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王志刚、常伟 报道:"感谢东航大力协助,两岸一家亲!再见,合肥!"7月8日,随着这条来自华航兄弟的朋友圈微信,中华航空B-18612飞机离开了合肥飞向台北桃源机场。

东航 华航共同完成飞机维护后的试车工作
事情回到7月4日的晚上,台湾中华航空一架机号为B-18612的737-800型飞机在执行南昌飞往台北的途中一台发动机故障,紧急备降在合肥新桥机场。同为天合联盟成员,华航向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提出技术援助。

东航为华航机务送上防暑降温用品
危急关头 倾力相助
救场如救火。东航技术安徽分公司在接到总部工作安排后,立即组织力量,由生产技术部牵头组织,专人负责,全力保障华航飞机的排故工作。根据华航排故需求,技术安徽分公司立即对现有工装、航材情况进行梳理和准备。同时,对接总部调拨的工装、航材进行配置,并协助华航完成排故所需隔离区通行证办理事宜。

发动机更换现场
正值旺季生产,合肥本场维修工作任务繁重。为积极为华航提供更优化稳妥的调配方案,缩短停场时间,减少风险,技术安徽分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和历史经验,调整了本基地飞机排故计划,拉长机库可用时间全力保障华航排故需要。同时,根据技术公司三方客户应急保障方案,技术安徽分公司的保障人员全程协助华航排故小组,对各方航材工装调拨进度,调整排故实施进度,合理调整华航飞机机库使用时间的间隔,既保证了本基地定检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也为华航节省了使用机库的时间,节约了排故成本。

华航飞机在东航机库进行维护
两岸机务 情深意长
7月7日,新发动机和台湾换发人员抵达合肥。技术安徽分公司的机务维修人员与华航机务进行了航材设备、维修方案等工作的沟通,全程协助华航机务的工作。已经陪同忙碌了三天的安徽分公司MRC主管常伟已经提前办好了临时通行证,又在现场全程陪同换发,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换发现场,生产技术部经理冯梦翌代表东航技术安徽分公司送去了饮料等防暑降温用品。7月8日,清晨,技术安徽分公司贴心地为通宵排故的华航机务兄弟送去了早餐。

华航飞机在机库进行维护
由于发动机要从台湾运来,周期较长,安徽分公司近期定检工作密集,双方协商决定华航飞机先出库,待新发到达后再入库换发。为了防止下雨,安徽分公司还找来了雨布把拆卸了风扇包皮的发动机遮盖起来。

华航机务借用东航维修工具
经过一个通宵的紧张工作,天明时分,飞机终于被拖至试车位开始试车。随着试车员"全部正常"的结论,大家紧绷了四天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东航华航机务的手再次紧紧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合作,来自两个公司的机务维修同行也进行了一次技术和情感上的交流。技术安徽分公司齐全的工装,严谨的6S,迅速的办事效率给华航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华航快速的反应,发动机调配力度,换发的熟练程度也开阔了东航机务的思路。此外,在维修文化上,两岸的机务也存在差异。比如,东航机务说一台发动机,而华航机务表述为一颗发动机;东航机务说开梅(梅花开口扳手),华航说梅开;东航机务叫棘轮扳手,华航则叫狗骨头。合作中,相同的语言不同的用法常常使双方人员发出开心的笑声,但分属两岸的两个航空公司的机务,为了工作不顾劳累的敬业精神却是一样的。

新发动机抵达机场
7月10日,华航发来感谢信,向东航提供的专业、迅捷的帮助表示感谢。除了感谢信以外,华航此次排故的机务负责人林书鸿先生在微信中写到,"這次感激東航技術上海合肥,以及東航進出口全體的大力協助,讓我們在合肥新橋機場能順利工作,合肥分站的全力協助,也把我們照顧的無微不至,備受感動,感謝東航的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