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筑路满蓝天 初心不渝勇为先
——记幸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立足基本航空服务促进国产民机发展
2017年12月26日11时50分,在祖国西北边疆的新疆克拉玛依机场,一架新舟60国产支线飞机满载50名旅客腾空而起,飞往阿勒泰。
这是北疆两个城市之间的首条民航直飞航线。首航的旅客虽然很多都经常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但有人是第一次乘飞机出行。30岁的姚娜就感受到了幸福航空给她带来的“幸福”,她带着第一次乘飞机出门的姥姥、妈妈和女儿去阿勒泰的弟弟家。她说,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去看弟弟,票价便宜不说,飞行只要一个小时,就抵得上之前在地面上半天的奔波,因此专门带着姥姥出来旅行。“飞机来了,我们亲人的距离拉近了,生活也更加方便了”。
这条最新航线的开辟,是幸福航空立足基本航空服务、构建更完善的航线网络的一个缩影,也是这家运行全国产民机的支线航空公司服务地方发展、致力于改善人民出行条件的一个缩影。克拉玛依交通局负责人表示,幸福航空在克拉玛依建立基地并开通至周边城市的航线,将激发航空市场活力,让克拉玛依人出行更加便利;执飞航线的新舟60飞机非常适合短途支线运输,安全性能佳、成本相对较低、运力合适,对推进克拉玛依交通、旅游、投资贸易的发展大有意义。
给克拉玛依旅客带去新的幸福,是幸福航空践行“发展为了人民”理念的初心的体现。实际上,幸福航空做到的远远不止这些。成立已近10年的幸福航空是国内唯一全国产机队的航空公司,也是唯一成商业规模的新舟60飞机运营商。立足基本航空服务,不断探索和开拓国产民机发展道路,幸福航空初心不渝,敢于为先,正在为实现民航强国蓄积和贡献自身的力量。
立足基本航空服务,幸福航空打造更平衡发展的支线航空网络
在幸福航空乘务长高青看来,如姚娜的感受一样,幸福航空总能够给旅客们带来幸福感。
“在不少中小城市,我们的航线、我们的飞机是当地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甚至是唯一的航线。”回顾自己的多次“首航”经历,高青无法忘记很多旅客对乘坐飞机出行期盼的眼神:“因为民航快捷、高效的特征,很多旅客都会跟我说,我们的航线给他们带来很大便利。我在用真情为他们做好服务的同时,也总能感受到他们的幸福感。”
数据显示,幸福航空目前已经开通航线40余条,通航城市42座。这些通航点多为二三线城市甚至更不发达地区,航线较少,但不可或缺。然而,从另一角度来说,“唯一”在充分竞争的国内民航业并不是好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支线航空的长期亏损。
“连续两年,公司的净利润都为负,总亏损额达数亿元。”幸福航空公司总裁周舰介绍,亏损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支线航空市场发展并不充分。“航空业本身投入大,利润率低,加上支线航空多为中短途,定价普遍不高。但纵然如此,我们仍旧将立足为更多人提供基本出行服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的支线航空网络。”
周舰介绍了幸福航空在内蒙古阿拉善盟提供基础航空服务的成功经验:在民航局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幸福航空在阿拉善盟累计开通了12条航线,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共执行航班2965班次,旅客运量86809人次。“阿拉善盟模式”在方便社会公众出行和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社会公众亲切地称为“民生线”“幸福线”,有效破解了困扰阿拉善盟的“行难”瓶颈,加快解决了制约阿盟经济社会发展“慢在路上”的问题,方便了社会公众出行,加强了区域间交流合作。此外,幸福航空还成功构建了环渤海快线、黑龙江支线航空等相对成熟的支线航空网络,在方便人们出行、促进地方经济旅游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支线航空是民航实现更均衡、更充分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高铁的冲击、枢纽建设不完善、过度依赖补贴等都是支线航空发展面临的挑战。可喜的是,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提出要全力推动支线航空发展,改善支线航空发展环境,提高支线机场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基本航空服务计划。
幸福航空规划发展部副总经理陈鸥介绍,下一步,幸福航空将以西安、天津、长沙等城市为基地,围绕中西部重点经济城市群周边中小机场,建设布局合理的以航空支线为骨干的现代立体航空运输网络,打通交通运输的“毛细血管”,为更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们提供基本出行航空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高举国产民机旗帜,幸福航空推进国产民机制造业更好发展
在2017年支线航空与国产支线飞机发展论坛上,航空工业西飞公司将对新舟飞机安全发展的“杰出贡献奖”颁发给了幸福航空公司:“幸福航空完善了我国民航运输体系,同时为新舟飞机的生产制造和产品优化建言献策,培养了大量的飞行员、地勤人员队伍,为国产民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举旗定向,不忘初心。对幸福航空来说,国产民机是他们高举的旗帜,用好国产民机、推进国产民机制造更好发展就是他们的初心与使命。成立于2008年的幸福航空原属航空工业幸福控股,在2016年10月与原奥凯航空支线事业部完成整合,成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混合所有制形式组建的航空公司。目前,幸福航空共拥有25架新舟60飞机,占据该机型在全球投入运营总数的一半左右,也是唯一成商业规模的运营商。
