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高雅娜 报道:中欧航空市场之间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未来中欧市场还会扩容吗……6月26日,以“互联互通 合作共赢”为主题的首届中欧航空高层峰会在京举办。
峰会现场
中欧民航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管理者、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以及来自相关投资机构、企业、外交机构、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大学和研究机构、智库等各方面的嘉宾齐聚一堂,聚焦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集思广益,寻求共识。
中国民航报社出版社社长马松伟发言
本次峰会由中国民航报社中国民航出版社和国际航空研究院(英国)联合主办。峰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 合作共赢”的主题紧扣中欧民航发展热点,是落实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首届中欧航空安全年会上关于中欧民航合作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
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航的全球交流合作需求不断增长。过去的10年,中欧航空市场蓬勃发展,目前从中国始发的旅客更是占了66%的市场份额,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中欧航线的主要驱动力。中欧航空市场呈现新的趋势,中国大量的二三线城市开辟了直达欧洲的航线,包括武汉、深圳、青岛、天津、厦门等。欧洲的航点也从传统的城市延伸到了布拉格、曼彻斯特、明斯克、华沙和巴塞罗那这些欧洲的二级枢纽。
目前,中国已同欧盟28个成员国中的27个签订或草签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每周有600多个航班穿梭于中欧之间。此外,中欧民航在安全、航空工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也卓有成效,双方的合作正朝着更加开放、灵活、务实、紧密的方向发展。
首都机场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王星表示,北京新机场的投产运营将使“一带一路”沿线更多国家的人民有机会前往中国,也使更多中国人有机会走出国门,增进中国与新通航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为沿线城市和国家增加就业机会,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都机场集团将全力加快建设北京新机场,努力建设世界级的京津冀机场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和民航强国战略,以及中国航空市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航空研究院(英国)院长雷铮表示,近年来,中欧航空市场快速增长,给民航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中欧航空市场是一个充满活力且非常巨大的市场,但也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希望双方通过互联互通,合作共享,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品质,创新经营理念,共同开拓中欧航空新局面。
中国民航报社出版社社长马松伟表示,长期以来,中国民航报社立足行业、服务行业、连接中外、沟通世界。一方面,在理念传播、政策解读、民意通达上做好桥梁和纽带;另一方面,推动行业智库建设,积极探索智库对话、合作研究机制,为国内外、业内外搭建起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平台。中国民航报社将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作用,为促进行业发展和合作贡献力量。
中欧航空市场热度不减,合作机会前景诱人,吸引着诸多欧洲民航企业前来掘金中国市场。据悉,有近百家欧洲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人士积极前来参会,在会场内外推广当地市场,寻求合作伙伴,谋划合作策略。
会上,中欧民航政府官员、企业高层和专家学者围绕“互联互通 合作共赢”这一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的政策实践和合作体会,展望了中欧民航的未来愿景和努力方向,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好点子。参会各方表示,将致力于推动中欧航空市场合作,加强中欧航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努力实现协同联动发展,共同推动中欧航空不同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