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副驾驶,严谨作风的养成、标准操作程序的严格落实对其职业发展尤为重要。
从统计数据和安全三要素“人—机—环”来看,人的因素在安全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人为差错不可避免,但可以管理。就飞行而言,风险无处不在,犯错也很难避免,但安全无小事,如果多一点用心、多几次证实、多一遍检查,是不是就可以识别和管理好这些威胁与差错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自东航、上航统一运行以来,我们经常会飞上航呼号的航班。还记得第一次飞上航FM9427上海虹桥—重庆航班时,我总是很不习惯,报话一直磕绊。航路上好不容易习惯了上航的呼号,换到重庆进近,频率里竟然有一个深圳航空ZH9427航班。我有点懵了,机长提议我使用英语进行通话,主动提醒管制注意,有疑问立即证实。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遇到新情况,我们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通信习惯,增强情景意识。现在遇到统一运行的航班,我会写一张小纸条放在面前,时刻提醒自己,今天我叫“上航”。
结合近期开展的“五防”工作要求,我认为,保证飞行安全,不仅要做好起飞和落地,而是要养成良好的飞行习惯,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地面上,机组要及时阅读和学习公司下发的通告、提示,做好充分的航前准备;在飞行中,遵循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双人制任务分工,使用标准术语进行严谨规范的陆空通话,严格进行标准喊话和使用检查单,不断增强情景意识,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笔挺的制服让人感觉潇洒帅气,金色的肩章也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但这光鲜背后所代表的专业、知识、技术和责任需要我们满怀敬畏之心,养成严谨的飞行作风,遵循标准操作程序,踏实对待,全力付出。我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能真正养成良好的飞行作风,做一名手册飞行员、守纪飞行员。(耿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