“国产民机的高使用率也是民航强国的重要体现。”周舰表示,在民航局的推动下,幸福航空深入推进与新舟60飞机制造商——航空工业西飞公司的全面合作,不断结合自身运营情况提供改进建议。“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共向飞机制造商提供工程技术信息单3331份,促进28项新舟60飞机重大改进项目的实施,这些改进信息涉及民机体系建设、运行、飞行、维修等领域。”
作为新舟60飞行技术的权威,幸福航空运行副总裁王洪太是民航局、西飞公司和幸福航空三方组成的新舟60飞行技术委员会主席,他带领新舟60飞行团队不断提升飞行技术,建立了不少新舟60飞机的飞行操作程序,并推动西飞公司将之写入运行手册。幸福航空总工程师刘向明介绍,与飞行技术委员会类似,在民航局推动下,民航局、西飞公司和幸福航空建立了新舟60飞机维修技术委员会,以此为平台加强三方沟通。在日常的飞机维护中,幸福航空维修团队积极寻求最合理的改进方式,并及时向厂家反馈,共同推动排除飞机故障、实现安全运营。
2005年,新舟60飞机飞出国门,先后交付到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亚洲等“一带一路”沿线的18个国家,深化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谊,为当地架起了空中桥梁。作为最有经验的新舟60飞机运营商,幸福航空与西飞公司一起,先后向新舟60飞机海外用户提供技术支援、运营保障、备件支援,提升全球保障能力。幸福航空优秀乘务长史婉丽在2017年初赴非洲厄立特里亚,为当地引进新舟60飞机的航空公司进行乘务员培训。她动情地说:“看着我们国家生产的飞机在非洲运行,同时我能为国产民机发展尽一份力,心里非常自豪。”
幸福航空还将加快国产民机保障能力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通过合作开办国产民机模拟机培训中心、国产飞机专业维修中心和航材保障中心等方式,提高国产民机水平。随着新舟700飞机正式开工生产制造,幸福航空已经成立专家团队参与新舟700飞机的设计、论证、研发、试飞、供应商选择、编写技术文件、构建售后服务体系等工作,从而为实现国家民用飞机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深入落实新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推进幸福航空高质量发展
蓝天筑路,勇担使命。周舰表示,不忘初心勇为先的幸福航空在民航局、各地政府以及众多旅客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不少问题。“我们要深入落实民航局党组‘一二三三四’新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推动幸福航空高质量发展。”
安全是民航发展的基础。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幸福航空着力建立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建章立制、文化引领和内部管理;在新舟60飞机安全裕度较大的基础上,推进飞行技术不断改进提升。截至2017年10月底,幸福航空累计安全飞行近4万小时,运输旅客81万人次,未出现严重差错以上安全事件。
“在安全的基础上,幸福航空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践行‘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以推动基本航空服务为纲,实现航线网络更均衡、更充分的发展。”周舰表示,使用国产飞机安全发展支线航空已经飞出了一片广阔天地,下一步,将适时引进干线飞机,推进干支结合,构建更加平衡的航线网络;加强开辟偏远欠发达地区航线航班,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基本航空服务。
“高质量发展还要紧密贴合国家战略,立足国际视野。”据悉,幸福航空还将计划使用国产民机开通连接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区域的国际航线和连通海峡两岸的跨海地区航线;通过使用国产民机在海外运营的方式,直接参与“一带一路”经济体航空运输体系建设,促进海外民机销售,实现幸福航空的标准、技术、管理、运营和服务输出。
为扭转亏损局面,幸福航空从加强管理入手,形成了“一个开源、两个节流、三个创新”的经营管理思路:“一个开源”是扩张市场,创建新舟飞机的独立运营模式,同时争取国家政府支持政策;“两个节流”是降低飞机采购成本,降低航空公司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三个创新”是实现员工持股的体制创新、奖惩机制创新以及穿山越岭跨海的产品创新,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面对新舟60飞机故障率高等问题,周舰表示,新舟60飞机在2000年取得民航适航合格证,10多年来,新舟飞机的整体设计没有改变,而民航适航标准在持续进步,“我们一直在与飞机生产商通力合作,提升飞机性能,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国产民机成长进步的空间。”他还表示,希望民航管理部门旗帜鲜明地引领国产民机在民航运输市场上的发展,推动国产民机不断提高在国内外航空运输市场的占有率,推动国产航空产业链发展;希望地方政府在引进支线航空公司时更多考虑使用国产民机的公司,形成促进国产民机发展的强大合力,更好地推动民航强国建设。(《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陆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