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浙江省省长车俊赴浙江长龙航空公司调研,鼓励作为浙江本土唯一航空公司的浙江长龙航空做强做大,充分发挥“浙江人自己的航空公司”的作用,更好地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就在今年1月,浙江长龙航空与AerCap在杭州签订了20架全新飞机租赁协议,成为与这家全球最大飞机租赁公司租赁飞机数量最多、订单金额最大的国内民营航空公司。
浙江长龙航空自2013年底客运开航以来,历经3年多的发展,相继开通了覆盖国内各大中城市和东南亚地区的103条客货运航线,其中杭州始发独飞航线39条。开通航点数量在驻场航空公司中排第一名,提高了杭州机场的通达性。截至2017年3月,长龙航空机队规模达22架,累计执行航班6.37万架次,运输旅客645万人次,运输货邮11.9万吨,安全飞行13万小时。在2016年安全考核评比中,长龙航空以优异的成绩在华东管理局下辖航空公司中排第一名,实现了“速度”与“质量”并举发展。
“干支”结合“客货”并举
作为浙江省首家和以杭州机场为唯一总部基地的本土客货综合运输航空公司,长龙航空在成立之初便积极构建、打造以杭州为中心的“全国4小时交通圈、全球12小时交通圈”,构筑以杭州机场为中心,“以干为主、干支结合、省内成网、扎根浙江、服务浙江”的航线网络布局。在目前开通的航线中,有40条干线覆盖了除上海两场以外的前十大国内机场。
值得一提的是,长龙航空客运开航以来,开通了杭州出港独飞航线39条,提高了杭州机场作为主运行基地的通达性。长龙航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崔新宇告诉记者,其39条独飞航线多为至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二、三线城市的支线航线和有商贸需求的中小航点,涉及不少需要航空支持的老少边穷地区。
他说,长龙航空选择在这些地区开航的原因,一是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民航局关于“引导、促进和扶持老、少、边、穷、红色旅游地区和支线航空发展,增强航空运输通达性”的号召。二是在航空网络布局上,长龙航空真正想做到“干支”结合,并非一味追求大的通航点和加密干线航班,而是更看重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通航点的开通。三是随着航空出行的日益普及,旅客对航空市场的需求也愈加旺盛。小的通航点很多是在山区等交通不发达的区域,铁路、公路满足不了需求,旅客只能依赖航空。
乘坐长龙航空航班从杭州直飞赤峰的旅客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往从杭州回老家赤峰,只能飞呼和浩特这样的大机场,落地后再换乘铁路、公路等其他地面交通工具。在杭州有了直飞赤峰的航线后,不管是回老家,还是老家的人来杭州旅游,都便利多了。
长龙航空目前在杭州市场上的占有率为10%,客座率在所有驻场航空公司中稳居前两位。目前,其共有22架飞机,包括19架客机和3架货机。长龙航空还计划2017年引进10架客机,年底机队规模达到32架。今年,该公司将继续打造杭州这一主运营基地,贯彻“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布局,在“大”点上加频,“小”点上加密,新增10个~15个航点,真正扎根和服务浙江,做大做强浙江航空市场。2016年6月,长龙航空开通了2条国际客运航线。目前,长龙航空正根据市场需求开通更多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航线,并逐步开通洲际航线。
在货机的航线布局上,长龙航空发挥杭州“快递之都”的资源优势,在深挖浙江本地市场潜力的同时,加强全国的货运渠道建设。目前,其3架波音737全货机执飞长春、大连、济南等航点,预计今年还将增加长沙、汕头等国内航站及昆明出港至东南亚等地的国际航点,进一步扩大货机业务范围。
安全第一 建设数字航企
在长龙航空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其对安全管控、运行品质,以及高标准服务要求的不懈追求。自成立以来,长龙航空视安全为企业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力度,筑牢安全基础,在确保整体平稳运行的同时,提高航班正常率,提升运行品质。
2016年11月,长龙航空投入使用了自主开发的安全安保综合管理系统,涉及安全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监察、飞行品质监控等。长龙航空特有的这一风险管理体系,为长龙航空搭建了更为有效的安全管理信息传递、处理平台。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数字航空公司,是新兴的长龙航空的发展方向。长龙航空正依托浙江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优势,全力打造中国第一家数字化航空公司。
乘坐过长龙航空航班的旅客都会对其机舱设置印象深刻。长龙航空取消了头等舱,并将这3排座位改成了超级经济舱,价格惠民,但服务水平没有降低。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长龙航空作为承运人,本质就是为旅客、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给旅客提供便利和优惠,旅客才会记住你。长龙航空始终坚持先服务后管理,在服务中管理,以旅客的眼光来看待航空产品设计和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航线布局及时间安排等。
为了给旅客提供更好的航线产品,除了目前长龙航空网站提供的机票服务和相关的旅游、酒店、用车等第三方服务之外,长龙航空正在筹建一个有特色的电商平台,这也是未来长龙航空建设直销渠道的重要抓手。在资源的整合力度和效果上,与一般的旅游平台相比,长龙航空拥有航线资源,可以直接进行产品设计、定价,定制更加符合自身航线布局和市场要求的产品。传统意义上的航空服务往往局限于客舱餐食、报纸等空中服务,但在长龙航空看来,航空产品、航空服务应该着眼于整个航空产业链。
扎根浙江 打造“星级长龙”
为了给市场开拓提供有力的基础和支持,2016年初,长龙航空制订了5年服务建设规划,明确了2016年~2017年是长龙航空夯实服务基础建设年,综合服务指标要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单项服务指标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该公司一贯坚持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以优质建品牌,用服务树形象,结合航空管理实际,提供人性化、差异化服务。
为此,长龙航空专门成立了服务质量管理部,以打造“星级长龙”为目标,不断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及时有效处理各类旅客投诉,未发生重大服务质量事件以及因航班延误引起的旅客群体性事件,投诉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长龙航空地面服务部副总经理张爱平告诉记者,长龙航空围绕功能性服务保障和品质性服务提升这两点,狠抓服务的核心要素——人员的储备与培养。
长龙航空的服务队伍很年轻,以老带新的压力比较大。所以,目前客舱和地面服务人员是实行全年无休的培训机制,不仅要保证培养出的新兵能上岗,还必须能上好岗。在服务质量体系建设上,长龙航空提高标准,不以年轻为借口,而是秉着这股年轻气盛,勇于挑战,全面打造空地标准一体化,朝“星级长龙”不断前进。此外,该公司还围绕数字化航空建设,落实智能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效率,如中转联程服务、电子登机牌的应用等。
谈及未来的发展,长龙航空董事长刘启宏表示,长龙航空将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和《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的民航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浙江省‘民航强省’战略和“十三五”时期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构想的需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飞向世界,大力拓展“互联网+”业务,尽快做强、做优、做大,打造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型、创新型现代数字航空产业集团。(《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赵瑜、通讯员邓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