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梁永军 实习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陈聪、杨舒、于姗 报道:10多米高的蓝色航材架上摆满不同类型的航材,仓库里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黑漆漆的轮胎……目前,南航全部航材库里共有500多万件航材,覆盖了轮胎、发动机、APU(辅助动力装置)、起落架修理等多种业务类型。数百万件航材如何精准定位?偌大的航材库怎样实现精细管理?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南航航材库一探究竟。

互联网+航材信息化管理显威力
目前,南航拥有一支规模庞大、型号复杂的机队,飞机数量超过700架,机队的快速发展对航材的多样性、航材送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航材管理要求的愈发严格,送修标准不断提高,过往利用ME系统录入航材数据的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求。数据库表设计不合理,使航材数据易缺失,且无法精确定位。此外,航材信息的流转、审批多是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的,手工记录后再存入excel表格。这样一来,工作效率难以提升,信息更新不仅不及时,而且很容易出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南航航材库的管理者们。
“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搭建航材系统平台,实现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航材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这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机务系统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南航机务工程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为此,南航机务工程部航材管理处联合信息中心,着手建设航材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于2017年相继推出轮胎跟踪模块、航材提订模块、送修跟踪模块等,涵盖了航材筹措、采购、送修、运输、入库、管理等关键领域。
如今,航材信息化管理平台已经在南航机务工程部,以及所有分子公司、维修基地和维修厂中普及,并获得一致好评。一年来,南航航材管理的电子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
对于航材管理人员来说,通过系统平台,能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以满足生产需求;能改善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程序;供应链管理得以完善,大数据的使用还能辅助管理者预测未来发展,做出及时决策。
一个二维码锁定一生 一个模块跟踪全程
南航航材智能化管理体现在方方面面,智能化成效显著。
南航航材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一个重要业务环节,便是南航自主研发的轮胎管理模块。目前,系统记录了超过2.4万个轮胎的数据,41种轮胎类型。南航机务工程部相关负责人说:“精确锁定每一个轮胎的一生,是提高轮胎的使用、保障效率的关键一环。”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个轮胎上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二维码“身份证”。工作人员利用手持终端扫描二维码,“滴”一声便可实现智能信息采集,对轮胎从出库、装配、退库、送修再到重新入库整个流程进行了全面跟踪和管理,使轮胎管理流程形成闭环模式。
扫一扫二维码,不仅能清晰地掌握每一个轮胎的生命状态,还可追踪到所属站点、起降次数、飞行循环等信息。2017年5月,轮胎管理模块在全南航推广使用,半年内累计跟踪监控2.3万个轮胎,记录了80162条信息。
一个航材库林林总总摆满数十万件航材,如何避免出现急需配件库存告急、配置太多库存又超限的问题,是提升航材库存管理效率、节约成本的重要一环。
为了让管理者更好地制订航材计划,使管理决策能有可靠的数据支撑,2017年8月,南航航材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线了航材储限管理模块。这一管理模块的看点在于,其具备了对全南航消耗件航材库存的每日定时检测、超储限自动预警、历史库存信息查询等功能。
当工作人员完成储限的件号配置后,系统会根据历史储限航材发料数据,定时更新每个站点储限航材的存储限额;系统会根据各站点的库存情况,发出超额警告;工作人员既能查询和追踪储限警告,又能查询过去的发料报表。
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航材库
现代航材仓储管理是航空公司航材供应链中实物流、信息流、单证流三流合一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为打造“智慧”航材库,南航在航材信息化管理平台中研发出航材RFID管理模块。该模块引进物联网RFID技术,实现了仓储自动化、批量盘点、区域定位、异常出库告警四大功能。
南航信息中心工程师陈聪告诉记者:“以前仓库航材都是手工盘点,人工拿着纸质报表一件件核对。RFID技术应用后,实现了批量自动盘点,只需拖一车航材通过RFID门禁或者用扫码枪轻轻一扫,瞬间就可获取几十上百件航材的详细信息。非法出库报警功能也大大提高了库存安全指数。”
未来,南航将持续推进航材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现有模块开发管理,统筹优化航材管理流程,做到生产有准备、施工有程序、工作有标准,为南航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