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柏蓓 报道:11月10日11时38分,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国产大型客机10101架机从上海浦东机场第四跑道起飞,转场至西安阎良继续开展接下来的型号试飞任务。14时02分,经过2小时24分的飞行,飞机落地阎良机场,成功完成转场任务。
C919飞机10101架机首次实施城际转场飞行圆满成功意味着继首飞成功后,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向着最终实现又迈进了一大步。此次转场飞行,标志着C919飞机具备了城际航线飞行能力,初步验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稳定运行状态。从项目角度,意味着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从初始检查试飞转入包线扩展试飞,预示着C919大型客机10101架机在上海地区的检查试飞工作告一段落,转入下一步研发试飞和适航取证工作。
9日晚,中国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C919型号合格审定审查组完成了大飞机转场前的审查方最后一次全机地面检查工作,为次日转场飞行把好最后一道关。

C919飞机10101架机转场前中国民航C919项目型号合格审查组制造检查团队在上海审定中心主管检查代表李晓辉(左五)带领下,完成飞机转场前审查组最后一次地面检查后与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委任代表及试飞中心委任代表合影
国产大飞机第一次“远航” 航程1300公里
当天上午8时45分,C919大型客机转场阎良直接准备会在中国商飞试飞中心召开,会上透露,浦东机场和阎良机场天气均为多云,航路以及所有备降场也均适航,满足转场飞行需求。9时45分,试飞机组进场;10时,试飞中心指挥大厅人员全部到位;11时06分撤轮挡;11时15分发动机开车。C919转场飞行机组由五人组成:正副机长仍由首飞试飞员蔡俊和吴鑫担纲,观察员邹礼学以及两名试飞工程师戴维、刘立苏。

C919转场飞行机组正副机长蔡俊(正中)、吴鑫(左二),观察员邹礼学以及两名试飞工程师戴维、刘立苏
为国产大飞机转场保驾护航,中国民航华东局、华东空管局、浦东机场、浦东航油公司等单位全力以赴做好保障,浦东机场对C919转场起飞占用终端区时间段的航班进行了短时流控,转场航路及相关沿线备降迫降机场也是全程待命、做好准备。此外,东方公务航空公司派出编号B3295的莱格赛650公务机在大飞机起飞前10分钟提前升空为其领航,与C919飞机保持同一高度、 同一航向、同一速度结伴相飞,承担预先观测、实时监控、分析飞行情报、传输实时气象等工作,确保大飞机飞行安全万无一失。

东航公务航空执行领航任务机组合影,三位飞行员分别是张大奇(左二)、付小勇(左三)、徐红桃(右二),其中张大奇是5月5日成功执行C919首飞伴飞任务的机长
本次转场飞行高度为7800米,最大巡航速度达0.74马赫,航程1300多公里,飞行跨越了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和陕西4省1市,飞机在空中各系统功能正常,飞机状态良好,飞行高度与正常民航航班相当,是国产大飞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远航”。接下来,中国商飞将与航空工业试飞院共同开展后续试飞取证合作。
在本次转场之前,C919飞机10101架机已经一共完成多个场次滑行和5架次试验飞行,自5月5日C919首飞之后,第二次飞行于9月28日进行,随后11月3日、6日和8日进行了第三到第五次试验飞行,在这5次试飞中飞行空域逐渐扩大,飞行高度和速度逐步攀升。并且,这5次试飞中,10101架机各项性能表现良好、稳定,试飞机组也在试飞中详细掌握了飞机的各项特性,排除了影响转场飞行安全的问题。11月8日召开的转场放飞评审会议一致通过飞机具备转场飞行能力,可以转场。
大飞机转场至阎良是因为上海浦东机场作为繁忙的国际枢纽港,无力承担C919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密集的试验飞行。大飞机首飞或试飞时段,民航都会调减航班或对空域进行短时流控。阎良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所在地,是我国国家级鉴定试飞机构、国家级飞行试验技术研究机构,同时也是国家“飞机适航认可实验室”,各方面条件都有利于大飞机接下来的试飞工作开展。在此之前,国产支线飞机ARJ21也是在阎良完成历时6年的各项验证飞行工作。

做好转场前现场检查 为转场飞行保驾护航
11月9日下午,中国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主任顾新亲自带队赴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祝桥基地对整装待发的10101架机进行转场前全机地面检查工作。履行局方监管职责,查漏补缺,确保大飞机安全转场,并确保飞机转场后试飞期间适航管理工作的平稳过渡。
据了解,检查组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以安全为核心,以构型为引领,严规章,严手册,严要求,严质量,秉承为国产大飞机保驾护航的信念,对10101架机进行了机上检查,组织专人参加了航前技术准备会,了解飞机的技术状态,并对飞机的记录文件进行了核查,对转场前101架机5次试飞前后出现的问题及其关闭状态进行了抽查。
此外,检查组还对中国商飞试飞期间的管理流程进行了评审,同时针对申请人原型机的维修管理、维修要求、人员资质、手册的管理进行了重点关注和评审,就原型机管理主体、维修维护等问题与申请人展开了深入交流。
顾新在检查组工作会上指出,中国商飞作为C919飞机型号合格证的申请人,必须明确试飞期间原型机管理的主体责任人,从源头抓原型机的构型管理,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和控制,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我国民用飞机的原型机管理流程。
原型机是指航空器生产厂家为取得型号合格证(TC)生产的飞机,主要用途是进行研发试飞和验证试飞,在取得TC证后,该机还将主要用于型号设计更改的验证试飞和演示飞行,由于原型机在取得TC前生产,使用“特许飞行证”,因此最终将无法交付航空公司投入运行。此次转场的C919大飞机10101架机就是原型机。
中国民用航空局在2010年受理了C919型号合格证申请,并按照程序开展相应的适航审查工作。中国民航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支持国产大飞机全面展开适航审定工作。

中国民航严把检查关 建立大飞机试飞保障长效机制
中国商飞在9月5日向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递交了C919飞机10101架机特许飞行证申请书。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C919型号合格审定审查组(以下简称“审查组”)与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审定处组建的“特许飞行证联合检查工作组”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加班加点完成相对首飞新增开展的106项试验/分析任务(共171项文件/活动)的工程审查及10101架机的航空器地面检查,同时严把检查关,并于9月18日,由华东局审定处为C919飞机101架机颁发了特许飞行证。为C919飞机101架机接下来的本场试飞和转场飞行提供了“通行证”。

也就在9月18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局长、C919大型客机浦东机场试飞保障协调工作小组组长蒋怀宇批准发布了《C919大型客机浦东试飞联合保障工作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为保证C919在浦东机场试飞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按照民航局“建立长效机制”的试飞保障要求,成立了C919大型客机浦东机场试飞保障协调工作小组,并在C919首飞保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组织华东空管局、中国商飞、浦东机场、浦东航油公司等保障单位编制了《手册》。
据C919大型客机浦东机场试飞保障协调工作小组成员钱惠德介绍,本次转场飞行是根据《手册》,在风险评估基础上完成的保障方案。而风险评估围绕着试飞飞机构型/功能的变化、试飞任务和试飞期间占用浦东机场终端区的时间,保障方案分为航班调减、航班流控、类同普通航班保障三个等级。本次转场飞行保障适用于第二类,就是对于C919转场起飞占用终端区时间段进行航班短时流控,以保障大飞机转场起飞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