整个落地过程都是在云中飞行。虽然起飞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现实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导航台的设备老旧、不完善,加上天气和地形的影响,导航台指针不稳定,在军队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温建平就凭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计算和判断飞机的位置和方向。高度一点点降低,飞机跑道却迟迟没有出现,放眼望去仍然是云遮雾涌。驾驶舱的气氛异常紧张,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精神高度紧张。直到到达机场落地标准最低下降高度时,奇迹出现。“看见跑道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然而,距离降落还差一次精准的滑行。干尼亚机场仅是一个军用机场,保障能力有限,很少有大型飞机降临,停机坪很小,驾驶员如果没有停到恰当的位置,后续将很难调整。听着“希腊式”英语地面人员的指挥,温建平凭借经验与娴熟的技艺,演绎了当天的完美滑行。
回程准备间隙,他还不忘提醒机组成员,要密切关注航班旅客的精神状况,及时为旅客提供周到温暖的服务。待侨胞上机,温建平在机长广播里说道:“亲爱的各位同胞,你们好,欢迎乘坐本次海南航空第一架撤侨包机,我是本次航班的机长温建平,非常荣幸能够执行这次国家任务。请各位系好安全带,我们准备回家。” 话音一落,机舱里掌声雷动,欢呼声不断。这一次飞行,顺利运送213名同胞返回祖国。温建平至今记得,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飞行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不只是安全飞行
心系旅客,安全飞行。这是每一位机长的最高职责,也是他们的神圣使命。加入海南航空后,温建平曾先后担任飞行员、330机型副总师、机队经理,现在是海南航空的副总飞行师、CAAC局方委任代表、CAAC局方评估小组成员。飞行对于他来说,有了更多的意义。除了安全飞行,把旅客送达目的地,他还要在飞行中执行航线检查、飞行员检查,与飞行员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在安全飞行理念、飞行技术经验等方面进行传、帮、带。他铭记着“地面苦练,空中精飞”这八个字,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一般,不断思考如何为公司完善飞行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地面训练体系,培养更多优秀的飞行员,让安全飞行在每一个制度里体现,在每一个飞行员心中扎根。

即将踏上又一段旅程的温建平 (摄影:马也)

温建平(摄影:冯刚)
“现在年轻人的思想更加活跃,英文好,理解能力强。但是很多年轻人不善于总结飞行,所以我们一直在摸索更合适、更有效的培训方法。”在他的带领下,目前,海南航空飞行部已经形成持续运用国际航协先进的基于能力的训练/基于事件的训练(CBT/EBT)理念,以教员作为关键点,从训练内容、形式及检查标准等方面切实提高飞行训练质量;充分利用大数据思维,自主研发飞行品质二期系统,并将于年内投入使用。该平台充分利用QAR数据以及人员、天气、机场等各生产要素信息,搭建海航飞行相关的大数据库,为飞行安全管理、飞行训练、公司核心风险监控提供支持;除此之外,结合当下人们生活习惯和潮流趋势,海南航空还开发了使用pad、手机等移动端设备的培训,让培训更加及时、便捷。截至2017年底,海南航空已经累计安全运行超过600万飞行小时,保持连续安全运行25年的优秀记录。

海南航空空客330机队在海南航空北京基地海航荣誉大厅合影
今天的海南航空,已经七度蝉联“SKYTRAX世界五星级航空公司”、跻身“SKYTRAX全球航空公司TOP10”,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承担着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指定航空承运人”的荣耀使命。温建平为自己在这样一家企业深感荣幸。而海南航空对他来说,也不只是一家供职的企业,“对公司的爱已深深地融入到我的血液里了。对公司的这种责任感、呵护之心就像对待我的父母和孩子一样”。“真情服务、不忘初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地方服务、为人民服务”,一路走来,温建平深感这海航精神与自己内心追求的契合。饮水思源,他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为海南航空构建一支“有自己特色、超越国际的”飞行员队伍,为人民出行安全,民航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中国民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