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原因错过国际航班本是一件让人懊恼的事,而因情绪失控对机场工作人员采取暴力举动,既要接受被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还将面临被列入航空公司黑名单的严重后果,那就真成了一件让自己悔恨不已的不堪往事。日前,一则女博士误机打人的新闻出现在了各大媒体的显著位置。某名校女博士因晚到错过了法航承运的国际航班,大闹机场并掌掴女员工被拘,法航将打人女博士列入“黑名单”,在全球范围内拒绝承运;机场方也向中国民航提出将该女博士列入“黑名单”的申请,这意味着她今后可能有较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选择乘坐飞机出行了。
这则新闻之所以会引起热议,与当事人的社会角色有很大关联。在众人心目中,女博士是站在知识金字塔顶端的高素质人才,应该是非常理性的知识分子。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其却情绪失控,言行中的傲慢和不可理喻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其实,工作人员已经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可改签或退票,也在积极协调处理,但换来两个突如其来的耳光和一顿谩骂,着实让人气愤。
这位旅客肯定不是第一次乘坐航班,应该知道航班有截载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就不能办理值机手续。这是常识,也是航企为确保航班正常运行的一项必要规定。无论是航企工作人员还是旅客,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这个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除非有极其特殊的原因,否则规矩是不能轻易被打破的,那是对其他绝大多数守规矩旅客的不尊重。既然自己违规了,就要承受相应的后果,这也是常识。但这些常识在这位旅客眼中就成了工作人员的刁难和过错,于是盛怒之下的情绪失控之举也让其陷入了一个个更大的麻烦中。
随着不文明乘机现象被越来越高频率地曝光,处罚不文明旅客的力度也越来越大,黑名单的出现着实让某些“任性”旅客尝到了苦果。公众在大呼“早该如此”时,的确也会因此约束自己的言行,在乘坐航班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能提醒自己理性对待,不触碰红线。毕竟被列入黑名单后,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出行,而且有可能对自己的名誉产生系列影响。
旅客采取不理性之举,有时候是对航企的规定不了解、不理解,就如同那位女博士晚到十几分钟,对航企不能通融一下无法接受。航企在确定截载时间上综合考虑了航班运行的方方面面,这项规定是需要每位旅客共同遵守的,否则就很可能造成航班运行不顺畅。特别是在繁忙机场,如果人为原因错过了正常起飞时间,可能就要面临长时间的排队等待,这是航企和绝大多数旅客不应承受的后果。其实,许多航空公司都会在旅客购票后推送一条提醒信息,其中就有关于提前多长时间到机场办理值机手续的提醒。即便错过了这条信息,旅客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站查询或服务热线咨询。在告知义务上,航企还是付出了不少努力的。但旅客仍把过错归咎于工作人员而任意妄为,也是因为没有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进行正确评估,跟着情绪走,做了情绪的奴隶。
旅客无论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出行,在享受运输服务的同时,也要做一个守规矩的出行者。(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