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可以自行生产大型客机的国家。独立研制国产大飞机不仅改变世界航空工业两个巨头垄断的格局,而且将成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并带动工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中国大型客机长期以来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受制于人,从1970年立项研制“运十”开始,到2006年决定立项研制C919,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经历了一段艰难坎坷的发展历程。然而,中国航空工业并没有因为挫折放弃攀登工业皇冠的努力。“运十”的遗憾终以C919的飞天作了回答。这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持是中国工业精神的要义。在我国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过程中,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奋斗精神弥足珍贵。国产大飞机的首飞,起到了给我国工业发展注入强心剂的作用,也坚定了我国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决心。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国务院2015年印发中国制造2025战略,勾勒了未来30年制造业发展的蓝图,为制造业崛起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而作为制造业的皇冠,大型客机研制能力既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集中体现。尽管与波音和空客等传统制造商相比,中国民用飞机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技术还不少。但是,国产大飞机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必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锻炼了工业生产能力,直接带动了工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陈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