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时间表出炉!海航2017年全球招聘空乘2500名……招聘已于2月27日启动,3月初还将在武汉、长沙、南京、合肥、杭州、南昌六大城市同时开展”。近日,中国民航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这则海南航空乘务招聘信息引来了诸多关注。梦想成为一名空姐,工作在3万英尺,其间的精彩让成千上万的求职者憧憬满满。但也正因为这份憧憬,使一些骗子觉得有机可乘,不时传出的此类案件一再给人们敲响警钟:想圆空姐梦,要相信制度,要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实力,千万别听信“有关系、塞红包”的陷阱。
招聘信息:关注航企网站关注民航媒体
2014年,一则影响范围涉及湖北、山东、河南多地,最终被武汉警方破获的诈骗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武汉某家人力资源公司员工编造了受航空公司委托、内部招聘乘务员的信息,吸引来了趋之若鹜的求职年轻人、应届毕业生;所谓的受委托招聘者,以介绍费、打点费、体检费等种种名义,收取了求职者本人和家长所给的上千万元费用,还组织了“山寨”的培训活动、入职仪式,而在受害者回家静待上班通知却发现再也杳无音信时,才惊觉上当了。他们之所以落入陷阱,正是一开始就被骗子“能提供内部招聘机会”“实习阶段就有上万元薪资”等谎言忽悠了,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事实上,航空公司的乘务员招聘都有着公开渠道,会通过媒体对外发布的。比如,此次海航全球招聘启动之际,中国民航网就不仅发布了其招聘时间、名额,而且每座城市的具体招聘日期与地址、海航招聘细节的查询方式等也一应俱全,海南航空也特地通过中国民航网提醒,从未通过任何中介或个人组织招聘或收取应聘者费用。
而像中国东方航空等航企,还在其网站长期开通乘务员报名应聘窗口,接受求职者网上递交简历信息,并根据积累的求职者数量,不断择时组织招聘会。
所以,关注航空公司的网站、微信和官方民航媒体等途径,通过公开渠道报名参加招聘,才是空姐圆梦的“正确打开方式”。
入职门槛:基于专业要求,不靠后门
“300余名乘务应聘者早早来到了青岛航空大楼前,排队准备参加面试……经过资料审核、初试面试、身体初检、英语口试等环节层层选拔,共有75人脱颖而出,在经过严格的复试筛选后,43名应聘者参加了当天下午举行的终审面试,最终有30名成功胜出”,这是前不久青岛航空一场招聘会的现场报道。
多个筛选环节、300多人应聘仅30人胜出的激烈竞争,折射出民航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之严格。而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之下,难免有人心存侥幸,希望绕开正规渠道,寻找捷径,找到所谓的“后门”。去年,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就曾经判决了一起此类案件,行业的个别害群之马,得知偶然认识的姑娘报名应聘乘务员,但她又担心无法通过考试,就号称能为姑娘送红包疏通关系,最终当然是谎言被戳破了。
在严格要求通过考核持证上岗、每个运营环节都有详尽规章的民航行业,保证安全是坚守的底线,真情服务是孜孜以求的目标,对空乘人员的高标准也因此而来。千万不要相信哪个骗子能用一个红包帮你绕过民航业半个多世纪完善起来的制度体系。
求职心态:这是一份事业,绝非“刷脸”
在成为空姐的追求中,之所以有人顺利圆梦,有人却没能成功、反而被骗子觊觎,究其原因,不掌握空姐的职业要求,错认为只要漂亮,能“刷脸”就可以,这种对求职心态的误解常成为骗子乘虚而入的漏洞。不了解这份工作的专业价值、不了解乘务工作在守护航空安全和提升乘坐体验中的重要性,才会被“你都很好,就是缺点关系”“帮你塞钱搞定”的谎言蒙蔽。
遇到紧急情况,你能否保持镇定,肩负安全重任,熟练准确地按照流程组织旅客撤离?在空中有人突发疾病,该怎样给其吸氧急救?能不能准确记住所飞国际航点近期的传染病情况,一旦发现客舱里有人疑似患病能否及时通报检疫部门,协助把好国门健康关口?对于轮椅、担架等行动不便的旅客,能不能让他们的旅途通过你的服务变得轻松舒适?这些才是空乘工作的日常,把这些问号答好了,才说得上胜任空乘的工作。
每每看到蓝天岗位的精彩,更要想想背后的责任、严格、辛苦,了解职业要求、对标充实自己,然后按照公开、公平的路径求职,圆梦空乘之路才会更加顺畅。(《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